飲食與營養(精選2篇)
飲食與營養 篇1
課標要求: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實驗、資料分析、交流表達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認同人類生活所需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教學重點:
了解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教學難點:
對“鑒定食物的主要營養成分”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面粉、雞蛋、花生、小麥、碘酒、水、開水、燒杯、玻璃棒、酒精燈、火柴等設計思路:由學生的一日三餐切入,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平時攝入了哪些營養物質? 激發學生探究食物成分的興趣。通過試驗探究、資料分析、交流表達等,學生自己找出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主要是糖類、蛋白質、脂肪、水、無機鹽等。再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平時的食物來源于哪里?使學生明確人作為生物圈中的一員,與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是密不可分的。最后,為更好地使本節所學內容應用于生活實際,為自己的家人設計一份適合他們體質和年齡的合理食譜。本課除問題的提出由執教者完成外,資料閱讀、分析,探究試驗,試驗現象分析,試驗結果交流和分析,diy,為家人設計合理食譜等都由學生獨立或小組討論完成,但由于七年級學生缺乏有關物理化學知識,所以教師要在學生進行資料分析時給予指導,在分析試驗現象和判斷時給予幫助。教學過程:一、 導入新課: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先來聊一聊平時我們吃哪些食物?生:議論、回答。(。。。。。。)師:那么食物中含有哪些營養物質呢?這些營養物質對人體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節飲食與營養。二、通過實驗,探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一)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47頁提示和小資料,使學生了解:1、淀粉遇碘酒變藍2、油脂在紙上會留下油斑3、蛋白質遇熱會凝固4、有機物能夠燃燒,無機物不能燃燒,燒不掉的殘留物主要是無機鹽 等原理(二)生:分組進行探究,觀察并記錄。1、將少許面粉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燒杯中,配成面粉混濁液,向燒杯中滴加碘酒,液體變藍,觀察并分析試驗結果。2、取一個雞蛋的蛋清,分成兩份,放入兩個小燒杯中,分別加入清水和沸水,加入沸水的燒杯里出現白色絮狀凝塊,觀察并分析試驗結果。(或取面粉加適量清水后和成面團,用紗布包住面團,放入盛有清水的燒杯中,用力擠壓。等到不再有白色物質從紗布里滲出來時,打開紗布。看到紗布上粘有黃白色膠狀物質,這就是面粉里的蛋白質。)3、取花生種子,用力在吸水紙上擠壓,白紙上出現油斑。觀察并分析試驗結果。4、取一些干麥種,裝進干燥的試管里,放在酒精燈上均勻烘烤。不久,試管的內壁上出現了小水珠。注意,試管略為傾斜,防止水倒流到試管底部,引起試管炸裂。5、用解剖針的尖端挑取一粒干麥種,放在酒精燈上燒,種子燃燒后剩下的灰白色的灰就是無機鹽。 (三)集體介紹、展示實驗結果:生:交流所選實驗材料,對本小組實驗結果分析,不同食物中營養物質所占比例不同;各小組相互補充,總結出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主要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等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本p66頁信息庫“食物中營養物質的種類’’,使學生明確食物中的六大營養物質。 三、怎樣的飲食更健康?自己設計一日三餐的營養食譜(diy)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p65頁信息庫中“常見食物中所含的主要營養成分和能量”生:設計三餐食譜全班交流,并說明食物分類和設計理由。四、食譜中食物共分兩大類:植物性食品、動物性食品師:列舉常食用的食品生:分析常見食品結論:常見食品總的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來自植物,一類直接來自動物。引導學生不難發現,作為生物圈的組成成分之一的人類,賴以生存的食物都是來自于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悟出為了人類的生存,人也應該尊重生命,尊重自然,與其它生物和諧相處的道理。五、課外延伸:通過查閱資料,思考不同的年齡階段,應如何注意飲食與健康的問題(主要考慮青少年、中年、老年)?并形成書面材料帶給家長,針對自家家庭成員情況給自家餐桌提出合理化建議。
飲食與營養 篇2
第1節 飲食與營養
教學目的:
知識目標
1、說出食物中主要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水分、各種無機鹽和維生素
2 、說出五谷雜糧根莖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奶類等常見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
3 、根據有關性質及變化,推測、鑒定營養成分的種類
能力目標
1、通過交流與討論,培養表達、分析能力
2、學習認識事物的途徑之一——嘗試動手實驗,觀察記錄并分析實驗現象
情感目標
1、認同食物選配與人體健康生活有密切聯系,關注飲食與營養
2、關心家人的飲食健康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鑒定三大營養物質的存在
教學難點:
充分組織生活經驗與已知,運用、分析中獲得有用信息,全面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哪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策略:
本節課以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為中心,以討論法、實驗法為主。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入
末末同學為家人準備的三餐的故事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末末同學為家人準備了漢堡當三餐,用料有面粉、生菜、雞蛋、牛肉、黃瓜、奶油、牛奶。
說出自己的看法。
為家人
選配三餐
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些食物做三餐?選好后讓我們比較以下是誰的三餐有營養。
列舉一日三餐的食物。
歸納:常見食物類型有五谷雜糧根莖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奶類等;食物中有主要的營養物質有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水分、各種無機鹽和維生素
介紹自己的三餐食物選配。說出理由。
通過實驗鑒定食物中的
主要營養成分
一日三餐真的為我們提供了這些營養物質嗎?看看末末是如何鑒定面粉、雞蛋、牛肉、黃瓜、奶油中含有的主要營養物質:面粉加入水在滴加碘液變成藍色;雞蛋清加入熱水凝固;黃油在紙上按出油斑。
分析末末的操作:根據提示,末末的實驗現象說明了什么;說出鑒定三大營養成分的方法。
現在有以下問題,需要大家分組探究,請分組選擇課題并實驗:
你的三餐食物中哪些有淀粉(或油脂或蛋白質)?淀粉(或油脂或蛋白質)主要存在哪些食物中?各類食物中主要含什么營養成分?
提示:實驗中酒精燈的使用等安全事項
分組討論實驗方案;分組探究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請各小組介紹本組探究情況
小組展示實驗結果
討論分析得出探究結論。
測試與小結
小結各類食物中含有的主要成分
讓我們用電腦來測試食物中的營養。
利用網絡資源,對末末選配的食物漢堡進行測試,了解到三大營養物質應該有合理比例。
課外延伸
請課后上網測試自己的三餐食物以及探究實驗,填寫一張評比表。
課外探究:烹飪方法、食物的混合等對營養物質的影響、三大營養物質的合理搭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