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的結構”一節的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種子的結構”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種子植物”一節的重要內容。教材以觀察種子結構的實驗為主展開的,旨在引導學生認識種子的結構,為下一章學習種子的萌發和植物的生長打下基礎。教學目標知識目標 認識種子的主要結構,描述玉米種子和蓮花(或菜豆)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能力目標 通過解剖觀察種子的內部結構,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學會簡單的觀察方法,以培養觀察能力。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種子的結構,初步樹立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辨證觀點,培養學生團結與互助的精神,體驗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長的快樂。教學重點難點重點:玉米種子和蓮花(或菜豆)種子的結構,以及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難點:玉米種子的結構、胚的結構。課前準備 教師 浸泡過的玉米、花生、蓮子和菜豆以及煮熟的玉米、碘液、解剖針、解剖刀、放大鏡、硬紙板、多種植物的種子和果實、多媒體課件等。學生 自己收集的種子和果實。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一粒小小的種子竟能長成參天大樹,它有如此神奇的本領的秘密在那里呢? 猜想懸疑調動學生的探究知識的欲望 實 物展示交流合作1.引導學生觀察種子的顏色,形狀、大小。2. 展示自己準備的果實和種子及圖片,引導思考:a .一粒小小的種子能萌發成一株幼苗的, 種子能萌發成幼苗可能和種子內部的什么結構有關呢c.怎樣知道種子里有什么?拿出并觀察自己收集的種子和果實并交流,發現認同它們的顏色形狀大小各具特色。。觀察后思考,帶著疑問進入后面的學習。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去感知種子在外形上的千差萬別,激發學習熱情和探究的欲望。引導學生開展實驗1. 先闡明:盡管各植物種子的形態大小上千差萬別,但基本結構相似。2.1引導觀察蓮子(或菜豆種子)的結構:先學習觀察的方法(按由表及里的順序,先觀察形態后觀察結構,從宏觀到微觀進行觀察)。再演示實驗操作的過程(剝皮-分開子葉-顯微鏡觀察)。2.2引導觀察思考:蓮子或菜豆的種皮有什么作用?它的子葉有幾片?為什么特別肥厚?蓮子或菜豆種子的胚由哪幾部分組成?2.3播放多媒體課件,重點展示胚的結構。解剖時提醒注意:可以用解剖針輕輕撥動,以了解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之間的關系;使用放大鏡時要注意規范操作。2.4引導大家總結蓮子(或菜豆種子)的結構。課件演示。3.認識了蓮子(或菜豆種子)結構,再看看玉米種子:“我們知道玉米種子在適宜的環境中也能萌發成幼苗,那它應該包含哪些與(或菜豆種子)相似的結構呢?”3.1先引導大家思考,激發探究欲望。然后指導觀察,實驗。3.2先指導觀察煮熟的玉米。指出小東西是胚,剩下的是胚乳。3.3.再指導觀察浸軟的玉米種子。重點指導剖向及安全使用雙面刀(切時墊硬紙板,刀片一面封口)3.4播放多媒體課件,重點展示玉米的胚。并組織大家討論:玉米的外面為什么有果皮?哪一部分被染成藍色?能變藍說明里面有什么?玉米的胚由哪幾部分構成?它和蓮子相比有何不同?最后引導大家總結出玉米種子結構。1. 明確怎樣進行簡單的觀察,熟悉方法和操作。 取出一粒浸軟的蓮子(或菜豆種子),觀察外形后再剝去種皮,然后輕輕分開合攏的兩片子葉,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各部分后思考、發現。結合多媒體課件介紹,談談自己 的所見所想及發現并在小組交流。小組匯報總結交流思考后取出一粒煮熟的嫩玉米,觀察外形,再剝去種子外面的果皮和種皮,用手指輕輕擠一下,會有一個白色船形的小東西分離出來,用放大鏡觀察。再取浸軟的玉米種子,用刀片從中央縱向剖開,在剖面上滴一滴碘液,注意染色部分和非染色部分。思考,討論,總結并交流。在觀察菜豆種子的結構時,利用課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解剖、交流、逐步深入進行探究,重點認識胚的結構。在指導工程玉米種子的結構時,一方面強調玉米實際是果實,另一方面把它同蓮子的結構相比,注意了兩者的區別。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動手實驗、細心觀察、對比思考等,使他們從機械接受知識變為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從學會轉變為會學。課堂小結認識了玉米種子和蓮子(或菜豆種子)的結構,再讓大家回過頭來觀察分析自己收集的種子,看看它們分別屬于哪一種類型的種子?指導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再請兩位同學分別扮演玉米種子和蓮子(或菜豆種子),談一談各自有什么特點,并比一比誰的家族里成員多。最后給大家發準備好的表格,引導對照大屏幕上的結構圖找出玉米種子和蓮子(或菜豆種子)在結構上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后引導歸納總結。小組內討論、交流。再兩位同學表演,然后填表,再以組為單位匯報。在與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比較兩種種子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方法,表演讓大家在輕松愉快中鞏固所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