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
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以人教版實驗新教材初三《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二單元《化學與生活》課題1的內容為依托,由本人設計的一節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網絡教學課。初三化學新教材是以新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為依據而編寫的。新教材倡導以科學探究為課程改革的突破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使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同時也成為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基于網絡環境下的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積極的信息加工、解釋和綜合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拓寬思維空間,便于創造性的發揮,能更有效地提高學生解決化學與生活的開放性題目的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
對象分析
初三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知識面已逐漸擴大,求知欲大大增加,學習的興趣也就大大地擴展了。教師單純教授知識的方式已無法適應學生的認知需要,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自主學習要比教師單純教授知識更有效,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還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思考的元認知技能等。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方面,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對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有深刻的了解和認識。
2)動作技能方面,通過網絡環境下的自主探究學習,使學生一方面能掌握與生活相關的化學知識,另一方面也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化學開放性題目的能力。
3)情感方面,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價值,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感。
學習目標具體描述語句
1.了解蛋白質、糖類、油脂、維生素等營養物質與人體健康的重要關系以及合理安排飲食的重要性。
2.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價值,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感。
3.運用網絡環境,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重點
六大營養物質對人類健康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日常飲食。
教學難點
1.如何安排日常飲食才是科學、合理的。
2.計算機網絡教學的自主探究學習的調控。
解決措施
在組織、設計教學內容時注重創設學習情境,強調“情境”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資源設計,強調利用豐富的互聯網信息資源來支持學生的“學”;注重自主學習設計,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創設以教師為主導的積極、活潑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的認知主體位置,但又離不開教師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畫龍點睛的引導。
模式說明
①提出問題──教師利用現代網絡教育技術創設出與主題相關的虛擬情境,在生動活潑的氣氛下提出“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是什么”的問題,使學生積極思考,明確本節課所要探究的知識點,促使學生由過去的機械接受向主動探索發展。
②引導探究──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主探究。先由教師啟發引導,然后讓學生通過internet資源進行自主探究。探究過程包括信息收集、整理提煉。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建構意義上的認知主體位置。
③網上競賽──教師精心設計一些與探究主題相關的化學問題,通過網絡競賽的方式引導學生運用自主探究所得到的信息來回答問題,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知識競賽達到化學知識點的回歸和內化。
④點評導引──讓個別學生把自己的探究成果進行展示,促使學生間的互相交流,并使學生反思自己的探究方式,即如何通過互聯網資源收集到有用的信息,培養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