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②(通用2篇)
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② 篇1
教學目標:1、 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2、 掌握在指定數集內解一元一次不等式;3、 重點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簡單運用。教學過程:一、 復習練習:1、 提問:什么叫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驟是什么?2、 解下列不等式(學生板演):① 3(x-2)-4(1-x)>4② 3- > +1 ③ - ≤ -1④ +1> 3、提問:最小的整數是 ,最大的負整數是 ,最小的非負整數是 。 最小的自然數是 ,絕對值最小的整數,小于5的非負整數是 。二、 新課探究:例1、 解不等式,并把他們的解集在數軸上表示出來;< 若把本題改為求不等式的負整數解呢?學生練習:求下列不等式的負整數解;① ② ③ 求不等式 的負整數解。三、 能力拓展:例2、 已知關于x的方程 = 的解是負數,求字母 的取值范圍;例3、 已知不等式 的最小整數解為方程 的解,求代數式 的值。四、 延伸與提高:例4、 某次“人與自然”的知識竟賽中共有20道題。每答對一題得10分,答錯了或不答扣5分,至少要答對多少題其得分不少于80分?學生練習:一個工程隊原定在10天內至少挖掘600m3的土方,在前兩天共完成120 m3后,又要求提前2天完成任務,問以后幾天內平均每天要挖多少土方?五、課時作業 手冊p72 a 組、b組。
8.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② 篇2
在講完不等式的性質后,我們根據學生情況安排三個課時學習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我們的設想是:第一課時:在簡單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類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學習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注意其中的區別與聯系(即類比思想),學會用數軸直觀的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數形結合思想);第二課時:熟練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第三課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通過簡單的類比解方程,學生很快掌握了解不等式的方法,而且對比起方程,不等式題目的形式較簡單,計算量不大,所以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動筆解答。
但是巡堂時發現出現以下問題:
一、由于沒有結合不等式的性質,認真分析解方程與解不等式的區別:在兩邊同時乘以或者除以負數時,不等號忘記改變方向。
二、過去遺留的問題:
1 去括號的問題
2 去分母的問題
3 系數化1的問題
三、未知數系數含字母,沒有分類討論
解決方案:1、在課堂巡堂時,檢查每個學生的練習,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2、發揮學生的力量,開展“生幫生”的活動
3、課余對還未掌握的學生進行課后個別輔導
4、安排“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小測,及時查缺補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