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為王》教案1
以邏輯推理的直接形式進行形象化說理,是聶紺弩雜文的基本形式,其中有正面立論為主的,有反駁論敵謬論為主的,而尤以后者為多數。正面立論的,又有對社會事件和問題的評述,如《失掉南京,得到無窮》是對南京淪陷的評述,《阮玲玉的短見》《賢妻良母論》《母性與女權》《沈崇的婚姻問題》等都是就婦女問題立論的;有對歷史人物和所讀文學作品、政治文件以及傳說發表評論和感想的,如《魯迅──思想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倡導者》是對魯迅思想和精神的研究,《讀魯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圖〉》《略談魯迅先生的〈野草〉》《血書──讀土改文件》以及論《封神演義》《水滸》和《紅樓夢》等是就所讀文學作品和政治文件發表感想,《蛇與塔》則對民間傳說作推陳出新的解釋,等等。聶紺弩論《封神演義》的一組雜文說理生動而又深刻,他認為我國有幾部舊小說,如《水滸》《紅樓夢》《封神演義》等,“是咱們中國活的政治史”(《從〈擊壤歌〉扯到〈封神演義〉》)。從小說的神秘荒誕的霧障后,揭示出《封神演義》的叛逆思想,他說:“比《水滸》更進步的則有《封神演義》”,它“直接誨逆,叫人別在什么水泊梁山替天行道:干脆把整個江山奪過來!……誰敢說當今皇帝是‘無道昏君’?《封神演義》上的比干商容罵了不知多少次;……誰敢說替皇帝出力報效的忠臣義士們是禽獸?《封神演義》卻只消一只‘翻天印’就打出他們的原形來”(同上)。揭示出書中一些人物形象,如通天教主和申公豹等身上寄托的社會人生哲理,《論通天教主》《論申公豹》《再論申公豹》都是五六百字左右的短文,作者形象而精警的議論,有一種驚人的雕塑力和啟發力,可以說他在這些議論短文中幾乎是再創造了“畜牲”的祖師爺通天教主和倒行逆施的怪物申公豹的形象,同時又揭示和闡發了隱含在這兩個形象中的社會人生哲理。
聶紺弩雜文最富理趣美的是那些駁論性的雜文。這里,我們且以《論怕老婆》為例來賞析他這種雜文理趣美的藝術魅力。本文以反駁胡適的一個荒謬可笑的論點為引子,深刻表達了他對舊社會婦女不幸命運的同情和建立互相尊重的平等夫婦關系的理想。胡適的論點是:“一個國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則容易民主;……中國怕老婆的故事特別多,故將來必能民主。”聶紺弩這篇反駁他的文章,全文分六節:一、問題的提起;二、怕老婆者怕老公之反常現象也;三、怕老婆不一定是真怕老婆;四、真怕老婆在老公是天公地道,在老婆是遇人不淑;五、怕老婆的故事未必多更未必好;六、結論。從題目和小標題看,本文同魯迅的雜文名篇《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相仿佛。但作者也有自己的創造。胡適的觀點是荒唐可笑的。作者在第一節,一口氣擺出“堂堂學者”“大學校長”胡適的許多奇談怪論,諸如什么“學生應‘多做夢’”論、“五四不是政治運動”論等等,再推出本文所要反駁的論點,暗示人們,胡博士的荒唐怪論要比“孤陋寡聞”的作者所了解的多得多。作者顯然對論敵充滿輕蔑和嘲弄之情,但又不直接予以駁斥,而是先以從容、婉曲、輕松、幽默的筆調,在二、三、四節中大談其對“怕老婆問題的看法”。他認為在婦女處于無權地位的社會,“滔滔者天下皆是”的是老婆怕老公,男子漢大丈夫奉行的是“惟女子與小人為難養”(孔子),“到女人那里去,切莫忘記帶鞭子”(尼采)的“至理名言”。在這種社會里,所謂的“怕老婆者”,是“怕老公的反常現象也”。接著作者又指出,被人們認為是“怕老婆”的,“不一定是真怕老婆”,是人們的誤解,是種假象,其情況有三:“第一,有以敬愛老婆為怕老婆者”;“第二,有以失掉眠花宿柳,偷情納寵的‘自由’為怕老婆的”;“第三,有以不屑與老婆計較為怕老婆的”。再接著作者也承認在舊社會里存在著個別的“真怕老婆”的人,這一般是:老公在肉體和精神上有嚴重缺陷,在德、才、貌上遠不如老婆的人;一切都仰賴老婆的“駙馬都尉”和其他的“豪門贅婿”;劣跡多為老婆知道,怕被張揚出去的貪官污吏;要利用老婆“獻美人計,拉裙帶關系”的等等。由上介紹可見,作者確是多側面、多層次地對“怕老婆問題”作了辯證而深入的論述。在論述中,作者又引用古今中外的大量歷史事實,對世態人情作深入細致的解剖,他“含笑談真理”(賀拉斯語),行文詼諧風趣,機智幽默,因此這三節不僅說理透徹而且生動有趣,是全文最精彩之處。第五節指出胡適說的“怕老婆的故事”,未必“多”也未必“好”。嚴格說全文至此仍未對胡適的論點作直接有力的反駁,真正的反駁是在第六節簡短的“結論”部分。作者認為互相尊重的平等夫婦關系才叫民主;而怕老婆和怕老公都與民主無關。由此,他尖銳揭露和嘲笑胡適論點的荒謬和可笑,并在這位“堂堂學者,大學校長”的尊范上涂上了“胡說萬歲”的“白粉”。《論怕老婆》在聶紺弩駁論性雜文中是較特別的,它不像一般駁論文章緊扣論敵謬論展開全文,而只是把后者作為引子,而把主要篇幅用來論述他對“怕老婆問題的看法”,這同胡適論點的明顯荒唐和易于反駁有關,但更主要的是作者企圖糾正社會上大多數人在這問題上的偏見,并借此表達他對舊社會婦女不幸命運的同情和建立平等夫婦關系的理想,因而就有了本文這樣的結構。本文確有婉曲有致、耐人尋味的理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