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配餐教學設計(精選3篇)
營養配餐教學設計 篇1
一、 教材分析:
《營養配餐》這節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數學與健康”第三節內容。這節課是一節“實踐與綜合應用”課。本單元通過對生活中與健康相關問題的解決,提高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健康意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將對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合理均衡的飲食習慣產生積極的作用。
二、學生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合作學習,自主學習的意識,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知識儲備上學生已經具備了百分數的計算能力和從統計表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在學習方式上學生已初步形成了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經歷利用數學知識進行營養配餐的過程,能進行有關營養成分的簡單計算;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探究自己食譜中營養成分的合理性,體會用正確的數學思想分析解決營養搭配中的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營養配餐活動,學生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進行有關營養成分的簡單計算。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食譜的合理性。
難點:能聯系實際運用所學數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飲食。
五、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 合作探究 啟發誘導
六、教具:多媒體課件 課前搜集的有關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的資料等
七、教學過程:
(一)激qing引入: 多媒體播放三幅對比照片(第一幅是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胖墩,第二幅是兩個骨瘦如柴的非洲兒童,第三幅是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8枚金牌的菲爾普斯)。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很容易發現三幅圖片中的差別,從而引入本節課課題:營養配餐。
(設計意圖:通過三幅對比照片,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很自然會想到要想擁有健康的體魄,就應該合理膳食。)
(二)探索新知:
活動1、小組匯報收集到的材料:
同學們,我們已經在課前搜集了很多關于人體所必須的營養成分的資料,現在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來匯報一下你們搜集的成果吧!根據學生的匯報師生共同歸納出人體所必需的三種營養成分,從而引入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學生匯報搜集的信息,既檢驗學生收集信息的成果,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同時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活動2、學生設計一份自己最喜歡的食譜: 教師提出問題:你最喜歡的一份食譜是什么?你想知道自己的食譜是否符合健康的標準嗎?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馬上就會有答案了。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實例著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活動3、閱讀教材46頁各種食品中營養物質含量統計表。
提出問題:你從這個表格中獲取了哪些信息?
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后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回答。
(設計意圖: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表格中反饋的信息,從而培養學生從統計表中獲取信息的力。)
鞏固練習:利用表格獲取的信息回答下面提出的問題:
(1)你知道1克牛肉中含有多少克蛋白質嗎?
(2)你知道50克牛肉中含有多少克蛋白質嗎?
(3)你知道1克米飯中含有多少克碳水化合物?
(4)你知道30克米飯中含有多少克碳水化合物?
結合對表格的理解學生說出計算的方法,列出式子(教師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解答這四個問題加深對表格的理解,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活動4、小組合作探究小明的午餐食譜:
小明中午吃了這樣的一份飯菜:
100克炒雞丁:
100克炒青菜:
50克米飯
請你通過計算說一說小明的這頓午飯合理嗎?
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教材47頁的表格, 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幫助學生解答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設計意圖:將小明的食譜設計成合作學習的形式,既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又能夠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還可以在相互交流中獲得知識,培養他們的協作能力。)
小組匯報結論:小組展示合作學習的結果。并建議每個小組按照營養師的要求對小明的午餐進行評價。
(設計意圖:讓學生匯報自己的成果,就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和大家交流的機會,教師在經過加工整理,板書,從而達到講授新知的目標。讓學生評價小明的午餐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歸納能力,體驗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三)鞏固新知:
1、米飯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50克米飯中含有39克碳水化合物,則400克米飯中含有_______克的碳水化合物。
2、每100克豬肉中含有9.5克蛋白質,則40克豬肉中含有( )克蛋白質。
a.3.6 b. 3.8 c. 4.0 d.4.2
(設計意圖:鞏固本節課重點內容。)
(四)學以致用: 請同學們動手算一算,你最喜歡的食譜符合健康標準嗎?如果不合理,應該怎樣改進呢?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自己食譜中營養成分的計算,使學生對自己的飲食習慣有個更加清醒的認識。對改變學生不良的生活習慣更有幫助的。)
(五)健康知識鏈接: 介紹幾種不利于少年兒童身體健康的食品。
(六)課堂知識小結: 學生小結:(今天我收獲了..............知識,我在.............還有問題需要解決。)
(設計意圖: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去總結和反思這節課,同時通過學生總結,也可以對學生本節課的掌握程度有個大致的了解。)
(七)作業: 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為我們的父母(或其他長輩)設計一份菜單,要求學生設計的菜單符合食用人的實際情況,你所需要的信息可以上網上查找,也可以請教其他人。
(八)板書設計:
營養配餐
50克牛肉中的蛋白質含量:
20.1÷100×50=10.05(克)
30克米飯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
77.9÷100×30=23.37(克)
營養配餐教學設計 篇2
一、教學內容及學習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和設計營養配餐方案,體會小數乘、除法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密切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2、要求學生了解食物的營養物質以及對人體的作用,從而體會到營養用餐的意義和重要性,增強學生在日常生活用餐時選擇營養配餐的意識。
3、在探究各種營養成份需均衡搭配的數學活動中,學生接受學科指導生活、學科應用于生活的學習思想。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和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三、教具: 課件
四、教學活動過程
(一)教學準備階段
教師:
1、教師設計教案和問題
2、制作教學導向性演示文稿
3、教師上網查找所需資料,同時預計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準備應對策略
4、確定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尺度
學生:
1、 統計自己一天的飲食狀況
(二)教學過程
一、課題引入:
師:"衣食住行"是我們生活中的四件大事。而"食"又尤為重要,民以食為天嘛。可是,有的人營養搭配不合理,導致偏胖或偏瘦。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的例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出示肥胖兒童的圖片)
師:人類要生存,少不了吃飯。巧妙地安排一日三餐的飲食結構和內容,對身體發育、開發智力大有好處!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營養究竟應當如何搭配。
(出示課題:營養配餐)
二、教學新課:
1、提出問題
師:昨天中午調查了三位同學吃飯情況。你們想看看他們都吃些什么嗎? (出示課件)
師:你們知道誰的午餐搭配的好些呢?以我們五年級同學為例,一頓需要攝入哪些營養物質呢?(生答)
師小結: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等。那么各種營養各需要多少呢?今天我們著重來研究人體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需求量。
2、學習新課
師:我們先一起去丫丫博士網來看看吧! (出示課件:書47頁下面表格)
師:我們每天都要吃很多的食物,那么食物到底含有哪些主要營養成分呢?(看圖回答: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師:那回到剛才一個問題:以我們五年級同學為例,一頓需要攝入多少營養物質呢?(出示課件:書47頁老師的話)生齊讀。
師:誰來說說你昨天中午吃了什么?你們想知道老師吃了什么嗎?老師吃了100克雞肉,100克白菜,100克米飯。 有誰知道100克雞肉,100克白菜,100克米飯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各是多少嗎?其實我們今天學的也就是書上第47頁的內容,我們一起把書翻到第47頁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剛開始三位同學的食譜嗎?現在請同學們猜一猜,他(她)的這份食譜符合營養標準嗎?
我們要判斷他(她)這一頓午餐是否科學,我們可以怎么辦呢?
學生通過查詢、計算后交流。
三、鞏固練習:
1、 師:同學們,現在你們都會營養配餐了嗎?
好,誰愿意現在就當一回營養師,為同學們設計一份午餐食譜(一 樣主食,兩樣菜 )呢?設計好的,老師會和同學們從優選擇,從而改善午餐搭配。
師:設計的依據是什么?
2、學生獨立應用
(學生分組制定食譜,然后進行反饋)
四、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活動,你學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啟發?
(學生廣泛交流自己在共享資源、感受數學學習樂趣和數學知識應用價值、數學指導生活等多方面的體會、收獲)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說數學有沒有用啊?
是啊,數學是是非常有用的。無論是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數學。數學和我們的生活是緊密聯系的。因此,我們應該努力學好數學知識,靈活的運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營養配餐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 第45~46頁 營養配餐
二、教學目標
1.經歷利用數學知識進行營養配餐的過程,能進行有關營養成分的簡單計算。
2.通過營養配餐的活動,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發展數學應用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體會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和方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健康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前準備:課件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平時你們最愛吃什么啊?
根據平時的了解和科學課上學到的知識你知道這些飯菜中主要有哪些營養成分嗎?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我們不但要吃出健康,更要吃出文化,這就需要合理搭配營養物質的含量,也就是本節課我們研究的內容“營養配餐”。 (板書:營養配餐)
下面就先讓我們來看一看營養配餐的相關資料。
ppt展示:
人最需要的主要營養成分是什么?我們今天著重研究一下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板書: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蔗糖、葡萄糖、淀粉、纖維等】
老師這里有一份關于各種食品中營養成分含量的資料,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哪種食品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一組同學一次回答。
每100克食品中各成分的含量統計表
食物名稱
牛肉
豬肉
雞肉
魚蝦類
雞蛋
豆制品
蔬菜類
米飯
薯類
面粉
蛋白質
20.1
16.9
21.5
17.6
14.8
44.8
2.6
6.7
1.8
10.5
脂肪
10.2
29.2
2.5
0.8
11.6
21.8
0.4
0.7
0.2
1.6
碳水化合物
0.1
1.1
0.7
0.2
1.3
12.7
2.0
77.9
29.5
73.0
想不想知道營養師怎么說的?營養師建議像你們這個年齡的兒童一頓午飯大約需要蛋白質 30克 ,脂肪 23克 ,碳水化合物 120克 。(著重強調是午飯)
板書: 30克 23克 120克
2.活動:
根據營養師的建議,現在我們來看一看小明的午餐,你認為搭配得合理嗎?說說你的看法?(課件演示) 宮保雞丁 100克 青菜 100克 米飯 50克
能不能幫小明算出午餐各種營養成分的含量?
結果表明小明的午餐不合理。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都與標準相差很多,只有蛋白質基本符合標準。
不合理應該怎樣幫助小明使他的午餐合理?
多食用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或者是脂肪的。舉例說明應該多食用多少克,注意多食一種食物對缺少的另一種營養物質的影響。(可舉一例,全班同學共同完成)
3.應用提高
對于我們學生來說營養配餐適用,那么對于那些運動員它們是否也同樣適用呢?大家知道在今年8月在北京的奧運會上,我國的體育健兒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為國爭光,下面我們看看大家還記得這些奧運冠軍嗎?
展示ppt,內容為不同項目的奧運冠軍,包括乒乓球、舉重、跳水和體操。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些運動員來自不同的體育項目。不同的體育項目需要不同的營養物質,所以他們的營養配餐當然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以舉重運動員為例,來研究一下他們的營養配餐。
課件出示:經檢測,有一舉重運動員午餐所需的蛋白質為50克、脂肪為32克、碳水化合物為160克。 老師這有一份菜譜,請同學們為這名運動員選擇一份合理的營養午餐。
展示ppt:菜譜及設計要求。
舉重隊菜譜:
葷菜:白焯九節蝦、糖酥魚條、青椒炒牛肉、姜絲肉片
素菜:炒空心菜、糖醋白菜
主食:米飯、饅頭
設計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選擇合適的食物,為這位運動員設計一份午餐。
(2)選擇的菜譜中至少包含兩份葷菜、一份素菜,各100g ;主食200g。
(3)計算你設計的午餐中共含有營養成分含量,判斷出你們組的設計是否符合這一運動員的用餐標準。(計算結果與用餐標準之間的差小于1g)
參考答案:
(魚蝦類100g+姜絲肉片100g+青菜100g+米飯200g,其中蛋白質50.5、脂肪31.8、碳水化合物159.1)
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注意強調是營養午餐是怎么搭配出來的?強調如果第一次沒有搭配成功,應該怎樣對午餐進行調整。
4.知識拓展
課下請同學讀一讀47頁“你知道嗎?”
五、課堂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了解到哪些知識?今后應怎樣飲食?
2.分別給同學和運動員設計了營養午餐,課后給自己設計一份營養午餐。
六、板書設計
營養配餐
蛋白質 脂肪 碳水化合物
30g 23g 120g
七、課后反思
本節課是筆者第一次正式、完整的上一節數學課。對于課前的準備,尤其是教材的準備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比較遺憾的是對于學生的準備,對課堂氣氛的掌握還比較稚嫩,課堂氣氛的歡快程度的把握有待加強。最遺憾的是,當有的學生提出營養配餐用估算的方法進行計算,學生有估算的思想應當鼓勵,但筆者卻只顧參考答案,沒有適時地鼓勵,反而讓全班同學一起算出個準確數字,顯示出筆者對于教材的把握,尤其是只重視數學知識的把握,對于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等方面有缺陷,顯得比較死板。以上都是本節課所留下的遺憾。
當然,本節課還是有鼓勵的地方的。比如時間的掌控,雖然最后“你知道嗎?”部分沒有進行,但是卻按照教學設計順利的完成。雖然有的時候感覺自己很緊張,但當進入角色后,心里就想著教學設計上的每個步驟,語言整體表達比較清楚。能夠把之前對本班學生的了解應用到本節課堂上,使這節課真正適合本班的學生。
第一次的課不能僅僅用失敗或者成功來定義。通過這節課,使自己過了心里這一關,原來站在講臺上對這下面的學生時,沒有想象的那么緊張,我想以后更加不會緊張了。對于本節課所暴露出來的缺點以及給自己留下的諸多遺憾,我想那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起到了指引的作用,能夠給我指出我所要加強的部分,使自己不斷進步,而積極的部分又給了我信心,相信今后的每節課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