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兩篇教學設計
2."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
3.《蟬》這篇文章揭示了怎樣的人生意義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總結:
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后揚的手法,由一只小小的蟬引發了對生命的感悟.從寫蟬的聒噪,到寫病蟬的微弱,細小,都刻意表現了蟬的惹人厭煩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當知道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就活一個夏天時,本來無足輕重甚至惱人的蟬令作者驚訝起來.何必這樣受苦而又執著 朋友的話揭示了樸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歷程就是如此,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不管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而已.
《貝殼》
1."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茍呢 "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制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致,多仔細,多么地一絲不茍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以表達一種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致些,更好些,讓后人為自己的執著,努力而感動.
因為愛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為熱愛生命,她加倍喜歡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筆下,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她才會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細,一絲不茍.
2.《貝殼》中有這樣的話:"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你怎樣理解"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致,仔細,一絲不茍地做的東西或事情.她并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只想對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饋.她渴望的不是人們對她贊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執著的愛美的靈魂.所以此處的"固執簡單"都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其實是執著和單純的意思.
3. 這篇文章揭示了怎樣的人生意義 學生合作探究,教師總結
貝殼非常堅硬,精致,回旋的花紋中間有著色澤.作者感嘆"在我手心里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啊".
在描述了貝殼的精美之后,作者想到了貝殼里那曾經的小小柔軟的生命,想到為了這樣一個短暫,細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蒼是那樣用心地營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貝殼.并由此進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雖然也有限,但總比貝殼里的生命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那豈不是更應該好好面對它,創造它,讓它顯得像貝殼一樣美麗,令人珍惜,驚嘆呢
因為愛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為熱愛生命,她加倍喜歡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筆下,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她才會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仔細,一絲不茍。
五、欣賞探究:
請學生比較兩篇散文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
引導學生把兩篇課文結合起來閱讀,在對比中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相同之處:
1.都是由一個小小的"物"引發對生命的一些感悟.
2.對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較積極,認真.
3.對于"物"的描寫細致入微,筆調清新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