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fù)習-文言文-語文版七年級(上)第六單元課文梳理
(3)古今異義
①去后乃至(去:離開。今常用于“到……去”。)
②寧可以急相棄邪(寧:難道。相:做代詞。現(xiàn)代漢語中均無此用法。可以:是能愿動詞“可”與介詞“以”,當“因為”講的兩個詞。現(xiàn)代漢語中“可以”兩字連用,只做能愿動詞。)
③后賊追至(賊:指作亂的人。現(xiàn)代漢語中指偷竊行為的人。)
④本所以疑(所以:……的原因。現(xiàn)代漢語中當因果連詞用。)
(4)古漢語句式
①判斷句: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則”、“是”連用,表判斷。)
②倒裝句:何為不可(疑問句賓語“為”前置。) 相棄邪(疑問句賓語“相”前置。)
③省略句:朗曰:“幸尚寬。”(省略主語“船上”。) 期日中(省略主語“他們”。)
3.課文主旨
《期行》:“信”是立世之本,從小做一個守信的人。
《乘船》:一個人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不能輕諾寡信。
4.練習回顧
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評價他們的優(yōu)劣?
華歆開始的時候感到為難,而后來遇到緊急情況堅持兩人當初的選擇;王朗開始爽快地答應(yīng)了別人的請求,而當遇到緊急情況后想拋棄搭船人,改變當初的選擇。華歆急人之難,始終如一;王朗輕諾寡信、只為自己。 華優(yōu)王劣。
三、傷仲永
1.重點字詞
(1)通假字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扳”通“攀”,讀pān。)
(2)古今異義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此:此。今常用作判斷詞。)
稍稍賓客其父 (稍稍:漸漸、慢慢地。今義指稍微。)
復(fù)到舅家 (復(fù):再,又。今常用義為重復(fù)、往復(fù)。)
泯然眾人矣 (眾人:普通人。今常指大家、許多人。)
(3)詞類活用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 (日:名詞作狀語,表示行為的經(jīng)常性:每天,天天。)
泯然眾人矣 (眾人:名詞用作動詞;變成普通人。)
父異焉 (異:形容詞用作意動詞;以……為異,感到驚異,對……感到詫異。)
邑人奇之 (奇:形容詞用作意動詞:以……為奇,對這件事感到奇怪。)
稍稍賓客其父 (賓客:名詞用作意動詞:以……為賓客,把他的父親當作賓客對待。)
父利其然 (利:形容詞用作意動詞:以……為利,認為這種情況是有利可圖的。)
2.練習回顧
方仲永過人之處: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變化:令作詩,不稱前時之聞;泯然眾人矣。
變化的主要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xué)。
故事中的道理:人的天賦即使較高,仍然需要努力地學(xué)習。因為人的知識和才能并不是不變的,后天的學(xué)習和教育才是一個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作者還指出即使是神童如果后天不學(xué)習,尚且變成普通人;普通人如果不學(xué)習,恐怕連一個平庸的普通人還不如呢!這說明作者非常強調(diào)后天的教育和學(xué)習的作用,這對老師和家長如何珍惜孩子的天賦和后天的學(xué)習教育,是很有啟發(f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