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器官的生長(附教學反思)
〖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1.教學策略
教學過程就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變化過程。情境教學的目的,就是促進教學過程變成一種不斷引起學生極大興趣的、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索的活動。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是增強學生求知欲望的有利措施。新課的引入,可以用大屏幕展示大量花和果實的圖片,然后提出開花與生殖功能是怎樣關聯起來的?“植物營養生長發育為成熟植物體,是以什么為標志的”的問題開始,導出成熟發育的標志就是要走上生活中的最后一段――開花和生殖功能的出現。我們先從認識花的結構入手,了解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接著,開始做花的解剖和觀察。引導學生明確實驗目的,并按照教材指導的方法一步步地觀察每一部分結構,尤其注意對雄蕊和雌蕊的進一步觀察,并在課上完成花貼圖和繪制花的平面圖。然后通過展示不同類別花的圖片,理解兩性花、單性花、無性花的概念,同時也使學生對花蕊,特別是雌蕊結構建立較深刻的印象。
總結花的基本結構知識,然后提出開花之后是怎樣進行生殖的?由教師引導學生注意雌蕊內部結構此時準備了什么――胚珠,其中含有一枚卵細胞。然后講傳粉、受粉,花粉粒由雄蕊花藥出來,來到雌蕊花柱上被黏液黏附并開始萌發。花粉粒花粉管將精子送入胚珠中央與卵細胞結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這一過程,可用直觀手段的多媒體動畫課件,變微觀為宏觀,同時用板書形式將要點用箭頭連起來。最后由教師繼續講解受精之后子房、胚珠發生的變化,將果實各部分與子房各部分結構對應起來,明確果實形成的基本事件。到此,學生要明確一個生活史歷程的完成。在課堂教學中,發展學生的自主意識、自主能力,教會學生有個性地認識主體,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主動地學習、主動地發展個性特長,是現代教學論的觀點。為了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教師需充分創設自主學習的情境,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良好氛圍,學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本節課中,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將多媒體作為學生學習獲得新知的工具,學生們在教師操作的多媒體下興致盎然地欣賞、觀察、思考、理解,然后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合作,教師適時加以點撥、引導。在問題情境中,以疑啟思,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能力和個性都得到了發展。
2.教法設計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各方面能力、發展智力是本節課設計的出發點,在教學中主要讓學生實驗、學生討論、觀察不同類型花的圖片、觀察傳粉和受精過程、觀察果實和種子形成等幾個環節。
(1)學生實驗設計――通過分組解剖桃花,培養學生的生物實驗能力。
(2)問題探究設計――通過討論、交流,借助多媒體進行學生作品展示,使學生理解花蕊是花最重要的部分。通過探究單因素影響花粉粒萌發的實驗,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科學探究的方法和實驗能力。
(3)合作學習設計――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人機合作等手段完成教學任務。
(4)情境構建設計――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愉快的課堂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絢麗多彩的花的世界,同時將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變得清晰可見,從而易于理解受精過程以及果實和種子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