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春風》教案3
(4)齊讀7、8、9、10段
①作者是怎樣來表現北國的春風的特點的?勾畫出直接描寫春風的句子,體會一下北國的春風有什么特點?
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相結合,運用對比(第9、10段)襯托(第6、7段)的手法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一夜之間,春風……如無數針扎”用響亮有力的短句,瑯瑯上口的對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準確的詞語,展現了北國春風雄健、宏大、粗獷、蒼勁的、難以遏制的氣勢。
②北國春風來臨之后自然界出現了哪些變化?這些冰的家族只有當北國的春風來臨了,一夜之間可以使他們降伏:他吹開了冰凍的河流,吹折了殘枝病葉,吹醒了冬眠的生命。
人們開始走出溫暖的家,“穿著老羊皮背心……把糞肥拋撒勻凈”開始春耕了,人們規劃著,忙碌著。
象聲詞的運用“轟的一聲”,“嘎的一聲”,渲染了氛圍,使北國春風的氣勢更加有聲有色。引導學生體會北國春風的巨大威力、氣勢,欣賞這種并不優雅,并不柔婉的、粗獷的美。
③與朱自清的《春》比較,南國的春風和北國的春風有哪些不同之處?引導學生體會北國風與楊柳風的不同。
歸納:a特點:具有粗獷之美、雄健之美、陽剛之美
b比較:
同樣是寫春風:朱自清筆下的春風是柔柔的,清新的悅耳的; 林斤瀾的筆下的春風則充滿力度,充滿豪邁之情。
④你更喜歡哪種春風?為什么?
⑤作者為什么能把給人帶來諸多不便,遮天蔽日,飛沙走石的春風寫得如此之美?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認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風雖然“粗暴”卻別有一番詩意的美,有毫不遜色于江南春景的另一種美好。抒發了對北國春風無比的深情,歌頌了北國之春的別具一格的“好不痛快人也” ,宛如北方的漢子粗獷、豪放、雄健、粗獷之美。
(5)第10、11段,作者再次和江南春風作對比,同時調動了視覺、觸覺、嗅覺,使江南春天那霉腐濕悶之感更為具體可感,通過對比使北國的春風顯得更加可愛,對北國春風的敬意也油然而生,鮮明的表達了自己的態度,達到了揚的目的。抒寫了懷念之情
總結:本文不寫江南的春天,而寫北國的春天;不寫北國的春景,只寫北國春風。作者從北方與江南春風的對比性議論入手,對北方的春風欲揚先抑;然后酣暢淋漓的描繪北方春風的陽剛之美;最后呼應全文,在對比中強化對北方春風的贊美。
四、寫作特點:
1、語言粗獷豪放透出。動詞的妙用、短促的句式、排比、反問,使語言富于變化讀來抑揚頓挫,富有節奏感。
2、語言形象生動,真切感人。
3、采用了對比烘托和先揚后抑的寫法,突出了北國春風的陽剛之美。
五、作業;
1、思考:同樣寫“春回大地”,《春風》的寫法《春》迥然不同,兩種寫法各有什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