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學習要點
(4)共產黨宣言
(5)這是一部一問世便震顫了舊世界的巨著。他知道這項使命實在太重大太神圣:同樣是紙上的文章,傳播的卻是照亮中華民族心靈的一把圣火,呼喚的是春暖華夏的一聲驚雷;使用的同是一支狼毫筆,但一鉤一劃都是撕破整個舊世界黑幕的一道道閃電,于無聲處聆聽的卻是埋葬舊世界的喪鐘!
(6)陳望道謹慎地選擇了自己的故鄉作為完成這項使命的地點。多少個日日夜夜過去了,他嘔心瀝血翻譯著。1920年8月,中文全譯本終于面世:白報紙,32弄,共58頁;印數一千冊;首版封面的五分之四是馬克思肖像;譯者署名為陳望道;定價為\'大洋一角\'。
(7)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產黨宣言》的中文全譯本。
(8)這是中國境內第一次在印刷品上出現共產主義理論的創始人馬克思的肖像。
(9)這是在華夏土地上,第一次將馬克思主義學說作為一種革命的武器,交到了中國人民大眾的手里。
(10)這也是第一次,以最通俗易懂最精練有力的中國語言文字,號召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渴望著光明與解放的勞苦大眾--
(11)\'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12)《共產黨宣言》的中文全譯本受到了當時先進知識分子的熱烈歡迎,幾天內便銷售一空。9月,加印了一千冊。幾年來,一印再印,僅平民書社1926年1月到5月就重印了十次。《共產黨宣言》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所作的科學闡述,如燎原之火,熊熊燃遍中華大地。
(13)星火一旦燎原,就勢不可擋。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經歷二萬五千里長征,翻越千山萬水到達了陜北。一個仲夏的夜晚,在陜北保安的一孔窯洞里,在昏黃的油燈下,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面對坐在一張方凳上的美國記者斯諾,談起他革命理想的形成過程和艱難困苦的革命生涯,感慨地說:有三本書特別深地銘刻在我心中,建立起了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第一本就是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就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書……
1.第①段環境描寫的作用是(1)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這項使命\'是指______________ 。畫線句形象地寫出了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介紹了首版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只有薄薄的58頁,而第⑤段卻說它是一部\'巨著\',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⑦⑧⑨⑩段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文中反復強調的\'第一\',突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標題《山村傳圣火》中的\'圣火\'是指《共產黨宣言》所闡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6.聯系全文,簡述第一個《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出版所產生的社會反響和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點】:閱讀記敘文的綜合能力
【分析】:
1.本題從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個方面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有助于對全文的理解。第①段環境描寫的作用一是交代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二是表現了當時農民的蒙昧(農村的落后、閉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