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條形圖與扇形圖
【教學目標】一、教學知識點1.認識條形圖與扇形圖。2.掌握相關概念。3.理解比較條形圖與扇形圖的優特點。4.學會如何從圖表中獲取信息。二、能力訓練要求1.通過觀察、思考等活動,提高合理思維、推理能力。2.通過比較、概括、提高歸納總結能力。三、情感與價值要求1.積極參加活動,對數學產生好奇心與求知數。2.培養實事求是的態度以及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點】1.認識、掌握條形圖與扇形圖以及相關概念。2.歸納總結條形圖與扇形圖的優特點。【教學難點】歸納總結圖表特點【教學過程】師生互動,學習新知
1.展示生活中的污染現象及污染引起的危害2.引入新課,根據圖中給出數據列表3.得到頻數頻率的概念4.分析、總結出條形圖與扇形圖的各自特點變式練習、應用條形圖與扇形圖給出的條件、探索結果1.學生通過變式練習進一步理解條形圖與扇形圖的性質。2.探索兩種統計圖之間的關系1.認識條形圖與扇形圖2.理解比較條形圖與扇形圖的優特點3.能從兩種不同的圖形中獲取信息,并利用所獲得的信息解決問題在制作條形統計圖與扇形統計圖,需要注意總是觀察條形圖與扇形圖得出結果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展示生活中出現的統計圖表課堂小結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創設情景 引入課題展示生活中常見的條形圖及扇形圖的課件學生觀看課件生活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從中感受到統計圖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做鋪墊。二、師生互動 學習新知展示現實生活中污染現象及污染帶來的嚴重后果,引出問題。頻數:落在不同小組中的數據個數為該組的頻數。頻率:頻數與數據總數的比為頻率。頻率反映了各組頻數的大小在總數中所占的份量,頻率×100%就是百分比。我們再來看看各組中的頻數、百分比情況如何?這種表格能準確體現各個級別中的城市個數,頻率以及百分比。我們能不能尋求一種更形象、更直觀、更便于比較數據之間的差別或大小的表示方法呢?按空氣質量級別對這31個數據分組,寫出每組的城市個數,為防止重數或漏數可以按一定順序用紙遮住,一邊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數,我們采用劃“正”字為記。分別由幾個同學相互小動作,共同完成,記錄如表:
級別
劃記
城市個數
一級
一
1
二級
正
8
三級
正正正
19
四級
2
五級
一
1
合計
31
31頻數、頻率、百分比定義比及題意列表(分組進行)精確到0.001
級別
劃記
頻
數
頻率
百分比
一級
一
1
0.032
3.2%
二級
正
8
0.258
25.8%
三級正正正
19
0.613
61.3%
四級
2
0.065
6.5%
五級
一
1
0.032
3.2%
合計
31
31
1
100%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存在,培養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教會學生去觀察生活,領悟生活中的數學因素。學生通過選用科學便捷的方法,明確在實際操作中有許多問題看似簡單,但很容易出錯,科學便捷的做法尤是重要。學生通過分組計算,進一步理解頻數、頻率、百分比的概念及應用。
電腦顯示條形統計圖:
2016128 4 一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五級 級別 如上圖,我們在直角坐標系中,橫半軸表示空氣質量級別,縱半軸表示落在不同級別中以數據個數即頻數,為能清楚地看出各空氣質量級別的城市個數在城市總數中所 占的百分比,可以用類似于切 蛋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