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生物教案 > 初中生物教案 > 七年級生物教案 >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精選2篇)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3-11-05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精選2篇)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光、水、溫度等因素對生物生存的影響。

  2、舉例說出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

  3、舉例說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操作及設計實驗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護大自然,保護生態平衡的情感意識。

  教學重點

  舉例說出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教學難點

  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

  課前準備

  1、 學生準備:課前采集鼠婦,在采集過程中觀察鼠婦的生活環境。

  2、 教師準備:準備實驗用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的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同學們用業余時間捉到一些鼠婦,現在同學們想一想,你們都是在什么地方找到鼠婦的,鼠婦到底適應什么樣的環境?

  二、探究過程:(一)教師提出問題:鼠婦生活的環境條件是什么?

  學生討論,做出假設:(1)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

  (2)鼠婦喜歡溫暖的環境。

  學生分兩組:1-5實驗小組驗證第一個假設,6-10組驗證第二個假設。

  1、 學生1-5實驗小組:假設一: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

  (1)教師推薦實驗器材。

  (2)實驗過程:

  學生:動手設計實驗并操作。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學生:在紙盒內一半鋪濕土,一半鋪干土。在設置明暗條件時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濕土上蓋了黑紙板,干土上方蓋玻璃板玻璃板;一種是濕土上方蓋玻璃板,上方蓋玻璃板黑紙板。

  教師:針對學生出現的兩種情況,指導學生怎樣才能設置陰暗、潮濕的環境或明亮、干燥 的環境。引導學生討論:到底濕土上方應該蓋什么?干土上方應該蓋什么?怎樣做才更容易成功?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濕土上蓋了黑紙板,干土上方蓋玻璃板玻璃板,然后把鼠婦在黑紙板和玻璃板的交界處容易成功。

  (3)5分鐘后,鼠婦大多數移至黑暗潮濕處。

  (4)實物投影:各小組實驗過程的數據記錄。

  鼠婦的數目

  環境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4分鐘 5分鐘

  黑暗潮濕 5 6 7 8 9

  明亮干燥 5 4 3 2 1

  (5)小組成員分析處理所得數據,小組之間交流,得出結論。

  2、 預期結論:鼠婦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

  2、學生1-5實驗小組:假設二:鼠婦喜歡溫暖的環境。

  (1)教師推薦實驗器材。

  (2)實驗過程:

  學生:動手設計實驗并操作。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并提出開始把鼠婦放在什么位置,此實驗更容易成功?

  學生:在紙盒內一半鋪濕土,一半鋪干土,把鼠婦放在濕土和冰濕土的交界處。

  (3)5分鐘后,鼠婦大多數移至濕土處。

  (4)實物投影:各小組實驗過程的數據記錄。

  鼠婦的數目

  環境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4分鐘 5分鐘

  溫暖 5 6 6 8 9

  冰涼 5 4 4 2 1

  (5)小組成員分析處理所得數據,小組之間交流,得出結論。

  預期結論:鼠婦喜歡溫暖的環境。

  3、 全班學生根據兩個預期結論,分析討論“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是什么?”

  學生得出結論: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有光、水、溫度等。

  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活動結束后,把鼠婦放歸大自然。

  學生討論,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要樹立愛護大自然、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二)學生自學教科書的內容,了解生態因素的概念。

  教師: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有光、水、溫度,除了這些沒有生命的因素外,是否還存在一些生命的因素呢?

  學生自學教科書的相關內容,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作出回答:對某一只鼠婦來說,其他鼠婦影響它的生活;還土壤中的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也影響它的生活,那么這些影響鼠婦生活的其他生物即為生態因素。

  教師:沒有生命的物體稱為非生物,有生命的物體叫做生物。所以生態因素也就可以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教師:在飯店中有一道菜叫“炸田雞”,所謂田雞就是青蛙,提出問題讓學生就這一現象展開討論。

  問題:1、青蛙少了,什么多了?什么受到了損失?

  2、如果大量捕捉青蛙將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

  學生展開討論:青蛙少了,害蟲多了,農作物減產,人們經濟利益將直接受到損失。

  4、 長此下去,將會破壞生態平衡,人們將自食難以下咽的苦果。

  (三)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學生裝觀察教科書第10頁中圖書館-6,描述蚯蚓在土壤中生活狀況。

  蚯蚓有剛毛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運動,身體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它在土壤中鉆穴和呼吸。蚯蚓的鉆穴和取食等到活動使土壤變得更疏松和肥沃。

  針對蚯蚓的生活狀況,引際學生總結出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適應環境,也影響環境。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非常密切。

  三、課堂小結

  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又影響環境,而環境中的各種因素又影響生物的生活。

  作業:實地考察家鄉周圍小溪中青蛙的生狀況,談一談怎能樣才能使自己的家鄉,在夏天恢復“聽取蛙聲一片”的景象。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篇2

  教學目標:

  1、有興趣參與課堂探究活動并愿與小組其它同學合作和交流,體驗探究的樂趣。

  2、能夠對影響鼠婦生活的因素作出假設,嘗試模仿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經歷實驗的過程并認真觀察和記錄。

  3、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

  4、能從自己的生活中舉出影響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子。

  5、能從自己的生活中舉例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的關系。

  6、能舉例說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重點和難點:

  重點:探究的一般過程,模仿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難點:模仿控制實驗變量和設計對照實驗。

  教材分析: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選自九年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學》(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探索生命的奧秘》的第一章第二節,內容包含了本書的第一個探究實驗。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第一節有關周圍生物的知識后,以生活中常見的鼠婦為話題,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理解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生活的影響,再介紹生物因素對生物生活的影響,讓學生從兩個方面理解環境對生物生活的影響,最后再自然的說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學生分析:

  省會城市的孩子很少接觸過鼠婦,對這種生物了解不多。由于這是本書安排的第一個探究活動,七年級(初一)的學生對探究性學習又很少經歷,因此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對探究的每一個步驟的思考都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具有相當多的不確定因素,需要教師積極加以引導。

  學習內容 學 生 活 動 教 師 活 動

  一、創設情境,

  學生提問。 四人一組,捕捉鼠婦(課前);

  發言說明如何捕到鼠婦,提出問題。 帶領組長在室外觀察鼠婦,指出鼠婦即“西瓜蟲”、“潮蟲”。

  對學生發言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問題有選擇的回答,留下有探究意義的問題。

  二、逐步深入,體驗探究的過程 思考回答遺留下的問題,作出各自的假設;

  在討論發言中設計出實驗方案;

  四人一組實驗操作,觀察現象,記錄數據,分組匯報結果;

  討論數據的處理方法;

  處理數據;

  匯報處理結果;

  得出結論。 積極引導學生思考;

  講述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引導提問,將個別學生未想到的實驗方案的細節講清楚,確保實驗的科學嚴謹性;

  糾正錯誤做法,表揚表現好的實驗小組;

  評價結果;

  啟發學生利用好數學工具;

  鼓勵結果不同的學生思考原因;

  評價結論。

  三、鞏固拓展,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 記錄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思考怎樣對待實驗動物。 恰當給出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提醒學生處理實驗動物。

  四、生物因素對生物生活的影響   發言,舉出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其它例子。 舉例說明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活;

  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生活經驗舉例子。

  五、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發言,舉出生物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的例子。 安排學生自學閱讀課本相關的內容;

  鼓勵學生充分利用課外知識舉例子。

  設計思路:

  課前準備:

  教師:全班分組,4人一組分成若干組,帶領各組組長在室外觀察鼠婦,指出鼠婦即“西瓜蟲”、“潮蟲”。準備教具(大托盤、濕土、紙板、透光的塑料板等)

  學生:以組為單位捕捉10只鼠婦,對半放入裝有濕土的兩個黑色瓶中。

  教學過程:

  一、學生發言,引出問題

  師:昨天,同學們捕捉了許多鼠婦放在瓶子里,下面我們首先請幾位同學給我們講講他是怎樣捉到鼠婦的。

  生(女):我在草叢里和墻角落發現它們,用草桿引它們爬上去,然后放進瓶子里,不過鼠婦老是從草桿上掉下去,我費了好大的勁才捉到10只。

  (同學們發出善意的笑聲,好幾位男生同時舉起了手)。

  生(男):我是掀開石塊后找到它們的,然后直接用手把它捉到瓶子里。

  生(女):我們小組的同學把我家的花盤全部挪動了一遍,在花盤底下找到了好多,由于不敢直接用手抓它們,我們想了一個辦法,用紙卷成漏斗狀,然后設法讓鼠婦爬進“漏斗”,把它們從瓶口“漏”到瓶子里去。

  師:看來大家在捕捉鼠婦的時候都動了腦筋,有些同學還想出了很好的方法。那么,同學們在捕捉鼠婦的過程中想到了什么問題呢?

  生:鼠婦生活的地方又陰暗又潮濕,長年累月。這樣,它們受得了嗎?

  師:每種生物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有的習慣在干燥的地方,有的習慣在潮濕的地方,比如說蚯蚓它就長期生活在土壤里面。

  生:鼠婦生活在潮濕的土壤表層,它們吃什么呀?

  師:這個問題真厲害,把老師給問住了,老師回去查查相應的資料,下節課再回答你,好嗎?

  生:好。

  生:鼠婦是不是膽子特別小呀?我小心搬開花盤的時候既沒有碰到它,也還沒有動手捉它,它就四處亂爬。

  師:是啊,搬開石塊或花盤以后鼠婦很快就爬走了,它們為什么爬走呢?是膽子特別小嗎?

  (老師板書——問題:搬開石塊或花盤,鼠婦為什么爬走呢?)

  【問題最好是讓學生自己提出來,學生提出來的自己想知道的問題才有更大的興趣去探究,老師應該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去引 導學生積極思考,提出問題。】

  二、逐步深入,帶領學生進入探究的情境

  (1)作出假設

  (思考一會兒后,好幾位同學舉起了手)

  生:石塊或花盤搬開,對鼠婦來講是一種刺激,它感到危險,知道有人來抓它了,所以就爬走。

  生:因為它們長期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一旦你把石塊或花盤拿開的話,陽光照進來,生活的環境溫度升高,它們不適應,就爬走了。

  生:鼠婦不喜歡光,光對它們來講是一種刺激,光照進來讓鼠婦感覺到不安,所以它們就跑掉了。

  師:那就是說,你認為鼠婦爬走是因為環境變明亮了,或者說,光會影響鼠婦的生活,使它逃離明亮的地方,選擇陰暗的地方。

  師:幾位同學分析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這只是同學們的看法,不一定都正確。因此,我們把這些看法作為這個問題的假設的答案,怎樣驗證誰說得假設對呢?

  生:做實驗。

  師:老師也同意通過做實驗去驗證。但我們課堂上的時間有限,我們先選擇聽起來最合理的第三種假設(環境變明亮使鼠婦爬走)去驗證,時間有多的話,我們再去驗證其余兩種假設。

  (老師板書——假設:鼠婦適于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環境變明亮會使鼠婦爬走。)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鼠婦爬走,學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做出了好幾種猜測,每個人談的都有道理,但學生第一次接觸探究實驗,不知道接下來怎么辦,老師適當做出選擇其一的安排,將學生的注意力先引向具體的探究活動過程。】

  (2)制定和實施探究方案

  師:那么,這個實驗怎么做呢?同學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生:我想應該準備一些干的土壤和濕的土壤,然后設法保證濕的一邊是陰暗的,干的一邊是明亮的,然后把鼠婦放進去,看看哪邊的數量多。

  師:怎么樣才能保證濕的一邊是陰暗的,干的一邊是明亮的呢?

  生:我可以用一個大托盤,干的土壤和濕的土壤放在里面兩邊,然后在托盤相應的一邊蓋上紙板,另一邊蓋上透明塑料板。

  師:看來,這位同學受到了我們桌子上準備的實驗器材的啟發,不過我想問這位同學,不蓋透明塑料板不是也保證了光線明亮嗎?

  生:蓋上可以防止鼠婦爬出來。

  師:同學們對這位同學的實驗方案還有什么意見嗎?

  生:我覺得應該把兩邊的土壤改成都是干的土壤或者都是濕的土壤,不然的話,就說不清楚是土壤的干濕還是光線的明暗使鼠婦爬動。

  師:很好,所以要研究鼠婦爬走是不是和光線變明亮有關,只有在其它的條件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才能看出光線的明暗這一對不一樣的條件對鼠婦有沒有影響。

  師:像這樣的光、水、溫度這些影響生物生活的非生物條件,我們把它們叫做非生物因素。(老師板書——非生物因素:光、水、溫度等)影響生物生活的其它一些生物我們就把它們叫做……

  生:生物因素。

  (老師板書:生物因素)

  師:那么,改成都是干的土壤好呢?還是改成都是濕的土壤好?

  生:改成濕的土壤好。

  師:(進一步追問)為什么呢?

  生:因為我們看到鼠婦一般是在潮濕的地方,在干燥的地方沒有看到,推測鼠婦習慣生活在潮濕的地方,把鼠婦放到濕的土壤中它更容易適應,很快安靜下來,有利于我們觀察鼠婦的活動,避免造成大的實驗誤差。

  生:我想到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剛才推測人掀開石塊這種刺激也可能是鼠婦爬走的原因,把鼠婦放進去對鼠婦來講是一個很強的刺激,它不會四處亂爬嗎?

  師:會。

  生:那怎么計算鼠婦哪邊爬得多呢?

  師:(把問題拋給學生)同學們說說看,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

  生:可以把鼠婦靜置幾分鐘,等它脫離了這種刺激的影響后再開始計數。

  師:大家同意嗎?

  生:同意!

  師:因此,我們要讓鼠婦靜靜地在里面呆上幾分鐘,讓它適應一下實驗裝置的環境,避免由于鼠婦的緊張而造成實驗誤差,這同時提醒我們做實驗時要保持教室里的安靜,以免干擾了鼠婦。

  【七年級(初一)的學生在制訂實驗的方案時,常常考慮不周到。教師以引領者的身份啟發學生思考,完善實驗方案,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長期這樣,學生考慮問題、制訂實驗方案的能力就會獲得提高。】

  師:大家對這個實驗裝置考慮得很嚴密,看來同學們都意識到了要想研究某個條件影響鼠婦的生活就得把其它的條件控制起來,避免它們的干擾。做實驗前,老師還有二個具體的操作問題想問一下大家。實驗第一步,大家就會遇到一個問題,鼠婦怎么樣放進去呢?我們每個實驗小組兩個瓶子里各裝了5只鼠婦,是一起放進托盤的某個地方呢還是分兩部分放到不同的地方?放到哪里比較好?

  生:我覺得一起放在托盤的中央比較好,很容易看出它往哪邊爬。

  師:有其它的意見嗎?

  生:我不同意他的看法。僅僅看出它們往哪邊爬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用具體的在明亮和陰暗中的鼠婦數量來證明鼠婦喜歡哪種環境,而一起放在托盤的中央不方便計數,因為中央區域處于陰暗交接的地方,不好把處于這一區域的鼠婦算作哪一邊的。

  師:那你覺得怎么做好呢?

  生:我覺得應該同時在托盤的兩邊一起放,5只鼠婦放在明亮區域的中央5只鼠婦放在陰暗區域的中央,這樣便于計數。

  師: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嗎?

  生:同意!

  師:好,根據我們的實驗設計,應該是依靠鼠婦安靜下來2、3分鐘后分別呆在明亮的區域和陰暗區域的鼠婦數量來判斷它喜歡哪種環境,但是,有的鼠婦可能適應能力比較差,放進去5分鐘還不能適應這個環境,還在亂爬;還有,你在計數的時候可能會碰到這種情況:有鼠婦爬到明亮的地方,感到不適應,正往回爬但又還沒越過明暗交接的地方,你已經計數了。這二種情況都會帶來誤差,怎么樣解決它們呢?

  生:首先保持周圍的環境安靜,然后等到10只鼠婦不再動的時候才開始計數。

  師:10只鼠婦不再動的時候?

  生:(著急的解釋)我指的是沒有很大的爬來爬去的時候才開始計數。

  師:別的同學有什么想法?

  生:我覺得讓鼠婦安靜幾分鐘后,可以多觀察幾次,每次觀察都作記錄。

  師: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生:可以包含各種情況對實驗的影響,減少誤差。

  師:不錯,能想到這一點真是不容易。好,我們確定下來,將鼠婦靜置的時間是2分鐘,2分鐘之后每隔1分鐘統計一次,共統計10次。一會兒各小組就可以利用捕捉到的鼠婦開始進行實驗研究。實驗的時候注意分工合作并做好實驗記錄。

  【由于科學探究實驗具有很大的嚴謹性,有些實驗設計的細節問題學生確實想不到,這時候需要老師加以提問、引導,將一些需要補充交代的問題講清楚,以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學生分組實驗,在學生做實驗的過程中,注意糾正他們錯誤的做法并對分工合作表現好的實驗小組予以及時表揚。)

  (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如下兩個表格)

  表格一    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下的鼠婦數

  環境 2min 3min 4min 5min 6min 7min 8min 9min 10min 11min

  明亮          

  陰暗          

  環境 1組 2組 3組 4組 5組 6組 7組 8組 9組 10組 11組 12組 13組

  明亮             

  陰暗             

  表格二    不同環境下各小組的鼠婦平均數

  (3)分析結果,得出結論

  師:哪個小組先來匯報一下你們分工的情況以及你們的實驗結果?

  生:(上講臺)我們小組是這樣分工的:甲 同學負責把鼠婦放進去,并蓋好紙板和塑料板;乙同學計時;丙同學統計鼠婦的數量;丁同學負責記錄。我們的實驗結果是這樣的……(在黑板上的第一個表格內記錄實驗數據)。

  師:看上去這一組同學的實驗結果中,每次記錄的數字大都是陰暗處的比明亮處的大,其它小組的情況也是這樣嗎?

  生:是這樣。

  師:10組數據挺多的,有沒有更簡單明確的表示實驗結果的方法呢?

  生:可以運用數學中求平均數的方法。

  師:(進一步追問)具體怎么求?

  生:明亮處的數據加起來除以10,陰暗處的數據加起來除以10。

  師:(啟發提問)這可能會得到小數,怎么處理呢?

  生:四舍五入。

  師:有沒有反對意見?

  (同學們思考了一會兒,有幾位同學急不可耐地舉起了手)

  生:我不同意用四舍五入來處理!因為數學老師講過,應用題要按實際情況處理,這是實際問題,鼠婦超過半只才能算一只,所以應該是小數點后的數字大于0.5才進一位,并且只保留整數。

  師:很好,每個小組計算一下自己的平均值,然后各組給大家匯報一下。

  (各小組依次在黑板上的第二個表格中記錄數據)

  師:看,用平均數表示大家的實驗結果就十分簡單明了。實際上,我們班有13個組,相當于做了12次重復實驗,我們知道,實驗重復的越多,就越容易減少誤差,得到的結果就越可靠。比如說我們扔一枚硬幣,落地時不是正面朝上就是反面朝上,扔一次的結果假如是正面朝上的話,我們并不能得出“扔硬幣落地正面會朝上”的結論,因為大家都知道,多扔幾次就可以得到硬幣正面朝上和正面朝下的結果是一樣多的。那么,我們怎么樣來處理這13組實驗數據呢?

  生:將每一組的平均值加起來再求一次平均數。

  師:很好,這位同學反應很快,說明他理解了處理重復實驗數據的方法,請大家算一下這個平均值。

  (學生計算,匯報)

  師:明亮處的平均值是2,陰暗處的平均值是8,這兩個平均值可以說明鼠婦喜歡陰暗的環境,從而可以得出結論,環境變明亮會影響鼠婦的生活。

  【實驗數據的處理對于七年級(初一)的孩子來講是一個比較難掌握的內容,老師應合理的予以啟發,讓學生充分運用已經學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教學實際情況證明,做到這一點不是很難,而且學生使用了其它學科的知識感覺很有成就感,無形之中讓學生明白了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和互補性,使他們努力學好其它學科。】

  三、鞏固拓展,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

  師:其實不僅是光,在我們完成剛才這個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想到鼠婦的生活也許還會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比如說土壤的潮濕程度以及溫度等等。請大家參照我們課堂上設計的這個探究性實驗的裝置和步驟,設計一個類似的探究實驗,看看鼠婦的生活是否受其它的因素的影響。由于時間的原因,同學們只能下課以后去試一試了。最后提醒大家一下,課后完成自己設計的另一個探究實驗后,鼠婦怎么處理呢?

  生:放回到適合它們生存的自然環境中。

  師:好,我們就要養成這種愛護實驗動物的好習慣。

  四、從非生物因素的影響引申到生物因素的影響

  師:同學們在剛開始上課的時候說過,人掀動石塊或移動花盤會使鼠婦爬走,影響鼠婦的生活,除了人之外,其它的生物當然也可能影響鼠婦的生活,這就是我們提到過的生物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實際上,自然界中這種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例子很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講的就是螳螂對蟬生活的影響和黃雀對螳螂生活的影響,我們知道,這是一種捕食關系,大家還知道哪些生物因素影響生物生活的例子嗎?

  (學生發言舉例子)

  五、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轉而講到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師:大家舉的例子都不錯。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都會影響生物的生活,但是,生物只是被動地受環境的影響,它對環境就不會有一定的影響嗎?請同學們結合課本第10頁圖1-6“土培中的蚯蚓”閱讀相關文字,思考這個問題。

  生:蚯蚓在土壤里鉆來鉆去可以使土壤疏松。

  生:蚯蚓會吃掉落葉和一引起生活垃圾,能清除一些環境污染;蚯蚓的糞便是植物生稱的好肥料;還有,蚯蚓是高蛋白的,營養豐富。

  (同學們“哄”的一聲都笑了)

  師:看來這位同學的課外知識挺豐富的。通過幾位同學的回答,我們知道生物確實會對環境產生影響,但我們可以想到,生物對環境產生影響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它已經適應了這個環境。比如說蚯蚓沒有適應在土壤中生活的話,它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影響土壤的。請大家翻到課本第8頁,觀察節頭情影圖“沙漠中的仙人掌”,這是一個典型的生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學生觀察、思考)

  師:同學們還能舉出一些其它的生物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的例子嗎?

  (學生發言舉例子并討論)

  課后反思:

  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教師在科學學習活動中主要起引導作用,啟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自主探究,這是我們經常提到的一句話。我們都知道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卻常常沒有意識到,有時我們的行為實際上是限制了學生。同樣是上這節課,探究實驗的每一個步驟,我們經常是直接告訴學生,讓學生按部就班來探究,比如:老師不讓學生來提出問題,自己直接給出問題,生怕學生胡思亂想,五花八門的問題讓自己下不了臺(其實老師回答不出問題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坦白說出學生反而覺得你坦誠,更喜歡你,不讓學生提問會扼殺孩子的好奇心和興趣);再比如,在設計探究方案時常常擔心學生丟三拉四而干脆給出實驗的具體步驟,在學生實施探究方案時又擔心學生計時不準,而常常由老師統一計時,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手腳。而這次上課,我放得很開,從提出問題到作出假設,從設計探究方案到實施探究方案,一切都是學生自己思考出來的,我只是起了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在學生漏掉某些重要的注意事項時把需要交代的問題交代清楚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學生們在小組內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積極思考、提問、表達、動手,很好的完成了這個探究活動,并且在實驗后的分析處理數據的過程中也能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表現出很好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探究活動的整個過程中,學生在積極動手、動腦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體驗了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留給他們的課后探究問題也再一次激起學生繼續探究的熱情。

  通過這次教學,我深有體會,在備課過程中,只有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出符合學生年齡思維特點和便于操作的教學方法、實驗方法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

  每次上課,每次都有一些缺憾,反思這堂課也有不足。比如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課前我意識到一節課時間不夠用,卻沒有相應的安排調課換成二節連堂課,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獨立選擇并完成類似的另一個探究實驗。由于本課是本書安排的第一個探究活動,安排學生課堂上完成類似的另一個探究實驗有利于學生鞏固對探究的一般過程的理解,同時,這也是課堂反饋的一個極好形式。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生物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2、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標本,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能力目標:1、學會制作臨時裝片2、進一步熟悉顯微鏡的使用方法3、仔細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情感目標:學生合作完成臨時裝片的...

  • 土壤里的微生物(精選2篇)

    一、教學目標(一)認知目標1.介紹細菌、放線菌和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和生殖方式。2.介紹微生物在自然界里的作用(二)技能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三)情感目標1.通過對微生物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學習,培養理論與實踐相...

  • 生物體由細胞構成(通用3篇)

    教材分析從教材的知識體系上來講,本課前面的內容是使學生從宏觀的水平認識生物界,而從本節內容起是引導學生從微觀水平認識生物的結構。作為初中生,這是第一次從細胞水平學習生物體的結構,也是第一次使用顯微鏡和制作臨時裝片,顯然,...

  •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精選15篇)

    一、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1.了解生物與環境的關系。2.理解(1)生物對環境適應的普遍性、相對性。(2)保護色、警戒色、擬態的概念及實例。3.掌握保護色、警戒色與擬態的區別。...

  •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說課稿(精選2篇)

    一、教材分析: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是生物學七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三節內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論述了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 分享關于禁止生物武器教案的重點和難點(通用2篇)

    一、教學目標1.列舉生物武器的主要種類。2.舉例說出生物武器給人類帶來的威脅。3.形成堅決禁止生物武器、維護世界和平的態度。二、教學重點和難點1.教學重點舉例說出生物武器對人類帶來的威脅。...

  • 只有一個細胞的生物體(精選3篇)

    教學目標:1、說明單細胞生物是依靠一個細胞完成生命活動的。2、舉例說出單細胞生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3、使用顯微鏡觀察草履蟲,進一步強化顯微鏡操作技能。4、認同細胞構成生物體的觀點。...

  •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通用8篇)

    教學目的;1、通過探究實驗,說明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2、了解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3、嘗試設計實驗方案,學會使用不同的方法處理相同的數據。...

  • 《生物是怎樣呼吸的》教學反思(精選2篇)

    關于人體的呼吸,為讓學生感受到呼吸的存在,引起學生的直覺分析,并針對“氣體是如何被吸入人體的”、“呼吸運動是如何進行的”、“肺部是怎么進行氣體交換的”等問題讓學生產生了很多的猜測和假設,并通過模型結合多媒體動畫解決了呼吸...

  • 有關生物教案(精選16篇)

    (一)導入新課:師:你見過小雞的生長過程嗎?你見過一個小小的嬰兒會長大嗎?你見過蝴蝶是怎樣變化來的嗎?你知道一粒種子是怎樣長成植物的嗎?這些都是小小的生命,生命是美妙的,生命是生物所特有的,讓我們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珍愛生命吧...

  • 禁止生物武器 教案(通用3篇)

    疏導引導1.了解生物武器的歷史及危害二戰中,日軍組建的731部隊和100部隊,研制了大量的生物武器,并在中國的領土上使用這些武器,給中國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2.生物武器的威脅和人類的態度(1)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威脅。...

  • 生物教學設計匯編(精選12篇)

    教學目標①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②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④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 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教學設計(精選2篇)

    新一輪課改強調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相互作用的主體,同時也是課程的創造者;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要構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習方...

  • 生物與環境(通用16篇)

    教學目標1、了解種群、群落、植被的概念2、了解天氣和氣候的涵義,氣溫、降水和降水量的概念,季風的涵義和成因3、解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貌對氣候的影響4、生物因素的概念、生物系統的概念、成分和生態平衡、食物鏈和食物網重 點難 點...

  • 生物與環境的相互影響教案(精選5篇)

    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通過探究實驗和測量,說明生物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2)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嘗試搜集和處理數據等多種方法。(3)干濕溫度計,學會測量方法,培養學生處理數據的能力。...

  • 七年級生物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 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伦 |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9 | 老师穿旗袍白丝让我爽翻天AV | 91爱网 | 中国一级大黄大黄大色毛片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宅男软件功能 | 亚洲日韩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久久视频 | 成年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片 | 好男人网官网在线观看2019 |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超碰在线超碰在线 | 皇上从小侵犯双性太子NP高H | 久久久亚洲网站 | 69av在线视频 | 免费视频在线视频观看1 | 啪视频免费 | 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 在线日韩AV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少妇成熟A片无码专区 无码一区免费在线不卡 | 欧美在线天堂 | ofozy99国产| 成人av免费在线看 | 激情文学综合av | 色91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 一区一区三区四区产品动漫 | 无码高潮爽到爆的喷水视频 |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 |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99爱国产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91成年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秘入口A级一区二区 | 韩国三级丰满40少妇高潮 |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 99RE热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 | 一级片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