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營養物質的作用》(精選2篇)
第2節《營養物質的作用》 篇1
第2節 營養物質的作用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主要作用。
能力目標:通過一系列探究活動主動構建知識,發展實驗觀察、調查分析等能力。
情感目標:認識到合理膳食對人體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關于“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課程標準沒有作具體的要求,但通過第一節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人類通過攝取食物從環境中獲得了營養物質,有進一步探究“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的興趣和欲望。而且在課程標準的二級主題“人的食物來源于環境”中,有要求學生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的內容標準。學生必須對食物的主要作用有所了解才能完成這一學習內容。
教材從營養物質構造我們的身體、營養物質給我們提供能量、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和健康這三方面來概括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教材仍然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的親身體驗如青春期身高體重的增長來得出結論:營養物質構造我們的身體;通過對“運動后我們需要更多的食物嗎?”的調查活動以及對調查結果的討論分析得出“營養物質給我們提供能量”的初步認識,根據課標關于“人體生命活動中的能量供給”的二級主題中“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的活動建議,教材安排了“驗證食物含有能量”的實驗,指導學生通過測量的方法用數據來驗證食物中含有能量,使學生領悟到實驗和測量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關于“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和健康”,教材給學生提供了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的圖片資料,本章信息庫中也提供了有關各種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的資料,讓學生通過資料分析的方法獲得“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和健康”的認識。
因為學生沒有學過“生物體的基本單位——細胞”、“生物體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獲得能量”等相關知識,學生的學習有一定困難。教材對能量的概念、不同有機物的熱價作出了闡述,“超鏈接”欄目對能量的形式也作了說明,有利于學生突破難點。
本節的重點是: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主要作用。難點是:實驗“驗證食物具有能量“以及對實驗現象的分析。
本節建議2課時。具體安排策略如下表:
方案1 方案2
第一課時 1、談一談:進入青春期后身體的變化:身高體重增長、食量大增等。
2、調查:運動后饑餓感是否增強?
4、分組實驗:驗證食物中含有能量。
3、對調查和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討論,得出結論:營養物質構建身體、提供能量。 1、小品表演、課件展示營養物質對人體作用的案例。
2、分析討論,作出假設:營養物質構建身體、提供能量。
3、調查活動、展示課前查找的資料,討論交流,證明假設。
4、分組實驗:驗證食物中含有能量。
第二課時 1、解讀食品成分表:學生自帶食品包裝袋,解讀食品成分表,分析除了三類有機物外,食品中還有哪些營養物質。
2、討論交流:閱讀信息庫中有關食物的營養物質的內容,分組討論:各種無機鹽和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認識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1、講故事、演小品或多媒體展示:飲食中缺乏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導致的疾病。
2、分析資料: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閱讀信息庫中有關食物的營養物質的內容。
3、分組討論,各種無機鹽和維生素對人體的作用。認識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三、活動指導:
營養物質構建我們的身體、營養物質給我們提供能量——案例學習:
進入青春期以后,學生的身高體重迅速增長,進入了生長發育的又一個高峰,教師應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從生活中的現象引出問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生活中,體現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的實例很多,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讓學生描述自己進入青春期后身高、體重的變化及食量的變化,分組調查運動后饑餓感和食量的變化來分析推理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也可以通過小品表演和圖片展示等方法呈現其它的生活情境,如不吃早飯上學,課堂上感覺頭暈眼花,四肢無力;長期生病的人因為胃口差,吃不下東西而逐漸消瘦;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而處于饑餓狀態的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非洲難民,通過這些生活中的案例,引導進行分析和討論,得出結論:營養物質構造我們的身體、營養物質給我們提供能量。
實驗觀察“驗證食物具有能量”:
新課程提倡探究性學習,在探究性學習中,尋求問題的答案需要一系列證據,通過案例學習和調查活動作出的判斷有待進一步論證。教師在組織實驗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實驗準備:將學生分成4~6人的小組,選出組長,并分工負責操作、記錄、處理數據和發言,每組可以選擇不同的實驗材料,但都應該是干燥的,重量都是1g。教師要使學生了解,實驗中只有一個變量,也就是實驗材料的不同。
2、結果分析:教師要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結果:⑴燃燒相同重量的不同實驗材料,都使錐形瓶內的水溫升高。⑵燃燒相同重量的不同實驗材料,水溫上升值不同。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得出結論:⑴食物中的有機物燃燒時分解釋放出熱能使水溫升高,說明食物中含有能量,營養物質能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⑵因為不同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物質不同,所以燃燒時釋放的能量不同,含脂肪豐富的食物含的能量較多。
2、實驗中的注意點:不能直接接觸錐形瓶底,否則溫度計上顯示的刻度不準確。可用橡膠塞打孔后將溫度計固定在水中。
3、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進一步探討與拓展 :
分析花生種子燃燒中釋放出的能量可能通過哪些途徑損失掉? 引導學生認識到實驗中可能出現的誤差,認識到在將來自己設計實驗時要考慮減少誤差,以使實驗結果更加準確。
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和健康——資料分析:
利用教材中食品包裝袋或包裝盒的圖片資料,以及教師或學生準備的食品包裝袋,讓學生分析營養成分表,調查這些食品的主要成分,進一步了解食物中除了含有糖類、蛋白質、脂肪等有機物外,還含有水分、無機鹽、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它們對維持人體的生命和健康都起著重要作用。信息庫中提供了有關各種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的資料,教師課前也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分專題查閱資料,或者詢問專家,收集各種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作用的資料,在課上進行交流討論,通過資料分析的方法讓學生獲得“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和健康”的認識。
第2節《營養物質的作用》 篇2
一.課標要求: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二.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了解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主要作用2.能力目標通過對驗證食物含有能量的實驗和分析食品的成分等活動,培養學生實驗和調查、分析資料的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識到合理膳食對人體的重要性,注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三.重點、難點分析:【重點】營養物質構造身體,營養物質能提供能量、營養物質維持生命和健康這3個方面來概括營養物質對人體的主要作用。【難點】初一階段學生形象思維占多數,故對測量的方法,用數據來驗證食物中含有能量,有一定難度。實驗“驗證食物含有能量”以及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四.設計思路: 讓學生描述進入青春期后身高體重的變化及食量的變化,分小組調查運動后饑餓感和含量的變化,分析營養物質對體的作用;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小品表演的形式,讓學生分析營養成分,了解營養物質對生命和健康起重要作用,注重師生雙方的活動與知識的歸類,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五.活動設計:
第1課時
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目標及說明創造情境,激發探究興趣①若你看過《泰坦尼克號》,你一定不會忘記當時的情景:船慢慢地在下沉人們紛紛登上救生艇。假如你也在現場,船艙的空地可以往下下列物品:一袋水果、一罐牛肉、一塊面包、一壺水,你會選擇哪一樣? ②現在不少同學正進入青春期,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體重和身高在增長的同時,飯量也在增長?這是為什么?③有些同學經常不吃早飯,有時會出現頭暈眼花,甚至易跌倒,這是什么原因? ④當你在換牙或長個的時候,往往要多喝些牛奶,為什么要這樣做? ⑤冬天當你饑餓的時候,為什么也感到冷? ⑥現在人們吃的食品里紛繁多樣,你注意到了各種食品的包裝上的成分說明了嗎?食品中添加的成分對人體是否都有益?然后讓學生任意選擇某個問題進行回答。 學生在情境中結合生活經驗。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踴躍發言使學生較快的投身于學習的情景中。在情境中思考問題,在情境中探索生物。
小品表演小品呈現不吃餐上學,課堂上感覺到頭暈眼花,四肢無力;長期生病的人因為胃口差,吃不下東西而消瘦;因為戰亂和自然災害而處于饑餓狀態的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非洲難民。學生小品表現學生在表演中體驗,在體驗中進一步分析營養物質的功能
調查調查:運動后饑餓感是否增強根據調查,小組交流,分析營養物質的作用。感知營養物質給我們提供能量
實驗探究①教師先組織學生閱讀了實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再指導學生學會用天平正確稱量物體的質量。 ②布置學生分組實驗:驗證食物含有能量。通過實驗,各小組得出的實驗結論一致:食物含有能量。學生計算出100克同樣的食物燃燒后釋放出的熱能是多少?(參照公式q=4.2×水溫度的變化值×水的體積÷食物的質量×100÷1000)。 ③對照信息庫資料,引導學生發現新問題:為什么我們測出的能量和資料上的數據有較大的誤差? ④⑤通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同學們又解決了新的問題,并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
①閱讀了實驗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學會用天平正確稱量物體的質量。 ②計算出100克同樣的食物燃燒后釋放出的熱能是多少? 學生小組操作實驗。 認真觀察、記錄現象。 討論交流、得出結論。
發揚小組合作精神培養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引導自學,合作探究,組織討論交流①哪些營養物質建構我們的身體?其中最多的物質是哪種?構成細胞的比不可少的物質是哪一類? ②供給我們能量的物質有哪些?其中供能最多的物質是哪種?儲備能量的物質是哪種?
小組成員的合作探究,學生思考、發言。
學生感知:營養物質建造我們的身體、營養物質給我們提供能量。
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要求學生對上課開始提出的未能解決的問題進行解答。 學生思考、探究這樣通過問題的解決,不僅培養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又使課堂教學的結構更加完整。
課堂小結談談這節課收獲學生發言檢查對知識的學習情況
第2課時
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目標及說明
復習舊知
引入課題引入:上一節課主要了解了營養物質中富含糖類、脂肪和蛋白質。食物中還有哪些并不含有能量,但對健康也很重要的物質呢?
學生思考、回答:有,如水、無機鹽、維生素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避免了重復與啰嗦,使教學更有針對性,重點更為突出。水對人體生命活動的影響為什么水分對我們的生命這么重呢?指導閱讀課本62頁。 同學們回答得非常好。不管是從含量,還是作用來看,水都是我們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所以,大家平時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白開水。生:因為水分是人體細胞的一種主要成分,約占體重的60-70%。 生: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離開水都無法進行,廢物也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輸送。 生:我有次生病,腹瀉脫水,人一下子就病倒下來,虛脫了,就是由于脫水引起的。 對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強調。
小品表演
無機鹽對維持生命和健康的影響
1.要保持健康,只多補充水分可不夠。有兩類營養物質,在我們身體內含量雖不多,但如果缺少了它們,我們就會患各種各樣的疾病。學生們知道它們是什么嗎?2.完全正確。無機鹽和維生素的種類都非常多。如果同學們有挑食的習慣,就很容易因缺少某種維生素或某種無機鹽而營養不良或患病。大家看,有一位同學就患病了。3.看來這位同學病得不輕。同學們都是“小醫生”能幫這位病人一下他得了什么病嗎?4.這位同學分析得非常好。但當醫生不能只看病不開藥呀!你覺得要治好他的病,應該多補充哪些食物呢?5.對,如果病人缺碘,可多食用海帶等海產品。我們內陸地區食海產品的機會相對較少,為了補充足夠的碘,國家在我們吃的鹽里加了什么? 無機鹽和維生素。課前挑選了一名學生以角色形式,自說自演一位缺碘的病人。生:缺鈣。生:我覺得不對,缺鈣只影響骨骼發育,不會影響智力。而且他的脖子也很大,應該是缺碘。 生:海白菜。 生:海帶。 生:紫菜 生:海中的魚蝦。 生:吃的鹽都是“加碘鹽”
通過學生自身表演體驗,學生必然會去認真研究教材,掌握知識,并且會在表演中使知識得到鞏固。
小品表演
維生素對維持生命和健康的影響 還有其他類型的“小患者”,有人愿意上來幫助他們診斷嗎?
注意引導學生做診斷(氣氛活動,臺上的學生表演得惟妙惟肖。臺下的學生發言踴躍,熱烈,查食物成分表積極。)學生要想表演成功自己會去研究課本,查找資料,結合表演,使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纖維素的作用
1.除同學們說到的一些癥狀,還有一位同學,經常出現排便困難的癥狀,大家覺得應該補充哪類食物呢?
為何多吃水果、蔬菜,
2.就能幫助排便呢?引導學生看書
生:我也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后來我媽媽讓我多吃水果和筍子,這種情況就消失了。
生:我媽買了許多香蕉給我吃,后來就好了。生:多吃新鮮蔬菜也可以。因為它們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生:纖維素除了能幫助排便外,對身體還有許多好處,所以一些科學家將它稱為“和七類營養素”。培養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發現有的同學表演能力非常強,有的同學自學能力也很好,而有的同學簡直就是小辯論家,讓老師刮目相看。在這一節的學習中,同學們覺得自己有哪睦收獲呢?只要大家有收獲,我們就成功了。希望大家了解了各類營養物質后,能自覺地合理飲食,健康快樂地成長。
生:原來無機鹽和維生素的種類這么多,這么重要。
生:(回憶無機鹽和維生素的種類)
生:我們應該改掉偏食的毛病。
生:我覺得我的膽子比以前大了。
生:我也能當小醫生了。
檢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