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文言文期末復習
(他已經)十二三歲了。讓(他)作詩,(寫出來的詩已經)不能與從前的名聲相稱。
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矣!"
復:又,再 泯然:完全
又過了七年,(我)從揚州回來,再次到舅舅家,問起方仲永的情況,回答說:“(他的)才能已經完全消失,成為普通人了。”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其受之天也。
王安石的自稱 通悟:通達聰慧 受:承受
王先生說:仲永的通曉、領悟能力是天賦的。
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賢:勝過,超過 材人:有才能的人 不至:沒有達到(要求)
他的天資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終成為一個平凡的人,是因為他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
彼其:他
像他那樣天生聰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沒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為平凡的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夫:發議論 固:本來
那么,現在那些不是天生聰明,本來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為一個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夠吧?
1.生字:隸(li-4 ) y謁 (ye-4) 扳(pan-1) 泯(min-3) 不能稱(chen-4)
2.之: 邑人奇之(代詞:指仲永)------仲裁永之通悟(助詞,可譯作”的”)------卒之為眾人(補音助詞,沒實際意義)
.以: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介詞:把)------或以錢幣乞之(介詞:用)
,于:賢于材人遠矣(介詞,比)---------則其受于人者而不至也(介詞:被)
3.一字多義:自 并自為其名(代詞:自己)-----自是指物作詩立就(介詞:從) 然:利其然(代詞:這樣,這種情況)—泯然眾人矣(…的樣子)
4古今異義:是 自是指物作詩立就(此) 稍稍 稍稍賓客其其父(漸漸) 復到舅家(復:再又) 眾人(普通人)
5.省略句: (仲永)即書詩四句 (余)令(其)作詩,(詩)不能稱前時之聞.------------------------------------------------------------(1)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會賓客大宴, 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
善:擅長 者:的人 會:正趕上 宴:舉行宴會 于:在 施:放置 屏障:屏風,圍幕一類用來擋視線的東西.
京城里有一個善于表演口技的人。(一天),正好碰上(有一家)大擺酒席(招待)賓客,在客廳的東北角上安放了一個八尺寬的圍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