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慈母情深》教案
2. 描寫母親她們的工作環境和勞動場景,對表現人物和主題有什么作用?
教師引導:詳細描寫母親她們的工作環境異常艱苦、工作條件極端惡劣、勞動場景高度緊張,說明母親掙錢十分不易,以至“我”本已不想開口要錢買書。但母親毫不猶豫給了,還給了兩次,旁邊的女工痛心地勸阻也無濟于事。這更加突出了地表現母親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是充滿犧牲和奉獻情神的,也更突出表現了母親是非分明、辦事果決,很有主見的個性,這個性與第一個故事中所表現的母親個性是一種相承的。也更加突出了歌頌母愛,尤其是歌頌愛得正確的母愛(母親支持孩子看書,幾乎不惜一切代價,兩個故事在這一點上也一脈相承)的主題。這樣的工作環境、勞動場景的詳細描寫對表現人物的情感、思想、品性以及表現文章的主題具有很好的襯托作用、強化作用和補充說明的作用。
3. 試比較文中的“我鼻子一酸,攥著錢跑了出去……”,這與朱自清被父親的“背影”感動得流淚比較,你覺得哪一個更精彩,更動人?
兩篇文章的寫法不一樣。《慈母情深》是著力展開情節中的矛盾沖突和轉折(不敢要錢,女工阻止給錢,母親卻痛快地給了),展開我的心理活動和思想升華(我對一生奉獻給家庭的母親的感覺,我羞愧難當,無地自容),在這樣渲染得充分飽和后,自然而然寫出了“我鼻子一酸……”。《背影》是不事渲染的白描,那個感性場景所蘊含的動人的情感力量是一般讀者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也許認為前者更動人,也許認為后者更精彩。可以讓學生討論。一是對上述表現手法不同的把握、偏好導致的。二是可能對這兩種父母之愛的具體內容的體驗、感受不同,包括可能存在的歷史時代的隔膜。
4. “我想我沒有權利用那錢再買任何別的東西,無論為我自己還是為母親。”為什么為母親也不能買“任何別的東西”?
因為不能再傷害母親,傷害這高尚的母愛,辜負這充滿著動人母愛的母親的期望。
(二)再讀全文
請大家再仔仔細細地讀一遍全文,然后合上書本。讀了課文,深深地刻在你腦海里的,是哪一幅畫面,用筆劃出相關句子來,反復讀讀。
1. 同學們,如果你們對母親當時的處境有更詳盡的了解,我相信你們對母親會有更深一層的體悟,你敏感的心靈會深深地為她感動的。
出示補充文本:
母親是一位臨時工,父親去遙遠的大西北工作,我們5個孩子,全憑母親帶養。母親在一個街道小廠上班,每月工資27元,她每天不吃早飯,帶上半飯盒生高梁米或大餅子,悄無聲息地離開家,每天回家總在七點半左右。
——節選自梁曉聲《母親》
2. 學生自由讀后談感受,充分融入自己的體驗,再讀重點句子。
(三)品讀語言,感悟深情
1.品讀母子對話,體會母親之愛。
2.品讀母親的話:“我挺高興他愛看書的!”
讀出母親的話外之音,言外之意。個性化感悟母親的純粹樸實之情,忘我無私之情,博大深沉之情,滿懷期待之情和無比驕傲之情。
(四)寫話訓練
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樂曲:請說說你對母愛感受最深的一次經歷。
(五)交流寫話內容,對話互動。
(六)課外延伸,升華情感
1.“也就是從那一天起,我有了第一本長篇小說,也就在那一天以后,我再也沒有向母親要過一分零花錢,也就在那一年,我有了幾十本長篇小說。這,都是我自己掙錢買的。這是一個母親給予一個兒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