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化學教案 > 初中化學教案 > 九年級化學教案 >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精選6篇)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發布時間:2022-12-06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精選6篇)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篇1

  教學內容

  《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課題 1(40分鐘)。

  學生分析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學生在生物學中已學過,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本課題側重讓學生了解營養物質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及合理安排飲食的重要性,所以教師的教學主旨是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輔以必要的講解,從而完成本課的學習。

  設計理念

  本課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各項活動和任務的展開以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為中心,通過開展四人活動、小組活動,以問題、圖片、故事等方式創設不同的情景,將學生引入所要談論的話題。課前讓學生調查家庭和學校,收集有關資料。讓學生學會探究,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共同學習、資源共享的精神。

  --

  情景暗示,導入新課

  引入多媒體畫面,引出民以食為天,看到這幾幅畫:

  教師:你能說說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有哪幾種?

  學生: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

  通過優美的畫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課題探究

  ①蛋白質

  探究始于問題,這個問題是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情境中,捕捉到的新情境與原有知識有水平間的聯系,但又與答案有一定的距離的信息后形成的,也就是說,當情境中隱含的與學生現有觀念、知識結構產生沖突的、令人困惑的信息時,學生便能提出許多“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等問題。

  恩格斯曾說:“生命是蛋白質存在的方式”,它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那么什么是蛋白質?它有何生理功能?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閱讀課本p88~p90,學生通過閱讀拓寬了知識面懂得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教師:醫生建議兒童、青少年、傷病員多喝牛奶、黑魚湯補身體,為什么?

  學生:牛奶、黑魚湯含豐富的蛋白質,是修補受損組織和機體生長的主要原料。

  多媒體展示:圖片:吸煙的害處。

  故事:在美國舉行了一次吸煙比賽,參賽隊員在1小時內吸煙最多者獲勝,結果造成一名隊員當場死亡。請同學們分析這名隊員死亡的原因。

  學生:煙氣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質,與人體血紅蛋白結合缺氧致人死亡。

  老師:曉剛同學想探究香煙燃燒生成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等物質,請你幫他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學生分四人一組討論后,上臺交流。

  學生:將香煙點燃后,生成的氣體收集起來,先通過澄清的石灰水,再通過新鮮的雞血。

  點評:學生通過這種教師“問題式”的教學,使知識在問題探究之中得到升華。

  ②糖類、油脂

  其實在六大營養素中能給人提供能量的還有糖類、油脂,下面利用資料分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多媒體展示:優質大米和霉變大米

  學生結合圖片和資料p92分組討論回答:

  在生活中能否用霉變的大米喂養家禽、家畜?

  學生:發霉變質的食物中毒素會積累在家禽體內,人吃了這樣的家禽,也會因有毒物質進入人體而危害自己的身體健康。

  ③維生素

  利用多媒體展示一則故事,讓學生在故事中陶冶情操,獲取知識。幾百年前的歐洲,長期在海上航行的水手經常遭到壞血病的折磨,患者常常牙齦出血,最后痛苦死去,人們一直查不出病因。奇怪的是只要船只靠岸,這種疾病很快就不治而愈。水手們為什么會得壞血病呢?一位隨船醫生通過細心觀察發現,水手在航海中很難吃到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這位醫生試著讓水手天天吃一些新鮮的柑橘。奇跡出現了──壞血病很快就痊愈了。柑橘為什么會有如此神奇的本領呢?

  學生:柑橘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壞血病就是缺乏維生素c所致。

  知識建構

  教師引導學生將探究的結果引入生活中,以科學、規范的形式納入學生的知識結構,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嚴密化,并將獲得的知識應用于新的現實情景,解決實際問題,從而獲得知識的鞏固和擴展。

  多媒體展示: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小組活動:要求學生為家長設計一份午餐食譜。(提示:設計午餐食譜要含有五類食物且比例合適)學生分組探究,并選派一名同學上臺交流,師生評價。

  學生:一根黃瓜、一條紅燒魚、一碗紫菜蛋湯、一碗米飯。

  學生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構建的“認知結構”還達不到“系統化”的高度。因此最后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進行了回顧,重新審視了本節課的內容,借助投影列出了教師事先設計的知識要點,并應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化學問題。

  教學效果:課堂設計充分體現了人性化、個性化等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氣氛濃厚,知識建構與思維發展相得益彰,具體表現為:

  ①情景導入引人入勝:“民以食為天”引出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直奔課題。

  ②課堂設計知識與應用并重。

  以“水手們為什么會得壞血病呢?”為例,通過探究得出缺乏維生素c所致,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中有化學,化學之中有生活。

  ③課堂氣氛緊張而活躍,課堂交流和諧有序。

  課堂上,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探究地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高漲。

  ④注重了學生的能力發展和提高。

  ⑤課堂容量大,效率高。

  教學反思:本節課在教學中有待進一步提高的幾個方面:

  ①對課程的分析深度不夠,要加強對本學科知識系統的聯系和理解。

  ②教師語言和表情需要增加親和力。

  ③思維與能力培養的力度還要加強。

  ④課堂反饋要更及時準確,在學生的反饋中要充分展露他們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缺陷,捕捉到學生的思維閃亮點,并給予及時準確的評價。

  點評:本節課利用“情景暗示,導入新課”,又通過“情景”式教學進行探究,最后通過知識建構三部曲,一氣呵成,達到了用“情景”解決化學教學中的“問題”的作用。

  點評:湖北省宜昌市教研中心 劉永舜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篇2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以人教版實驗新教材初三《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課題1的內容為依托,由本人設計的一節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網絡教學課。初三化學新教材是以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依據而編寫的。新教材倡導以科學探究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積極的信息加工、解釋和綜合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拓寬思維空間,便于創造性的發揮,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化學與生活的開放性題目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對象分析

  初三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知識面已逐漸擴大,求知欲大大增加,學習的興趣也就大大地擴展了。教師單純教授知識的方式已無法適應學生的認知需要,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自主學習要比教師單純教授知識更有效,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還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元認知技能等。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2)動作技能方面,通過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一方面能掌握與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化學開放性題目的能力。

  3)情感方面,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價值,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感。

  學習目標具體描述語句

  1.了解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與人體健康的重要關系以及合理安排飲食的重要性。

  2.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價值,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感。

  3.運用網絡環境,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六大營養物質對人類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日常飲食。

  教學難點

  1.如何安排日常飲食才是科學、合理的。

  2.計算機網絡教學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調控。

  解決措施

  在組織、設計教學內容時注重創設學習情境,強調“情境”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資源設計,強調利用豐富的互聯網信息資源來支持學生的“學”;注重自主學習設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創設以教師為主導的積極、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但又離不開教師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畫龍點睛的引導。

  模式說明

  ①提出問題──教師利用現代網絡教育技術創設出與主題相關的虛擬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下提出“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是什么”的問題,使學生積極思考,明確本節課所要探究的知識點,促使學生由過去的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

  ②引導探究──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探究。先由教師啟發引導,然后讓學生通過internet資源進行自主探究。探究過程包括信息收集、整理提煉。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上的認知主體位置。

  ③網上競賽──教師精心設計一些與探究主題相關的化學問題,通過網絡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所得到的信息來回答問題,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知識競賽達到化學知識點的回歸和內化。

  ④點評導引──讓個別學生把自己的探究成果進行展示,促使學生間的互相交流,并使學生反思自己的探究方式,即如何通過互聯網資源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

  課后反思

  從XX年9月起,廣州市東山區作為全國新課程標準教材的實驗基地,全面鋪開了新課程的實施,從而吹響了新課程改革的號角。作為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的初中化學新教材也在秋風中悄然而至。新的化學課程標準倡導以科學探究為課改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由此,新課程標準還提出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應進行改革,強調要加強化學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注重考查創新意識,引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同時以多媒體和國際互聯網為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因此,基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使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向主動的探究學習。

  本--以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和元認知理論、自我發展教育理論、基于網絡環境下的互動活動理論等相關理論為依據,運用網絡環境下的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化學開放性題目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化學與生活》是以人教版新教材初三化學第十二單元的內容為依托,由本人設計的一節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網絡教學課。新教材倡導以科學探究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積極的信息加工、解釋和綜合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拓寬思維空間,便于創造性的發揮,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化學與生活的開放性題目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本課是一節網絡教學課,學生可能會不太習慣這種“課堂”模式(可能與傳統的根深蒂固的教學模式有關),再加上網絡資源信息量大、干擾多,部分學生可能會不知道如何進入學習角色。因此在本課的--當中,特別注重創設情境,讓學生盡快融入對化學與生活之間聯系的思考。同時,在網頁課件的設計方面也要注意不采用太多與主題無關的花哨設計,在保證網頁界面生動友好、圖文并茂的前提下盡量使網頁課件主題突出、內容簡潔。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篇3

  教學目標

  了解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是指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類。

  初步認識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在人類生命活動中的重大意義。

  通過收集資料、討論交流、實驗探究、培養學生交流、合作意識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激發更多的學生關注健康、關愛生命。

  重點和難點

  蛋白質在人類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意義。

  實驗準備

  一組精美圖片(或制作成多媒體)、研缽、滴管、小燒杯、量筒、醫用維生素c、蒸餾水、漏斗、濾紙、玻璃棒、石蕊、碘酒、米飯

  課時安排 1課時

  --

  情景創設

  同學們都吃過飯了嗎?我們每天為什么要吃飯啊?為什么光吃飯還不行,還要吃菜呢?

  (學生回顧以前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得出我們人類維持生命和健康所需的六大營養物質)

  群體互動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在生物學和化學中已經知道了不少。上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常見的鹽,本單元所涉及的無機鹽將在下一個課題中進行研究。本課題我們主要研究的內容是四類有機物的營養物質。

  請分組閱讀教材p88~94,討論并完成p89、p93兩處的課堂練習。

  交流匯報

  各小組匯報小組的討論成果。

  鞏固提高

  ①特殊的蛋白質──酶;維生素的音譯名:vitamin-維他命;

  ②演示:碘與淀粉的反應:單質碘+淀粉顯藍色。

  組間搶答

  給我們平時常吃的食物找“家”:米飯、羊肉、蘋果、白菜、牛肉、花生、糖果、豬肉、黃瓜、鮮奶、魚肉、玉米、雞蛋、柑橘、蘿卜、蒜苗、雪梨。

  主要含蛋白質的有               ;主要含糖類的有               ;

  主要含油脂的有               ;主要含維生素的有               。

  探究辨析

  ①拋磚引玉:警方常用“指紋顯示”來破案。方法一:取一個蒸發皿,加入少量的碘酒后,微微加熱,將留有手指印的證物(紙張或器皿)放在蒸發皿上方,過一會兒可顯示出清晰的指紋(其原因是手指上的油脂在器皿或紙張上,而碘可溶于油脂中,從而顯示出指紋來);方法二:將硝酸銀溶液小心地涂抹在案情證物上,再用光照,則在物證上會顯示出黑色的指紋來。(其原因是手指上的汗跡中含有無機鹽nacl等,與agno3反應生成了agcl,經光照,agcl分解產生黑色銀的微粒,而顯示出黑色指紋)。

  ②學生實驗探究維生素c的性質:取3片醫用維生素c(也可用學生自備的水果、果汁),碾碎后溶于10 ml水中并過濾,取少量濾液向其中滴入幾滴紫色的石蕊試液,觀察,可見     。說明維生素c的水溶液呈     性,醫學上常把維生素c稱之為     (可查閱資料或訪問醫護人員)。維生素c在酸性環境中比較穩定,在高溫條件下易被破壞。請想一想,如何食用新鮮黃瓜,才能充分利用黃瓜中豐富的維生素c。

  交流展示

  (“我”在維持人類生命和健康中的作用)

  課前將學生分成四組,分別收集四類有機營養物的生理功用(每小組負責一類),并用第一人稱“我”寫成匯報交流材料。

  警鐘長鳴

  (多媒體展示)

  ①吸煙與疾病。圖片:肺癌患者的肺與正常人的肺的比較。

  ②資料:甲醛浸泡的雞爪和水產品。

  ③資料:硫黃熏制的白木耳。

  ④市場上銷售的毒大米和毒筍。

  ⑤關注生活中所見到的“黃曲霉菌”。

  ⑥關注居室裝修中的“隱形殺手”──甲醛、苯。

  感悟交流

  看了之后你們有何感受?

  學后反思

  ①我們應怎樣關注健康、關愛生命?

  ②我們應怎樣合理安排膳食?調查我們學校的食譜是否符合健康要求,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③我們為什么不能偏食、挑食?我們為什么要多吃蔬菜?

  課后調研

  你認為“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民間說法有科學道理嗎?建議你做一做下面的調查研究:參考課本p94頁習題3中提供的數據,記錄自己(或他人)每天行走多少路,大約消耗多少油脂?根據研究對象的身高、體重之比,制定一個科學的走路鍛煉計劃,并堅持實施,做好記錄,分析結果,在適當的時候完成調查研究報告。

  點評:本節課從“民以食為天”的吃開始,讓學生回顧已學的生物學知識,從而使本課題順理成章地導出。

  在學生互動活動中又設置了一欄:“其他,你感興趣的內容”,更是體現了“以人為本”張揚學生個性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滕老師的“課后調研”給學生提供了七年級數學課本上的相關內容,可謂用心良苦。

  點評:湖北省枝江市教學研究室 易章和

  背景資料

  ①XX年11月10日楚天都市報

  摻有礦物油的大米對人體有致畸、致癌作用。一次性進食了較大量的含礦物油的食物,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腹部不適、腹瀉、偶有惡心嘔吐等癥狀。鑒別摻油大米的簡便方法是:用少量熱水浸泡大米,手捻有油膩感,嚴重者水面有浮油。

  ②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七年級上冊p116

  現代營養學家用身體質量指數來判斷人體的健康狀況,這個指數等于人體質量(千克)與人體身高(米)平方的商。一個健康人的身體質量指數在20~25之間;身體指數低于18,屬于不健康的瘦;身體質量指數高于30,屬于不健康的胖。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篇4

  教學目標

  了解營養素是指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類物質,掌握蛋白質、糖類、油脂和維生素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通過閱讀教材、觀察和比較圖片、查閱資料和討論等活動,學會自主和合作學習的方法。

  通過學習營養物質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形成合理安排飲食的意識,增強自我保健和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重點和難點

  重點: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難點:了解營養物質在人的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及營養價值。

  課時安排 1課時

  --

  活動一 探究人體營養素包括哪些方面?

  情景導入:提問: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可見食物對人體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

  小組交流:列舉生活中的常見食物和飲品的類別。

  觀察:(多媒體投影)教材p88圖12-1、p91圖12-7、 p92圖12-9、 p93圖12-10。

  小結:人體生命的生存和健康離不開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類物質,通常稱之為人體營養素。

  活動二 學習競賽

  主題:“我”的風采我展示。

  設疑:這些營養素對人體來說,究竟分別有什么其他物質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指導閱讀:(分四大組,分別指定閱讀教材上關于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的內容介紹,結合教師課前布置查閱的有關資料,組內合作,討論并限時完成下面的任務:以第一人稱手法寫一份自我介紹的文段,題目自擬。要求:簡要介紹某類營養素的基本情況,重點陳述其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組際競賽:各組派一名代表上講臺演講。(根據演講的口才、表情及內容質量,由學生評委評分)

  活動三 應用實踐

  辯論:偏食習慣好不好?

  設疑:我了解到我們同學們中有的同學喜歡吃這種食品而不喜歡吃那種食品,即存在所謂的偏食。這種飲食習慣好不好呢?

  (正反方辯論)

  小結:偏食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同學們正處于身體生長旺盛時期,更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偏食。

  閱讀與討論:

  閱讀:p90、 p92“資料”。

  討論:a.有人用甲醛溶液來浸泡水產品并出售,這樣做有什么危害?

  b.為什么吸煙有害健康?

  c.為什么霉變食物絕對不能食用?

  d.運動會上的長、短跑賽進行中,為什么有的同學感到很累?為什么有的同學在賽前服用一些葡萄糖?若改食一些花生或者麥食品,效果好嗎?

  知識拓展(多媒體播放):

  a.“劣質奶粉”導致“大頭嬰兒”的相關報道。

  b.“毒大米”危害介紹。

  c.吸煙的危害分析。

  活動四 課堂計算競賽

  ①一女運動員可以在60 s秒內跑完400 m,她的最大氧氣吸入量為4 l/min,而肌肉在工作達到極限時,每公斤體重每分鐘需要氧氣約0.2 l,如果該女運動員體重為50 kg ,她將缺少多少氧氣?

  ②花生米含糖約24%(質量分數,余同),油脂約39%,蛋白質約26%;小麥含糖約76%,油脂約2%,蛋白質約11%;50 g花生和50 g小麥在體內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課題小結:經過本課題的學習,在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和對化學學科的情感方面,你分別有哪些收獲?

  活動五 課外調查

  我們是一所農村中學,大多數同學家住農村。請在課外做一個調查,對于家中(或親友、鄰居中)發生霉變的食物是如何處理的?這種處理是否科學合理?我們作為現代社會的公民,對此應做哪些工作呢?調查報告于一個月內完成。

  點評:整堂課以四個主題活動展開,層次清楚,意圖明確,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第五個主題更是結合農村的實際,引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研究,讓學生感悟到作為現代社會公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對社會常見的“偏食習慣”采取目前流行的深受大、中學生歡迎的“辯論”形式,而不是“答辯”形式,有其新意。但是課中如何把握,則對學生的課前準備和教師的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點評:湖北省枝江市教學研究室 易章和

  背景資料

  ①22名小學生吃玉米糊中毒,已有一人遇難

  本報訊(記者 劉振雄 特約記者 龍橋 通訊員 楊興炳)我省鄖西縣一所小學11日突發食物中毒事件。至昨日,22名中毒學生中已有1人遇難,兩人緊急轉院搶救。

  事情發生在鄰近陜西的鄖西縣景陽鄉泥溝中心小學。11日下午5時30分左右,該校五、六年級數十名寄宿學生吃了晚餐的玉米糊后不久,出現嘔吐、惡心、頭暈等癥狀,立即被校方送入當地衛生所搶救。

  昨日上午9時50分,該校五年級女生12周歲的何瑩瑩經搶救無效身亡,12歲的男生孫文林、陳華登被緊急轉送至鄖西縣醫院搶救。

  事發后,十堰市副市長胡仲軍、鄖西縣副縣長張惠莉等趕到事發地指揮搶救,調查原因。據鄖西縣疾病控制中心介紹,初步懷疑系玉米霉變引起,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楚天都市報》XX年11月13日)

  ②大量服用維生素e有害健康

  據新華社華盛頓11月10日電(記者曲俊雅)維生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大多數人認為補充維生素e可以幫助他們延緩衰老。不過,最新研究發現,服用藥物大量補充維生素e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危害身體健康。

  研究負責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埃德加·米勒博士說,大多數復合維生素片一般含35~40個國際單位維生素e,這對健康也許會有些微小的“益處”。但如果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e,服藥補充毫無必要。堅果、食用油、全谷食物和綠葉蔬菜中都富含維生素e。

  此外,美國心臟學會早已指出,維生素e沒有預防心臟病的作用,而最近研究還表明,維生素e和降膽固醇藥互相沖突。

  (《三峽都市》(周末)XX年11月12日)

  ③野生珍稀、特殊功效、“生猛”刺激安全飲食必須革除三種陋習

  據新華社南昌11月10日電(記者馮麗)專家認為,要確保飲食安全首先要革除三種飲食陋習。

  不少人認為物以稀為貴,放著肉厚味美的畜肉不吃,偏吃肉少味寡的蛇、鼠、貓、蟲,以為野生、珍稀的動物更有營養,其實是毫無科學根據的。無論從組織結構、化學組成還是消化利用來看,它們都沒有任何優勢,不少野生動物還極易引發人類疾病。

  我國傳統習慣有一些糟粕和迷信也影響了部分人的飲食喜好。如從“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推理,相信吃烏龜肉能長壽;從老虎的雄健敏捷,推理出虎骨酒能治跌打損傷;認為動物生殖器可以滋陰壯陽等等,甚至把“馱峰”“熊掌”“蛇肉”“牛鞭”傳得功效神奇,美味無比。這些動物肉不僅保健功效毫無科學依據,即使從味道講也毫不足取。

  “活猴腦”“蛇膽”“烏龜”“活魚”“醉蝦”等,這些近乎野蠻的吃法,不僅傷害人們對動物的愛憐之心,而且極不衛生。

  (《宜昌日報》XX年11月11日)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營養素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

  2.了解糖類、油脂、維生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3.通過計算,了解蛋白質、糖類、油脂經氧化為人體提供能量。

  過程與方法

  1.通過閱讀教材、討論等,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

  2.通過認識、分析、比較教材上的大量圖片,學會從讀圖來認識化學知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營養物質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認識到合理安排飲食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知道糖、脂肪、維生素等人體常見營養素。

  難點

  了解糖、脂肪、維生素等人體常見營養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人餓了,會渾身無力,此時首先想到要吃飯;馬拉松長跑運動員在中途要喝葡萄糖水;消化吸收能力差的病人要通過靜脈輸入葡萄糖水……

  人們要維持一定的體溫,要從事各種活動,需要熱量和能量。吃飯或攝入葡萄糖,為什么能提供人們活動所需的熱量和能量呢?

  這就需要我們了解有關糖類的知識。

  [板書]一、糖類

  二、新課教學

  [講解]一般地說,葡萄糖、淀粉、纖維素等有機化合物屬于糖類,也稱為碳水化合物。糖類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是動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來源,在人類食物所供給的總能量中,有60%~70%來自糖類。

  [板書]糖類是動植物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人們吃飯,從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主食中攝入的糖類物質是淀粉。

  [板書]1.淀粉[(C6H10O5)n]

  淀粉的相對分子質量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食物淀粉在人體內經酶的作用,與水發生一系列反應,最終變為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學式為C6H12O6。

  [板書]2.葡萄糖(C6H12O6)

  葡萄糖是一種有甜味的白色固體。葡萄糖經過腸壁吸收進入血液成為血糖,輸送到人體的各個組織器官,為人體組織提供營養,又在酶的作用下,轉變為淀粉儲藏在肝臟和肌肉中。

  在人體組織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經緩慢氧化轉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放出能量,供機體活動和維持恒定體溫的需要。

  [板書]C6H12O6+6O26CO2+6H2O

  在上述反應中,每克葡萄糖約放出15.6 kJ的能量。

  過渡:我們平常所吃的甘蔗中就含有糖類物質——蔗糖。

  [板書]3.蔗糖(C12H22O11)

  蔗糖在甜菜中的含量也極高。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紅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劑。

  過渡:麥芽糖也是一種常見的糖類物質。通常食用的飴糖(如高粱飴),其主要成分就是麥芽糖。

  [板書]4.麥芽糖(C12H22O11)

  [提問]為什么在口中咀嚼米飯和饅頭時會感到有甜味?

  [講解]當在口中咀嚼米飯和饅頭時會感到有甜味,這是因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將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為麥芽糖的緣故;余下的淀粉由小腸中的胰淀粉酶催化水解為麥芽糖;麥芽糖在腸液中麥芽糖酶的催化下,水解為人體可吸收的葡萄糖。

  正常人每天要攝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維持一定濃度的葡萄糖。如果攝入的這些化合物不夠,就會造成血糖含量太低(醫學上稱為“低血糖”)。低血糖的人會出現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癥狀。因葡萄糖可不經過消化過程而直接為人體吸收,故體弱和血糖過低的患者可利用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的方式來迅速補充營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淀粉含量較高的食物常常容易發生霉變。其中因霉變產生的黃曲霉毒素毒性較大,可誘發肝癌,故絕不能食用霉變食物。  [過渡]食物中的另一類營養物質——油脂也是動物體內重要的供能物質。有關油脂我們需要了解些什么呢?

  [板書]二、油脂

  請大家閱讀課本有關內容,并總結。

  [師總結,板書]油脂是油和脂肪的合稱;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質,每克油脂在人體內完全氧化時放出39.3 kJ的能量,比糖類多一倍;人體內的脂肪是維持生命活動的備用能源。

  [投影課堂練習]花生米含糖約24%(質量分數)。油脂約39%,蛋白質約26%;小麥含糖約76%,油脂約2%,蛋白質約11%。50g花生米和50 g小麥在體內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解答]由課本信息知:

  1 g油脂完全氧化可放出39.3 kJ能量

  1 g葡萄糖完全氧化可放出15.6 kJ能量

  1 g蛋白質完全氧化可放出約18 kJ的能量

  50 g花生米中,含油脂:50 g×39%=19.5 g

  含糖類:50 g×24% =12 g

  含蛋白質:50 g×26%=13 g

  50 g小麥中,含油脂:50 g×2%=1 g

  含糖類:50 g×76%=38 g

  含蛋白質:50 g×11%=5.5 g

  50 g花生米在體內完全氧化放出能量為:

  19.5×39.3+12×15.6+13×18=1187.55(kJ)

  50 g小麥在體內完全氧化放出能量為:

  1×39.3+38×15.6+5.5×18=731.1(kJ)

  [過渡]20世紀初期,人們認為只要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糖類、脂肪、礦物質和水就可以滿足健康的需要。那時,某些成人和兒童由于攝入維生素不足,生長發育出現障礙;一些人也因攝入維生素不足,患營養缺乏癥。這些病癥曾成為醫學難題。在20世紀中后期,人們相繼發現了各種維生素及其作用。對維生素重要作用的認識是20世紀營養學的進展。

  [板書]三、維生素

  維生素有20多種,它們是分子組成和結構都較為復雜的物質,它們多數在人體內不能合成,需要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在人體內需要量很小,但它們可以起到調節新陳代謝、預防疾病、維持身體健康的作用。缺乏某種維生素將使人患病,如缺乏維生素A,會引起夜盲癥;缺乏維生素C,會引起壞血病。水果、蔬菜、種子食物、動物肝臟、雞肉、魚類、魚肝油、蛋類、牛奶和羊奶等均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板書]維生素在人體內需要量雖小,但卻很重要。

  我們只要保證膳食中含有各種維生素,不偏食,一般不會缺乏維生素。如果長期對食物烹調的方法不對,使食物中的維生素破壞或流失,人就容易患某些疾病。因此,如果攝入的維生素不足,就要注意補充。現在人們已經能夠用人工方法合成或從一些食物中提取某些維生素制成維生素制劑。

  [投影資料]幾種維生素的性質特點

  維生素A微溶于水,維生素D不溶于水,它們都易溶于油脂;維生素A、D的制劑都是油狀的。維生素B能溶于水,水煮時容易流失,高溫加熱易破壞,難儲于體內,應經常攝入,以保證人體的需要。維生素C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壞(尤其在加熱或堿性環境中),烹調蔬菜時不用水浸,烹調前不搗碎、切薄,在沸水中煮,食用前不要長時間保溫。食用涼拌蔬菜(如蔬菜色拉)或生菜能獲得較多的維生素C。維生素C制劑不能存放太長時間。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篇6

  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教學目標

  了解營養素是指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類物質,掌握蛋白質、糖類、油脂和維生素與人類健康的關系。

  通過閱讀教材、觀察和比較圖片、查閱資料和討論等活動,學會自主和合作學習的方法。

  通過學習營養物質對人的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形成合理安排飲食的意識,增強自我保健和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重點和難點

  重點:蛋白質的生理功能。

  難點:了解營養物質在人的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及營養價值。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活動一 探究人體營養素包括哪些方面?

  情景導入:提問: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可見食物對人體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所吃的食物通常包括哪些呢?

  小組交流:列舉生活中的常見食物和飲品的類別。

  觀察:(多媒體投影)教材P88圖12-1、P91圖12-7、 P92圖12-9、 P93圖12-10。

  小結:人體生命的生存和健康離不開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無機鹽和水等六大類物質,通常稱之為人體營養素。

  活動二 學習競賽

  主題:“我”的風采我展示。

  設疑:這些營養素對人體來說,究竟分別有什么其他物質不可替代的作用呢?

  指導閱讀:(分四大組,分別指定閱讀教材上關于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的內容介紹,結合教師課前布置查閱的有關資料,組內合作,討論并完成下面的任務:以第一人稱手法寫一份自我介紹的文段,題目自擬。要求:簡要介紹某類營養素的基本情況,重點陳述其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組際競賽:各組派一名代表上講臺演講。(根據演講的口才、表情及內容質量,由學生評委評分)

  活動三 應用實踐

  辯論:偏食習慣好不好?

  設疑:我了解到我們同學們中有的同學喜歡吃這種食品而不喜歡吃那種食品,即存在所謂的偏食。這種飲食習慣好不好呢?

  (正反方辯論)

  小結:偏食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同學們正處于身體生長旺盛時期,更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偏食。

  閱讀與討論:

  閱讀:P90、 P92“資料”。

  討論:a.有人用甲醛溶液來浸泡水產品并出售,這樣做有什么危害?

  b.為什么吸煙有害健康?

  c.為什么霉變食物絕對不能食用?

  d.運動會上的長、短跑賽進行中,為什么有的同學感到很累?為什么有的同學在賽前服用一些葡萄糖?若改食一些花生或者麥食品,效果好嗎?

  知識拓展(多媒體播放):

  a.“劣質奶粉”導致“大頭嬰兒”的相關報道。

  b.“毒大米”危害介紹。

  c.吸煙的危害分析。

  活動四 課堂計算競賽

  ①一女運動員可以在60 s秒內跑完400 m,她的氧氣吸入量為4 L/min,而肌肉在工作達到極,每公斤體重每分鐘需要氧氣約0.2 L,如果該女運動員體重為50 kg ,她將缺少多少氧氣?

  ②花生米含糖約24%(質量分數,余同),油脂約39%,蛋白質約26%;小麥含糖約76%,油脂約2%,蛋白質約11%;50 g花生和50 g小麥在體內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各是多少?

  課題小結:經過本課題的學習,在基礎知識、學習方法和對化學學科的情感方面,你分別有哪些收獲?

  活動五 課外調查

  我們是一所農村中學,大多數同學家住農村。請在課外做一個調查,對于家中(或親友、鄰居中)發生霉變的食物是如何處理的?這種處理是否科學合理?我們作為現代社會的公民,對此應做哪些工作呢?調查報告于一個月內完成。

  點評:整堂課以四個主題活動展開,層次清楚,意圖明確,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第五個主題更是結合農村的實際,引導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研究,讓學生感悟到作為現代社會公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對社會常見的“偏食習慣”采取目前流行的深受大、中學生歡迎的“辯論”形式,而不是“答辯”形式,有其新意。但是課中如何把握,則對學生的課前準備和教師的駕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點評:湖北省枝江市教學研究室 易章和

  背景資料

  ①22名小學生吃玉米糊中毒,已有一人遇難

  本報訊(記者 劉振雄 特約記者 龍橋 通訊員 楊興炳)我省鄖西縣一所小學11日突發食物中毒事件。至昨日,22名中毒學生中已有1人遇難,兩人緊急轉院搶救。

  事情發生在鄰近陜西的鄖西縣景陽鄉泥溝中心小學。11日下午5時30分左右,該校五、六年級數十名寄宿學生吃了晚餐的玉米糊后不久,出現嘔吐、惡心、頭暈等癥狀,立即被校方送入當地衛生所搶救。

  昨日上午9時50分,該校五年級女生12周歲的何瑩瑩經搶救無效身亡,12歲的男生孫文林、陳華登被緊急轉送至鄖西縣醫院搶救。

  事發后,十堰市副市長胡仲軍、鄖西縣副縣長張惠莉等趕到事發地指揮搶救,調查原因。據鄖西縣疾病控制中心介紹,初步懷疑系玉米霉變引起,具體原因仍在調查中。

  (《楚天都市報》20xx年11月13日)

  ②大量服用維生素E有害健康

  據新華社華盛頓11月10日電(記者曲俊雅)維生素是一種抗氧化劑,大多數人認為補充維生素E可以幫助他們延緩衰老。不過,最新研究發現,服用藥物大量補充維生素E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危害身體健康。

  研究負責人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埃德加•米勒博士說,大多數復合維生素片一般含35~40個國際單位維生素E,這對健康也許會有些微小的“益處”。但如果能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維生素E,服藥補充毫無必要。堅果、食用油、全谷食物和綠葉蔬菜中都富含維生素E。

  此外,美國心臟學會早已指出,維生素E沒有預防心臟病的作用,而最近研究還表明,維生素E和降膽固醇藥互相沖突。

  (《三峽都市》(周末)20xx年11月12日)

  ③野生珍稀、特殊功效、“生猛”刺激安全飲食必須革除三種陋習

  據新華社南昌11月10日電(記者馮麗)專家認為,要確保飲食安全首先要革除三種飲食陋習。

  不少人認為物以稀為貴,放著肉厚味美的畜肉不吃,偏吃肉少味寡的蛇、鼠、貓、蟲,以為野生、珍稀的動物更有營養,其實是毫無科學根據的。無論從組織結構、化學組成還是消化利用來看,它們都沒有任何優勢,不少野生動物還極易引發人類疾病。

  我國傳統習慣有一些糟粕和迷信也影響了部分人的飲食喜好。如從“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推理,相信吃烏龜肉能長壽;從老虎的雄健敏捷,推理出虎骨酒能治跌打損傷;認為動物生殖器可以滋陰壯陽等等,甚至把“馱峰”“熊掌”“蛇肉”“牛鞭”傳得功效神奇,美味無比。這些動物肉不僅保健功效毫無科學依據,即使從味道講也毫不足取。

  “活猴腦”“蛇膽”“烏龜”“活魚”“醉蝦”等,這些近乎野蠻的吃法,不僅傷害人們對動物的愛憐之心,而且極不衛生

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精選6篇) 相關內容:
  • 營養金字塔的教案(通用2篇)

    【活動設計】今天,我帶孩子們參觀了食堂,看到了食堂里的阿姨忙著洗菜、切菜、做飯等等,活動結束時,他們產生了爭論:我們每天吃的菜到底是怎樣搭配的?是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的小朋友認為肉、魚、雞蛋應該多吃些;有的認為蔬菜要...

  • 人體的營養(精選12篇)

    一、學習目標依據:根據《新課程標準》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演示、觀察、探究等主動學習,使他們掌握消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讓學生形成關注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的科學態度。...

  • 營養配餐教學設計(精選3篇)

    一、 教材分析:《營養配餐》這節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數學與健康”第三節內容。這節課是一節“實踐與綜合應用”課。...

  • 綠色植物的營養器官(精選3篇)

    中考資源網課題6 .1綠色植物的營養器官(一)總第1 課時主備教師教學要求1 了解根的形態2 了解根的作用3 理解根尖的基本結構特點及其相關功能教材重點難點重點:根的形態 根尖的基本結構難點:根毛的觀察教學準備已長出根毛的幼苗,根尖的永...

  • 第五章第三節莖對營養物質的運輸和貯藏 教案示例(精選3篇)

    詳細介紹:第五章第三節莖對營養物質的運輸和貯藏教案示例(二)教學目標掌握莖的輸導功能:導管對水、無機鹽的輸導,篩管對有機物的輸導。知道保護樹皮的意義和莖的貯藏作用。...

  • 營養物質的教案(精選6篇)

    教學目標掌握莖的輸導功能:導管對水、無機鹽的輸導,篩管對有機物的輸導。知道保護樹皮的意義和莖的貯藏作用。通過探究莖通過哪部分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以及對實驗設計思路的理解和標記法原理的理解...

  • 營養物質的運輸 莖是由芽發育的(精選3篇)

    第五章 營養物質的運輸第一節 莖是由芽發育的濮陽市第五中學 李艷紅教學目標1.了解芽的種類,理解葉芽的結構及葉芽發育。理解頂芽發育與側芽發育的關系。2.通過指導學生觀察葉芽的結構,培養學生用科學的方法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 營養物質的運輸 莖的結構(通用3篇)

    詳細介紹:第五章營養物質的運輸第二節莖的結構濮陽市第五中學李艷紅教學目標1.掌握木本植物(這里指雙子葉植物中的木本植物)莖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理解草本植物(這里指單子葉植物中的草本植物)莖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 健康營養教案(精選2篇)

    一、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合理的飲食結構,培養科學進餐的好習慣。2、嘗試自己設計一份營養餐,對食物搭配感興趣。3、主動和同伴交流,并能對自己和同伴的設計進行恰當的評價。...

  • 第六章第四節營養繁殖(精選2篇)

    教案重點:嫁接的概念、方式和意義;組織培養的概念、原理和在生產實踐上的意義。難點:通過演示實物或直觀教具,讓學生增加對營養繁殖和組織培養的感性認識。手段:教師講解與學生觀察相結合。...

  • 《植物的礦質營養》教案(通用3篇)

    第五節 植物的礦質營養教學目的1.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及其種類(b:識記)。2.植物對礦質元素吸收和利用的特點(b:識記)。3.合理施肥的基礎知識(b:識記)。教學重點1.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及其種類。2.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過程。...

  • 營養物質(精選14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食物中種類及作用能力目標1、通過探究食物中的種類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實驗能力。2、通過觀看錄像,總結的作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列表歸納的能力。...

  • 《營養配餐》教學設計(精選9篇)

    一、教學內容及學習目標: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和設計營養配餐方案,體會小數乘、除法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2、要求學生了解食物的營養物質以及對人體的作用,從而體會到營養用餐的意義和重要性,增強學生在...

  • 莖對營養物質的運輸和貯藏(精選7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通過觀察植物體內水分運輸,環剝枝條形成樹瘤的現象,知道植物體以木質部的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以韌皮部的篩管運輸有機物。2、通過對莖的輸導作用的分析,了解保護樹皮的意義及莖具有貯藏有機物的作用。...

  • 營養繁殖(精選6篇)

    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的概念和用莖繁殖的主要方法;2、了解嫁接的意義;3、了解組織培養的意義、原理和在實踐上的應用。能力目標通過植物操作的實習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

  • 九年級化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快播久久| 欧美一级特黄特色大片免费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视频 | 色亚洲成人| 懂色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 | 国产亚州av | 特级淫片女子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 久草在线视频新时代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 www.色53色.com |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免费一级一片 | 夜夜小视频 | 精品国产精品网麻豆系列 | 成人精品一区日本无码网 | 狠狠色丁香五月综合缴情婷婷五月 |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口国自一产A片 | 国产精品s房调教打屁股 | 国产精品民宅偷窥盗摄 | 夜夜爽www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 | www.亚洲激情 | 国产日韩欧美 | 久久中文字幕网 | 五月天婷婷色综合 | 91网站在线?看视频 亚洲GV天堂GV无码男同 |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爱微奶 | qvod视频在线观看成人 | 色多多网站在线观看 | 开心成人激情 | 日韩在线观看三区 |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黄色毛片a|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 国产日韩视频一区 | 98k网站毛片成年女人网站 | 黄色影院就爱大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