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精選2篇)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篇1
1、 --概述:1、1設計思路概述:
本節課的內容屬于古生物學的內容。而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古生物是相當陌生的,因此,如果只是通過文字來講解本節課,初一學生很難接受。因此在這節課中我設計運用了一些多媒體教學手段。有猩猩在森林中運動的錄像和關于“露西”的錄像片。這些影像給了學生直觀的感性認識,方便他們理解,也有助于他們進行分析能力的鍛煉。例如:關于“露西”的錄像片中有一個南方古猿直立行走的三維動畫,可以讓學生更明確的知道南方古猿是如何行走的。這就比只用語言簡單的告訴學生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更有說服力。這節課的內容大多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很遠,為了引起初一學生的興趣在講課中適當的加入了一些故事,游戲等學生喜歡的活動。不僅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吸收,而且使學生有了很高的學習積極性。1、2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目標:說出人類起源于森林古猿,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斗爭中逐漸進化來的;對比觀察四種現代類人猿和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概述人類在起源和發展過程中自身形態和使用工等方面的變化。過程和方法目標:參加資料分析和技能訓練等活動,與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認同人類起源與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人類應當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點以及科學是不斷發展的觀點。1、3教學重、難點:概述人類的起源和發展;認識到古人類化石和遺物等對研究人類起源的重要性,認同現代人類是在與自然環境的長期斗爭中進化來的觀點。1、4教學框架:
1、5教學準備及教學環境:組織學習小組和分配學習任務;查閱有關生物進化的觀點、學說、證據;準備關于猩猩在森林中運動和“露西”的錄像片的錄像。指導學生課前搜集有關人類起源和進化以及現代類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狀態的圖片資料。2、教學過程:引入:講述女媧補天的故事,并提出下列問題:人類是這樣產生的嗎?人的祖先又是誰?學習活動:討論上述問題,并得出初步結論:人不是由神創造的,而是進化來的。明確本節學習的主題:人類的發展和進化。設計意圖:通過神話故事引起興趣,明確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問題:人類的起源
學習活動:觀察與思考:
介紹有關生物進化觀點與神創論觀點的爭論:討論:我們應該相信唯心主義的神創論,還是相信唯物主義的進化論。
觀察課本上提供的四種現代類人猿圖:討論:自然界中哪些生物與我們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什么是現代類人猿呢?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播放關于猩猩在森林中運動錄像:討論:現代類人猿與人類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在哪些方面與人有本質的區別?
提供現代地球上人的數量和現代類人猿的數量數據:討論:人類的數量在增加,類人猿的數量卻在減少,這是為什么?作為最高等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現代類人猿與人有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討論現代類人猿的生活方式進一步引起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分析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異同點,進一步體會二者之間的親緣關系,使學生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觀點,使學生樹立唯物主義觀點。問題:環境的變化促使人類的產生。學習活動:資料分析:
設問: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漸進化成人了呢?
提供東非大裂谷形成前后環境的變化情況:討論:森林的減少對森林古猿產生什么影響?為什么在東非大裂谷地帶有很多早期古人類化石?
師生共同得出結論:環境的改變促使人類的產生。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材料學習知識,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問題:古人類起源和進化的歷程學習活動:資料分析:提供關于“露西”的一段錄像。(包括挖掘過程,骨架,行走過程的三維動畫,與現代人類的區別):討論:“露西”的上、下肢之間的區別與她的運動方式有什么關系?得出結論:露西的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因此她可以直立行走。雙手就解放出來了。觀看“東非人”的工具:討論:這些石塊可能用來干什么?說明“東非人”可能具備了什么能力?得出結論:“東非”人已經能制造工具了。
游戲:幾個學生不用語言只用表情姿勢傳達一句話。討論:在勞動中遇到的交流困難要怎么解決呢?人類又會怎樣發展呢?得出結論;人類創造了語言來解決交流的困難。
出示書中人類起源和發展的示意圖:討論:在進化過程中人的變化的順序是怎樣的?得出結論:直立行走--制造簡單工具--制造復雜工具--產生語言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材料學習知識,使學生初步體會內部原因與外在結果之間的密切關系。通過小游戲,從自身體會出發,得到知識,通過多步引導,學生一步一步得到結論,此時將它們串聯起來可以培養學生的總結能力。問題:區分事實和觀點學習活動:技能訓練:閱讀書中的技能訓練,回答書中的5句話中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設計意圖:簡單小結本節內容,并且指出重點,使學生再次對被節內容有一個總體認識,并且意識到重點是什么。3、 教學反思: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生感興趣的,所以上課難度并不大。內容涉及到歷史、地理等學科,有些象綜合課的類型。如果計設不當有可能上得象歷史課或地理課。所以我在--時注意體現生命科學課的特點,緊緊圍繞人的進化這條主線,來設計有關教學活動。例如導入時利用猿與人類的親緣關系很近可能有共同祖先這一點,引出人類起源的課題。進而利用很直觀形象的圖片、生動真實的影片來感動學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組討論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閱讀課本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利用現代多媒體手段,播放有關內容紀錄片讓學生對人類的起源加深理解。在教學活動中還滲透了兩綱教育。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篇2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人在生物界的地位和特征,2、了解從原始靈長類到猿和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3、理解文化發展與人類進化的關系,4、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思維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過程與方法 1、投影圖片和播放影片,學生觀察和思考; 2、教師引導學生自學; 3、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歸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比較人類與類人猿存在的親緣關系和從已發現的古人類化石等方面的事實,讓學生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進化來的,培養學生正確的人類起源觀點。2、通過介紹我們人類同屬于智人種,讓學生知道不同種族的人是同一個大家庭的人,不能有種族歧視和隔離,地球上人人平等。3、通過我國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讓學生知道我國是文明古國。課型 新知識傳授課教學重點 古猿到人的進化教學難點 文化發展與人類進化的關系教學方法 談話 觀察和討論課前準備 以表格等形式給學生一些問題,讓學生對上課內容有一個基本認識教學過程課題導入師:投影現代四種類人猿的圖片,讓學生說出名字。然后問人類為什么與現代類人猿在形態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有這么樣的相似?生思考:略師問:人與類人猿在進化上是怎樣的關系呢?人類是不是同猿進化而來的呢?是怎樣進化的呢?師:投影這節課的主要板書,并介紹這節課要學習的主要內容第4節人類的起源和發展1、 人的特征和在生物界的地位2、 從猿到人3、 文化發展與人類進化 學生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知識點1:人的主要特征師問:人區別于動物有哪些主要特征?投影兩張人和動物的圖片比較生思考分析討論和發言:略師歸納:投影答案 學生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分析討論能力和思維能力知識點2: 人在生物界的地位師問:人在生物界是屬于動物,那么在生物界的分類地位是怎樣的呢?生思考分析討論發言:略師歸納:投影答案 學生能力的培養---觀察能力、分析討論能力和思維能力知識點3:從猿到人師問:達爾文進化理論告訴人們,人與現在地球上生存的其它物種一樣也是由以前的生物進化而來的,那我們人類的祖先是誰呢?生答:猿師明確:是古猿,她是現代猿類和人類的共同祖先。師問:那么古猿又是由什么動物進化而來的呢?投影板書:猿從哪里來?并投影相關的學習單上的內容。(學習單課前已發下去,學習單的內容請附錄于--說明等附頁中)師要求學生:從最早的哺乳動物中去找到祖先。要求閱讀課本p87 頁第三自然小段(引導閱讀:注意年代和生物種類的名稱),兩個同學一組分析討論,并在學習單上填寫上正確答案。生:閱書,分析討論,填寫學習單,發言。師歸納:原始靈長類型---原猴類---人猿類---原始人(古猿),然后由原始人進化成現代的猩猩等類人猿和人。師明確:500萬年前的原始人就是人類的最近的祖先,現在同學們理解了現代類人猿為什么與人類那么相似呢?師:投影圖片--原始人,讓學生觀察后說出生活環境和形態特征(略)投影課本圖11-22 , 介紹人類進化的年代 學生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分析討論能力和思維能力師問:那么原始人是怎樣進化成人的呢?投影板書:從猿到人請看一段影片,人們從中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提幾點觀看要求:注意年代變化,注意進化上的重要特征的變化。生:觀看影片(約十分鐘)師:先投影片子中的幾個簡單小問題,讓學生回答。1、 人類最早進化發生于什么地方?有何證據?2、最早從古猿中進化出來的人類的遠祖叫什么?3、區別于古猿的最大特點是什么?生答:略師問:(投影問題)從猿進化到人大致歷了哪幾個階段?各個階段與前一階段相比,在哪些方面有了明顯的進化特點?提出要求:先閱讀課本88頁及觀察圖11—23,再根據影片中內容,前后四人一組,分析討論上述問題,并把相應的學習單填寫好。投影學習單上相應的內容生:閱書,分析討論,填寫學習單,發言。師歸納:略師問:在人類生物進化過程中,你認為身體哪分的進化最為重要?有何證據?生:思考,分析討論師歸納:腦,頭骨或頭骨化石學生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分析討論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知識4文化發展與人類進化師介紹:文化的概念師問:人類文化的發展和人類進化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呢?請閱書89和90頁,根據學習單上有關提示,四人一組分析討論,找到答案。生:閱書,分析討論,填寫學習單,發言。師歸納:略 學生能力的培養---自學能力、分析討論能力、和合作能力師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和大家在課堂上一起經歷了我們人類進化的歷程,目睹了用高科技模擬的幾百萬年前我們的遠祖的生活情景。我們對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有了一個較深刻的認識。現在我們清楚的知道了我們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而不是神或其它什么創造的。那么現代人是否還在進化呢?未來的人類將變得怎樣呢?在這里,有一點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人類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教學流程
主要知識點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導入課題 投影圖片,從類人猿與 觀察思考人的親緣關系引出人類起源課題
人類的特征 談話 思考發言
人類的分類地位 投影圖片、談話 討論發言
從原始靈長類到猿的進化 投影圖片 引導自學 自學討論發言
從古猿到人進化 播放影片 觀察分組討論 發言
文化發展與人類進化 引導自學 分組討論發言 歸納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一課的教學反思反思一、教學公開課并非一定要精心挑選上課的內容(即選課題)。《人類的起源和發展》是課本上最后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并非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果這節課上得不好,可能象歷史課。由于開課日期的限制,所以選擇這部分內容開課。開始在選這節課題時,心中很擔心這節課的教學很難進行,因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很象一節歷史課,可以由教師把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從頭到尾的描述一遍,其中再展示幾張圖片就可以了。然而從教學的效果看,這節課是成功的。反思二、充分挖掘教的內容,制定出相應的三維教學目標是這節課教學成功的主要原因。在--時充分分考慮三維目標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的教學理念。這節課的教學順序都是安照課本上教學知識點的順序進行設計的。這樣上課老師講起來很順暢,象講上歷史課似的。但這樣是以老師講為主了,忽視學生的活動了。我在這節課中設計了以下一些學生活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討論能力,合作能力。其中比較突出培養觀察能力。從開始用圖片觀察導入課題,到觀察影片,然后針對課本有關內知識點提出有關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討論和小組合作能力。其中影片非常精彩,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大,這大大激發了學生對人類起和發展有關知識的求知欲望。可以說影片的觀察在本節課的教學中起到了重要畫龍點睛的作用。另外針對課本知識點難易程度和相關圖片,有兩個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自學,然后分析討論,回答解決有關問題。例如學習到從猿到人的進化時,閱讀課本88頁這一段,并觀察圖11-23,分析討論,回答人類從犯規到人的進化經歷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在進化上有哪些主要特點?學生活動的效果非常好,都能很好的解答以上的問題。從教學次果看,這節的教學很好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三維目標。反思二、課前可以作適當的準備,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課前提早一天發給學生一張學習單,根據課本主要內容,列出了涉及這節課的幾個簡單問題,有的以問題形式,較難折知識點以填空形式和表格形式,以降低難度。在七個平行教學班中試上過兩個平行班不用這張學習單教學,而是直接在課上提出相應問題,教學效果不理想。有了這張工作單后,大部分學生在課前已對這些問題有了思考,或者在上課分析分析討論時,問題明確,教學效果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