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的際遇·綜合能力測試
(一)才進(jìn)校門,高年級的同學(xué)就帶我們參觀北大圖書館。當(dāng)時,好像還看了一個介紹圖書館的紀(jì)錄片。入學(xué)之初那句頗為雄壯的誓言——“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在圖書館大樓的映襯下驟然顯得蒼白無力。我緊閉著嘴,心頭涌起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400多萬冊圖書!實(shí)在難以想像。而其中我所讀過的,大概連這個數(shù)目的最小零頭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憶起了1983年在青島過夏令營時發(fā)生的一件事情:記得那時燈已熄了,我們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隨意聊著天兒。我和領(lǐng)隊的那個女老師正說得津津有味,我上鋪的女孩卻忽然哭了起來。我們驚訝地問她怎么了,她嗚咽著答道:“你們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都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師的談話早忘得一干二凈了,可那女孩子的嗚咽反倒長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當(dāng)我隨著面孔尚未記熟的新同學(xué)一起走出圖書館的時候,我似乎剛剛理解了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抽泣的女孩……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頗( ) 嗚咽( )2.結(jié)合文意解釋詞語。清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分析“我不僅為北大感到驕傲,也要讓北大為我感到自豪”前后的破折號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緊閉著嘴,心頭涌起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一句后面的冒號的作用是什么?“近乎”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請用原文說明“我”的一種近乎絕望的感覺具體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400萬冊圖書!”中,感嘆號改成逗號好不好?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對“在青島過夏令營時發(fā)生的一件事情”從記敘順序上來說采用的是什么順序?作者寫這件事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而其中我所讀過的,大概連這個數(shù)目的最小零頭都不到吧!”中的“最小”能否去掉?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作者為什么說“走出圖書館的時候,我似乎剛剛理解了那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抽泣的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如果不讀下文,你能通過這一段的敘述推想出作者接下來會怎么樣做嗎?請試著說出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①以往的歲月里,我曾經(jīng)向好幾位書法大師求過墨寶。每次,當(dāng)宣紙鋪開,筆墨調(diào)勻,大師問我要什么字時,我總是說,我喜歡“靜水流深”的意味;每當(dāng)這時,大師們總會歇下竹管,良久不語。這份靜默,讓我隱約感到了一種深度。然而,不知為什么,每次大師們留下的,都不是“靜水流深”這四個字。我多少有些遺憾,卻沒有深想。②直到前不久,我向一位同齡朋友再次討求這四個字時,他才坦誠地說:我不敢寫這四個字。③這讓我著實(shí)吃了一驚。④中國的書法,博大精深。朋友說,但凡弄墨之人,對漢字都懷著一種深深的敬畏。一般說來,有多深的功夫,多深的悟性,才敢寫多(shēn ào)的字。而“靜水流深”一句,初覺陌生,可凝神細(xì)想,心底,便覺有一種涌動,是什么呢?一時難以琢磨透徹,又怎么能輕易落筆呢?⑤落拓不羈的那些年,生命渴望被一句格言警醒,一句真正從我的血脈心魄里流淌出的叮囑,于是我開始尋找。那一年,我從海上(piāo bó)歸來,經(jīng)了一夜的水路,清晨走上甲板,驀然一驚:那是怎樣闊大無邊的靜啊,全然不見了想像中的驚濤狂瀾……⑥靜,讓水煥發(fā)出了生命原初的博大與深邃;靜,讓我感受到家鄉(xiāng)大平原那安詳坦蕩的呼吸……⑦靜水流深。⑧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深刻地感知到了什么是生命中的際遇與契合,我心底的泉眼涌出了這一句生命禪。⑨朋友不禁也被我的“凡人格言”所觸動:是啊,“靜水流深”這四個字,字面很是寧靜,絕沒有伸胳膊蹬腿的張狂,排列在一起規(guī)矩自然,不顯山不露水不虛張聲勢。即便有大家風(fēng)范,遇上這樣的字也不敢輕易揮毫。有道是:一枝竹管安天下,錦繡心機(jī)卷里藏啊!⑩我感動于朋友的會心。我想起了一位詩人的一段獨(dú)白:……左手研墨,右手卷一冊漢簡來讀。讀至心通了,墨濃了,蘸好了筆,這時面對著那張白紙的感覺,真像是要去茫茫宇宙中投胎。這日子該多么有滋味!我又想起一詩友從黃河邊歸來時說過的話:(a)黃河的中游有一段,看上去就是凝滯不動的渾濁的泥漿,(b)然而,連搏擊過激流的黃河船夫,也不敢在這里放船,(c)因為河心是活的,沒有誰能說清它究竟有多深……我還想起那些有渡河經(jīng)驗的人,在涉水之前,總會習(xí)慣地隨手抓起一塊石頭投入水中以測量水深。水花濺得越高,水聲越是響亮,河水也就越淺。那濺不起多大水花、聽不見多大水聲的河水,必定是深不可測的……我就這樣想著想著,心中便又一波波地涌動了,那闊大無邊的靜啊……靜,就是生命的完滿;水,就是生命的本源;流,就是生命的體現(xiàn);深,就是生命的蘊(yùn)藉啊……(選自《讀者》2003年第七期)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