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的際遇》學案
5、品味語言: (1)本文運用了許多優美的比喻句,請你根據要求完成下表: 用什么來比喻(喻體)被比喻對象(本體)北大北大學生北大教工自己北大的社會和時代背景(2)你認為文中哪些句子用得好,為什么?(在文中作批注) 五、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是個早慧型的人才。她13歲就上大學,16歲就寫下了這樣一篇情感飽滿、思想豐富、文采動人的好文章。我們與她相比,雖然還有距離,但我們應該從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點什么呢?《十三歲的際遇》學案
5、品味語言: (1)本文運用了許多優美的比喻句,請你根據要求完成下表: 用什么來比喻(喻體)被比喻對象(本體)北大北大學生北大教工自己北大的社會和時代背景(2)你認為文中哪些句子用得好,為什么?(在文中作批注) 五、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本文作者是個早慧型的人才。她13歲就上大學,16歲就寫下了這樣一篇情感飽滿、思想豐富、文采動人的好文章。我們與她相比,雖然還有距離,但我們應該從她的成才故事中吸取一點什么呢?學習目標:1、能概括說出北大與作者間的幾次際遇,理清作者思想感情變化、發展、升華的線索。2、能結合具體的內容分析作者對北大深厚復雜的感情,從作者的經歷中感受北大對作者的深遠影響。...
【學習目標】1、體會體會作者對北大的熱愛和贊美之情。2、欣賞揣摩富有詩意的優美語言。【重點知識及能力講解】文章書寫了自己與北大的情緣,書寫了自己在北大生活的獨特感受。字里行間洋溢著對北大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通過研讀重點段落體會作者的情意。 2、積累詞語,學習做詞語卡片或詞語筆記。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理解作品所蘊含的情、理、意、味。...
1976年,全家剛遷到天津不久,就趕上了震驚全國的唐山大地震,我們被迫搬進了一個公園里,在那兒搭起了抗震棚。公園不大,站在前門看得見后門。...
一 熟讀本文,整體感悟作者對北大的深情。看本文用空行隔開的三個部分,是怎樣一步步地表達作者的情意的。 這道練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
一、就結構和行文而言,這篇散文有它的特點。有的散文,如朱自清的《春》,比較講求章法,精心布局,形式顯得縝密、謹嚴,讀者很容易掌握其脈絡、層次;有的散文,只是圍繞中心,牽住一條線索組織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較松散、自由,但...
【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學內容1. 學習課文《我的老師》《十三歲的際遇》2. 組詞練習:區分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二. 教學重點1. 學習魏巍的回憶性散文《我的老師》理清文章線索,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十三歲的際遇》 教案一.教學目標1.通過對文章的誦讀、思辨、交流和點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和熱愛北大、渴望創造的熱情;2.通過對文章的語言形式、蘊涵的討論探求,學習抒情、敘事、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對表現文章主旨的作用。...
教學目的 1.繼續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的方法。 2.繼續學習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體會并學習作者“喜歡讀北大的書,更喜歡讀北大的人”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分段和歸納段意。 2.難點:學習概括中心思想。...
閱讀下面短文,回答文后問題。無題(1)明媚的三月三如期來臨。然而,三月三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風箏飄飛的輕盈和艷麗,而是奶奶用刀砍樹的聲音。...
〖教學目標〗 1、學習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通過研讀重點段落體會作者的情意。 2、積累詞語,學習做詞語卡片或詞語筆記。 〖教學重點〗 目標2 〖教學難點〗 理解作品所蘊含的情、理、意、味。...
知識掌握1.查字典、詞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并各造一個句子。①際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白駒過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據拼音寫出漢字。chóu chàng( ) 安tián( ) xié( )取bìng( )棄 積zǎn( ) qiáng( )櫓2.下列加粗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驀然(突然、忽然) 茫然(對事理全無所知,找不到頭緒)b.稚氣(幼小) 彈指一瞬(眼睛)c...
1976年,全家剛遷到天津不久,就趕上了震驚全國的唐山大地震,我們被迫搬進了一個公園里,在那兒搭起了抗震棚。公園不大,站在前門看得見后門。...
一 熟讀本文,整體感悟作者對北大的深情。看本文用空行隔開的三個部分,是怎樣一步步地表達作者的情意的。 這道練習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把握課文的思想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