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條形圖與扇形圖(精選2篇)
12.1.1 條形圖與扇形圖 篇1
【教學目標】一、教學知識點1.認識條形圖與扇形圖。2.掌握相關概念。3.理解比較條形圖與扇形圖的優特點。4.學會如何從圖表中獲取信息。二、能力訓練要求1.通過觀察、思考等活動,提高合理思維、推理能力。2.通過比較、概括、提高歸納總結能力。三、情感與價值要求1.積極參加活動,對數學產生好奇心與求知數。2.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點】1.認識、掌握條形圖與扇形圖以及相關概念。2.歸納總結條形圖與扇形圖的優特點。【教學難點】歸納總結圖表特點【教學過程】
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1.展示生活中的污染現象及污染引起的危害2.引入新課,根據圖中給出數據列表3.得到頻數頻率的概念4.分析、總結出條形圖與扇形圖的各自特點變式練習、應用條形圖與扇形圖給出的條件、探索結果1.學生通過變式練習進一步理解條形圖與扇形圖的性質。2.探索兩種統計圖之間的關系1.認識條形圖與扇形圖2.理解比較條形圖與扇形圖的優特點3.能從兩種不同的圖形中獲取信息,并利用所獲得的信息解決問題在制作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需要注意總是觀察條形圖與扇形圖得出結果
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展示生活中出現的統計圖表
課堂小結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景 引入課題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條形圖及扇形圖的課件學生觀看課件生活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從中感受到統計圖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做鋪墊。二、師生互動 學習新知展示現實生活中污染現象及污染帶來的嚴重后果,引出問題。頻數:落在不同小組中的數據個數為該組的頻數。頻率:頻數與數據總數的比為頻率。頻率反映了各組頻數的大小在總數中所占的份量,頻率×100%就是百分比。我們再來看看各組中的頻數、百分比情況如何?這種表格能準確體現各個級別中的城市個數,頻率以及百分比。我們能不能尋求一種更形象、更直觀、更便于比較數據之間的差別或大小的表示方法呢?按空氣質量級別對這31個數據分組,寫出每組的城市個數,為防止重數或漏數可以按一定順序用紙遮住,一邊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數,我們采用劃“正”字為記。分別由幾個同學相互小動作,共同完成,記錄如表:
級別
劃記
城市個數
一級
一
1
二級
正
8
三級
正正正
19
四級
2
五級
一
1
合計
31
31頻數、頻率、百分比定義比及題意列表(分組進行)精確到0.001
級別
劃記
頻
數
頻率
百分比
一級
一
1
0.032
3.2%
二級
正
8
0.258
25.8%
三級正正正
19
0.613
61.3%
四級
2
0.065
6.5%
五級
一
1
0.032
3.2%
合計
31
31
1
100%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存在,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教會學生去觀察生活,領悟生活中的數學因素。學生通過選用科學便捷的方法,明確在實際操作中有許多問題看似簡單,但很容易出錯,科學便捷的做法尤是重要。學生通過分組計算,進一步理解頻數、頻率、百分比的概念及應用。
電腦顯示條形統計圖:
2016128 4 一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級別 如上圖,我們在直角坐標系中,橫半軸表示空氣質量級別,縱半軸表示落在不同級別中以數據個數即頻數,為能清楚地看出各空氣質量級別的城市個數在城市總數中所 占的百分比,可以用類似于切 蛋糕的方法。
這就是扇形統計圖到此我們已經了解了條形圖與扇形圖,現在我們看看它們在描述數據方面各有什么優特點。能表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目:
條形統計圖能表示各部分在總體中各具的百分率
扇形統計圖根據表12.1-1、圖12.1-1和圖12.1-2回答問題。⑴空氣質量為一級的有 個城市,占百分之 。⑵空氣質量為三級至五級的城市占百分之 ,這個數據說明什么?同學們在一起研究討論,歸納總結。條形圖:①能夠顯示每組中的具體數據。②易于比較數據間的差別。扇形圖:①用扇形的面積表示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②易于顯示每組數據相對于總數的大小。從表格及統計圖上明確形象直觀地看出信息,并由此激發思想,提高認識,初步利用有關數據解決問題。教學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從自己的討論中得出結論。
填上標題表示頻數條形之間是分開的計算各個部分圓心角度數填寫百分比填寫名稱填上標題在制作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需要注意哪些問題。表示類別學生觀察理解三、思考練習育新學校八(5)班參加興趣小組,人數統計圖如下圖:1)該班共有多少人參加?2)哪小組人最多?哪小組人少?3)哪小組占總人數的百分比最多?
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學生對二種統計圖的理解。
小雪家下個月的開支預算如下圖所示,如果用于教育上的支出是330元,請估計她家下個月的總支出,并估計各項開支的大致金額.其他24%教育22%31%食物衣物
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小明所在小組的同學與一家玩具生產廠家聯系,給該廠組裝玩具,該廠同意他們組裝240 套玩具.這些玩具分為a、b、c三種型號,它們的數量比例以及每人每小時組裝各種型號玩具的數量如下圖所示:a型55%b型c型25%
套/小時82a-2a a b c 項目培養學生逆向思維能力。
若每人組裝同一種型號玩具的速度都相同 ,根據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填空:(1)從上述統計圖可知,a、b、c型玩具各有 、 、 套. (2)若每人組裝a型玩具16套與組裝c型玩具12套所花的時間相同,那么a的值為 ,每人每小時組裝c型玩具 套.四、課堂小結讓學生談談這節課的主要內容。1.認識條形圖與扇形圖。2.掌握相關概念。3.理解比較條形圖與扇形圖的優特點。4.學會如何從圖象中獲取信息,利用所獲得信息解決實際問題。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充分的扮演“學習的小主人”角色,教師在其中給予鼓勵、表揚。五、課外作業p57 練習p64 習題12.1
12.1.1 條形圖與扇形圖 篇2
一、教學任務分析
數
學
目
標
知識技能結合實際領會頻數、頻率概念并能統計頻數、計算頻率;理解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并能從中獲取有用的信息。
數學思考經歷用條形圖和扇形圖描述數據的過程,感受條形圖、扇形圖描述數據時的直觀性,形成對條形圖、扇形圖特點和用途的認識。
情感態度經歷對條形圖、扇形圖描述數據的學習和分析,體會統計數學思想方法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利用,同時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充分交流、相互合作的學習態度。
解決問題 通過對條形圖、扇形圖描述數據過程的研究,認識兩種統計圖的特征,能進行簡單的統計應用;結合統計圖表獲取信息,提出問題,作出預測判斷,從而解決問題。
重 點 用條形圖、扇形圖描述數據的過程,利用不同的統計圖獲得相關信息。
難 點 條形圖、扇形圖描述數據的各自特征,結合信息提出問題。二、教學流程安排
活動流程圖
活動內容和目的活動1 結合學生年齡 制成圖形 揭示課題活動2 現場統計喜歡各種顏色人數 學習頻數、頻率概念 活動3 學習例題 逐步探究出條形圖、扇形圖的特點活動4 習題訓練 促進提高活動5 教學反思 課堂小結活動6 設置疑問 布置作業通過利用對學生各自的年齡統計,制成條形圖、扇形圖,引入課題。通過對學生喜愛各種顏色人數的統計,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感知頻數、頻率兩難概念,淡化概念的嚴格定義,有助于學生的理解、運用。利用教材精選的例題,設計一系列學生共同參與,互相合作的學習活動,提出了若干個不同要求的情景問題,讓學生在進行活動與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探究出條形圖與扇形圖各自特點,加深對兩種統計圖的進一步認識。通過習題訓練,鞏固新學知識,拓展思維,結合圖表信息提出問題,學會清晰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大膽課后反思,以學論教,歸納總結。通過課外作業,擴大視野,自查知識掌握情況,培養課后自主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三、教學過程設計
問 題 與 情 境
師 生 行 為
設 計 意 圖[活動1]1、統計各年齡人數(各年齡由一學生統計)2、教師制成條形圖、扇形圖,引入課題[活動2]1、在紅、白、黃、藍、黑五種顏色中,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種?(教師統計成表格形式)
喜歡的顏色
人 數
紅
白
黃
藍
黑2、結合統計信息,教學頻數、頻率概念試問:結合表格信息,你還能再說出一些頻數,算出它的頻率嗎?2、出示情景2(射擊),說出其中的一些頻數、頻率。、從教師講解、學生練習中悟出:頻率=頻數/數據總數(×100%) 教師提問統計各年齡人數要求,學生自報年齡并統計也結果,教師結合數據制成統計條形圖、扇形圖。本次活動教師重點關注:學生對條形圖、扇形圖的初步感知。 回答教師設置的問題,教師引出頻數、頻率概念。結合情景,學生再次感知概念。積極討論,正確表達。本次教師重點關注:1、頻數、頻率概念的自然引入。2、學生對兩難概念的正確感知。3、注意學生的語言表達。利用學生的實際年齡、自身喜歡的顏色,引入課題、學習新知,極易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欲望。利用有趣的射擊情境,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頻數、頻率概念的先教,有助于分散教學難點。[活動3]1、例題學習:觀察地圖中給出了XX年1月1日我國大陸地區31個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媒體展示)a、問題:1)31個城市中,空氣質量為一級、二級……,五級城市各有多少個?2)各占百分之幾?b、引導思考:針對這兩個問題,聰明的同學你會怎樣去解決呢?是不是從地圖中數出一級城市個數,回答一級,再去數出一級城市個數,回答一級?結合我們所學知識哪個同學有更科學合理的好方法?(引導說出用表格統計數據)c、學生合作完成表格填寫(課前準備好),根據表格信息,解決例題問題
2、設置問題引出統計圖,感知各自的特點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樣的統計圖來描述空氣質量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五級的城市的個數呢?為什么?2)媒體展示空氣質量級別的城市個數條形統計圖(展示中包含作圖步驟與方法);
3)讀圖:空氣質量為一級的有 個城市?哪一級空氣質量頻數最大?空氣質量為一級的多還是為四級的多?4)你能發現用條形圖來描述每一級別中城市個數的優勢嗎?說說你的看法?5)問引出扇形圖(從上面的條形圖中,能看出空氣質量為三級的占百分之幾嗎?那能利用什么統計圖來進行描述呢?)
6)讀圖 :空氣質量為三級至五級的城市占百分之幾?這個數據說明什么?(幫助樹立環保意識)7)你又能發現扇形統計圖在描述數據上與條形圖有什么不同嗎?也說說你的看法。3、比較探究條形圖、扇形圖各自的特點①平行展示兩統計圖,學生結合教師設計的小問題,相互交流討論;②試探究其各自特點;③歸納、展示兩圖形特點。教師出示例題及問題,學生積極思考,合作完成數據表格統計的填寫。通過學生思考教師問題,逐步認識到條形圖及扇形圖對數據描述的重要性、優越性。學生讀圖獲取統計圖中正確的、有用的信息。結合問題,學生交流討論、積極思考,探究條形圖與扇形圖各自的特點。本次活動教師重點關注:1、學生能否正確地利用表格整理數據并正確填寫。2、教師引導上應及時、有效,讓學生沿著清晰的思路解決問題。3、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討論、交流,能比較準確地探究出條形圖和扇形圖各自的特點。4、注意對學生進行科學導行教育(環保意識)。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與引導,學生能逐步認識到條形圖與扇形圖對數據描述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統計意識。通過平行展示,設置問題引導思考,有助于學生探究統計圖各自的特點。[活動4]1、習題(1)問題:觀察此圖形,你能從中獲得哪些信息?如果你是這家店的老板,你會怎么做?2、習題(2)問題:從這兩個統計圖中,你還能發現哪些信息?根據你發現的信息提出一個問題。[活動5]1、從這節課上,你有什么收獲?2、調查課堂教學學生的滿意程度?結合反饋信息,制成統計圖。[活動6]例題中空氣質量除了按一級、二級……、五級的質量級別分組,還能利用別的方法進行分組嗎?試完成p57練習,那將使你這節課的知識掌握更深一步哦!學生獨立思考、回答,教師適當指導、鼓勵、教育。本次活動教師重點關注:1、學生獲得的信息是否準確。2、對學生創新的回答給予肯定。學生大膽發言、教師用心傾聽、及時反思。課外作業獨立思考完成。鞏固所學知識,開放性習題的設計與練習有助于開拓學生思維,防止思維定勢。習題(2)設計另一目的,通過習題思考,反思自身不良表現,進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了學生自查知識掌握情況以及培養課后自主探究學習的良好習慣。四、教學反思學生的學習應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重視學生差異,不能把一堂課作為教育的終極目的和結果,更主要的是注意興趣與方法的引導。………………………………………………(以下反思授課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