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生活 數學
1·1 生活 數學 常州市正衡初級中學 陳小利教學目標1. 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圖形、數字的觀察、思考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2. 樂于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字、圖形信息,了解數學是我們表達和交流的工具。此外,在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見解,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3.嘗試列舉生活中的數學的例子,并能應用個案(編學號)體會數學在人們生活中的獨特作用——表達的工具。 教學過程: 同學們,在廣闊的田野,繁華的都市,到處都有我們常見的圖形和數字,生活中許多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和發現,生活更為我們數學增添了無限的素材。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數學無處不在。(簡單介紹華羅庚生平,章頭圖中有關基因圖、宇宙速度的知識。)(5分鐘) 活動一:生活中的數字教師設計學生活動時間分配1、展示車票,從車票中提供的信息,感受數字與生活的聯系及其發揮作用。不同內容中的數據表示不同的含義,體會數字的價值及表達的含義。感受一張車票中的數據及其作用,并對汽車票的設計的合理性進行交流。52、展示一組身份證號碼讓學生觀察身份證號的異同,了解身份證號中數字所表示含義。感受數字表示不同的意義。53、讓學生舉例生活中還有哪些數字與我們密切相關。感受數據來自于生活,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列舉生活中存在的數據。2 生活中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數字的無窮魅力,還可以看到豐富多彩的圖形。活動二:生活中的圖形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時間分配1、呈現兩幅畫面:初步感受兩幅畫面中所包含的圖形。。找出兩幅畫面中熟悉的圖形。22、啟發學生尋找身邊的圖形(如課桌、黑板、鐘面等) 由遠景(四幅圖片)到實物,從身邊的圖形獲取真實感受。在教室內和窗外校園尋找熟悉圖形。23、出示自行車圖片,讓學生思考車輪為什么是圓的?如果車輪不是圓的,你騎車會有什么感受? 思考并討論車輪為什么是園的54、展示奧運會會題圖案,引導學生觀察會題的組成及五環表達的含義。感受圖形和圖形間的位置關系,體會圖形及位置所表達的含義。觀察會題由五個圓組成,且環環相扣(位置關系),并通過小組交流五環的象征意義。6活動三:生活與數學教師設計學生活動時間分配1、 估計一棵大樹有多粗?(1)圖中有多少個小朋友?(2)伸開雙臂,估計兩手間的距離有多長?看圖討論并思考62、某次班級活動需要買水果,如果你是負責的同學,你打算怎么辦?從不同角度思考6思考 感悟通過今天這節數學課,你有什么感受?使學生能覺得:生活與數學密不可分,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好數學能更好地服務生活等。 作業:學校打算把16米長的籬笆圍成長方形形狀的生物園來飼養小兔,怎樣圍可使小兔的活動范圍較大?(可以引導學生利用細軟的銅絲或16根火柴棒圍出一個長方形。計算該長方形的面積看誰圍成的長方形面積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