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深處人家》教案6
總體構(gòu)思本單元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叫寫景文章的特點,懂得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寫景的順序,并會運用適當?shù)谋憩F(xiàn)手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因此,教學這篇課文,應該引導通過閱讀,把握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準確生動的語言,把握課文通過描繪景物的情狀和特征,并在描寫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特點。教學本課,重在讓學生品味——探究——體驗。
過程設(shè)計
教法學法
本文篇幅教長。教學中應該在泛讀的基礎(chǔ)上選擇重點段落精讀,感悟美點,讓學生在品味的基礎(chǔ)上發(fā)現(xiàn)竹林的美麗、竹鄉(xiāng)生活的恬靜,體會作者的情感。同時適當拓展課程資源,倡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展示)
江南竹鄉(xiāng),遠遠望去,一層又一層,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葉,棉隊這遼闊的“綠色”的海洋,再加上“海洋”深處飄來的縷縷炊煙,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圖畫,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散文家黃蒙田先生走進那深深的竹林,探訪一下竹鄉(xiāng)之人吧。
(二)文化積累,了解作者
引導學生看課文注釋①。
(三)知識積累,學做讀書卡片
展示課后“字詞積累”中的詞語,從音、形、義方面讓學生辨析。鼓勵學生就課文中不理解的詞語質(zhì)疑,教師適當點撥,要求學生做成讀書卡片。
(四)整體感知,學生自主探究
1、在朗讀中思考:
問題一:一句話概括,這里有什么景?這里有什么人?
要點提示:這里有茂盛的竹林和勤勞質(zhì)樸的竹農(nóng)。
問題二:竹林之景,立足點不是一個,而是從三個觀景點描繪了不同的竹林之景,說出三個觀景點的位置,并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用自己的話概括作者筆下的景物。
要點提示:此題設(shè)計讓學生找到立足點。找到課文中有關(guān)語句,并學會概括,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
2、“一切景語皆情語”,在本文的字里行間,涌動著作者豐富的感情,交流閱讀感受,文章表達了作者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3、作者的情感流動中,寫了竹林之人,在寫法上有何特色?(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理清作者的思路。)
要點提示:遙見炊煙——聽到禽鳴——初識竹林——吃到竹飯——聽到歡笑
總之在安排材料時,尚未見竹鄉(xiāng),已見炊煙;到達竹鄉(xiāng)后,未見村民,先聞聲音,由家禽的鳴叫直到少婦的笑聲,步步深入,引人入勝,作者這樣精心設(shè)計,增強了對讀者的吸引力。
(五)合作討論
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寫竹子,同時又寫了竹林人家,文章寫作的重點是什么?
要點提示:本文的重點是寫山村人家,寫竹農(nóng)豐收的喜悅。寫景是為抒情服務(wù)的。
(六)作業(yè)
仔細回味課文,竹鄉(xiāng)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第二課時
(七)重點品味
1、自由朗讀寫竹子的段落,邊讀邊在書上畫出從色彩、聲音、氣味上描寫竹子的句子,邊讀邊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感情。
(1)色彩:a你很難知道那一片嫩綠青色和墨綠色的竹海有多深……就意味著它是非常深沉的。
b、在竹鎢里面對著遼闊的竹的海洋,看到整個世界都是綠色。
c、在路邊,在空地上……和曬著黃色帶著斑點的竹若。
d、每當我回憶起竹林深處的情景……仿佛周圍都是一片柔和、寧靜的青綠。
(2)聲音:a除了近處的竹葉在微風中擺動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再也聽不到別的吵聲。
b寧靜的竹海里難道沒有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