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第一課時)(北師大版)
教學目的;1、通過探究實驗,說明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2、了解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
3、嘗試設計實驗方案,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處理相同的數據。
教學重點: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活動“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
教學方法:觀察、探索、思考、練習
板書設計:
第2節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
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環境的概念
生態因素 非生物因素:陽光、空氣、水、溫度、土壤等
生物因素:同種生物之間:互助;斗爭
不同種生物之間;互惠互利;捕食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什么叫生態系統?(答;略)
導入;
那么生物與環境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呢?
進行新課
同學們請考慮一個問題:魚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在什么環境下生長情況良好?在什么情況下生命又會受到危險呢?
(答案五花八門)
請一位同學總結一下:什么是環境?(答:略)
講述:
所謂環境,就是生物生活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有很多因素影響到了魚的生活。大家猜測一下?(答:略)
對,有陽光、空氣、水、溫度、植物、動物、人等。
提問:
根據大家的經驗,這些因素又可以分為幾大類?(答:略)
很正確。這些因素統稱為生態因素。根據它是否有生命,分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生物因素,它是指生物彼此之間的相互影響。請同學們看圖(p16 1--6)
進行歸納(略)
講述:同學們歸納的很好。生物之間彼此的影響分為二類,一是同種之間,一是不同種之間的(舉例說明)同種之間有種內互助、種內爭斗。不同種動物之間互惠互利,捕食的關系。
下面我們通過探究實驗來說明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
講述:
探究性實驗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實施實驗并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請同學們看書p15進行小組組討論,根據實驗步驟,設計出你組的實驗方案,課后按照方案,實施實驗,下節課進行交流。(學生討論。。。。。)
教師提示:
1選取的材料應濕潤,營養物質豐富。
2實驗中只探究一個可變因素的作用,即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通過改變這一個因素來觀察該因素與被研究現象之間的關系。
3作好記錄。
課后記:
通過實例入手,同學比較容易理解環境的的概念及生態因素,并教給初步的探究方法,使同學們切實感受到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