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學設計(精選2篇)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學設計 篇1
課題 第三章、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第一節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教學目標
1. 1.通過觀察水循環的動畫,從整體感知自然界的水循環,學生嘗試總結,歸納。
2. 通過分析數據,說出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
3. 結合圖片和資料分析,說出水對植物分布的影響,對學生進行水資源保護教育。
過程與方法 指導,交流,引導,設疑評價,鼓勵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認同進行水資源保護教育
重點 嘗試解讀數據的方法,分析問題。說明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水對植物分部的影響。
難點 嘗試解讀數據的方法,分析問題。說明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水對植物分部的影響。
教學策略 教法選擇 啟發學生,引導,幫助學生分組
學法引導 觀察討論歸納。小組討論匯報方案,聯系生活實際。
教具媒體組合應用 (1)水循環的動畫課件。
(2)圖片及數據資料。
(3)干的小麥種子是否含水的實驗裝置。
課程資源開發利用 學生課前準備:
(1)完整的活的植株體,或植株體的各個器官。
(2)相關的圖片資料及數據資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學習內容
1、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方案一:觀察動畫課件,在此基礎上小組討論,歸納生物圈中的水循環。
方案二:從唐朝大詩人的著名詩句中探究生物圈的水循環,并建議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 展示動畫課件,指導學生觀察,并進行適當的啟發和引導
創設問題的情境,引入由唐朝大詩人的著名詩句,啟發引導,分析。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大膽質疑。
1、 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
a) 植物體內含有水
b) 水對綠色植物生活的作用: 方案一:
觀察各小組自帶實驗材料,探究得出植物體的各個器官都含有水,即植物體內含有水。
小組討論設計干種子中是否含水的實驗,匯報方案。
方案二:
數據資料,討論說明水是植物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聯系生活實際,討論交流,舉例說明。 指導觀察
傾聽
演示實驗
出示數據
指導數據分析。
分析
2、 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方案一:
各小組的資料分析,討論,典型匯報。
方案二:
小組討論,分析圖片資料 實物投影展示典型小組的匯報資料。
實物投影展示圖片資料,
引導分析。
3、 技能訓練:
解讀實驗數據 方案一:
小組合作完成,組間交流。
方案二:
個人獨立完成,組內交流。 巡視,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設計:
1.創設情境導入:
教師播放悠揚的音樂,同時誦讀唐朝大詩人的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啟發學生想象,提問“自然界的水從哪來的?去向如何?奔流到海就真的不復回了嗎?”學生通過討論,分析,并通過已有的生活經驗,對詩句大膽質疑,得出結論。教師播放生物圈中水循環的動畫,指導,通過討論,歸納出生物圈中水循環圖解。學生從整體感知生物圈的水循環,同時為本章的學習打下基礎。
2.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
教師提問:植物的生活如果要離開了水,將產生什么結果?啟發學生想象。學生據已有經驗得出結論,既然植物的生活需要水,那么它的體內會有相當的水,同時水對它們的生活也會產生一定的作用。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自帶的實驗材料,學生從感性上認識到植物體內含有水,再用數據資料說明,學生生活經驗交流,使學生從理性上認識到水對植物生活的重要作用。教師問:“種子是植物體的繁殖器官,曬干的種子中是否含有水分?”同學討論,設計實驗,教師演示實驗。進一步加深對水是植物體中重要組成部分的理解
3.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同學通過圖片資料,結合地理知識,談一談水對植物的分布是否有影響?小組討論得出水對植物的分布會有影響。教師引導典型小組進行闡述和說明,然后教師出示課前查找的資料,進一步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在引導的過程中教師問“水影響植物的分布,那么水是不是影響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教師出示同一座山山頂,山底均有植物分布的圖片,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分析,進而明確:水不是影響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還有陽光、溫度等。在此 過程中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分析資料的能力。
4.解讀實驗數據:
參照教材p109頁技能訓練,出示提綱:
1、小麥的生長經歷幾個時期?
2、每個時期的須水量分別是多少?
3、哪個時期平均每天的須水量最大?
4、須水量與發育時期的關系怎樣?
5、計算每時期的每天須水量,并畫直方圖。
教師組織小組內的分工合作,然后小組間交流,最后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優秀圖例。以便達到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5.研究性作業: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理解生物圈中的水是循環流動的,那么自然界中的水的資源是否用之不盡?我們如何合理利用水資源?如何保護水資源?各小組寫一篇報告,優秀的報告我們通過壁報展示。
教學后記:
《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教學設計 篇2
【新課導入】水在海洋、大氣和陸地之間循環流轉,不舍晝夜。它進入一粒粒種子,使大地上出現點點新綠;流入片片農田,使農民臉上流露出對豐收的期盼。水是生命之源。
探究實驗:植物體內是否含有水分?
① 請你利用生活經驗想個簡單的辦法來證明你手中的植物器器官內含有水分。
② 根據實驗你能得出什么結論?
【學習目標】:
1、說明植物的生活離不開水的原因;(重點)
2、舉例說明水對植物分布的影響;(重點)
3、學會分析處理數據。(難點)
4、增強珍惜生物圈中水資源的意識。
【基礎知識】:
學法指導:根據學習目標認真閱讀教材p107—108頁,做好圈畫勾點,完成基礎知識。
請同學們在座位上安靜完成獨學,完成后每組再到黑板前進行對群學,同時每一組要有同學迅速在黑板上板書相應內容,通過知識點的歸納掌握本節課基礎內容。
1、植物的生活為什么需要水?
2、水影響植物的分布:
【專題提升】
知識遷移拓展:
1、水是影響植物分布的唯一因素嗎?
2、生活小常識:把鹽撒在切好的苦瓜上,為什么過會就會有水出來?
典例剖析:x、y、z是三個相鄰的植物細胞,已知z細胞液濃度>y細胞液的濃度>x細胞液的濃度。下列各圖中能正確表示三者吸失水關系的是( )
技能訓練 解讀實驗數據
3、下表是某地小麥在不同時期需水量的測量數據和數據轉換成的直方圖,請分析數據回答問題:
發育期
天數
需水總量
(米3/公頃)
每天需水量(米3/公頃)
返青期
29
635
拔節期
23
876
抽穗期
20
956
灌漿期
31
1192
米3/公頃 需水總量
初一生物導學案1200 1192
初一生物導學案初一生物導學案1100
初一生物導學案1000 956
初一生物導學案初一生物導學案900 876
初一生物導學案初一生物導學案800
初一生物導學案700 635
初一生物導學案初一生物導學案初一生物導學案初一生物導學案600
返青期 拔節期 抽穗期 灌漿期
請分析:1、小麥的需水量與發育時期的關系是怎樣的?
2、哪個時期平均每天需水量最大?
3、計算表中各個時期每天的需水量,并以直方圖的形式表達出來。
【整理與評價】
1、請將以上內容補充好,如果還有問題請問同學或老師。
2、反思自己這節課的表現:
a 學習狀態 ( )①很認真,自我表揚 ( )②還可以 ( )③還要加油!
b 參與程度 ①展示了_____次 ②質疑、補充了_____次 ③板書了_____次
【當堂反饋】
雙基訓練:
1.下列關于水對植物體的重要作用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水是組成植物細胞的重要成分 b. 水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水是植物的重要能源物質 d. 水是溶解植物需要的無機鹽的重要溶劑
2.小麥抽穗、灌漿時期所需要的水量,大大超過了種子萌發、幼苗生長時期所需要的水量,因此,在灌溉時要考慮到( )。
a. 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 b. 不同植物的灌溉方法不同
c. 同一植物不同生長時期的需水量不同 d. 同一植物不同生長時期的灌溉方法不同
3.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這說明植物生長需要( )
a. 水和無機鹽 b. 有機物 c. 維生素 d. 適宜的溫度
4.成熟的植物細胞含有一定水分,才能維持膨脹狀態,才能使植株 ,葉片 ,有利于_________作用。
5.農業上施肥和澆水相結合比在干燥的土壤中施肥效果好的原因是,根只能吸收溶解在______中的無機鹽。
情感升華:
6、每一個小組設計一張愛水、節水、護水的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