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教學案及答案
教后感
10.論語十則
學習目標:
1.了解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3.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學習重點:目標1、2
學習難點:目標3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 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論( )語 不亦說( )乎 人不知而不慍( ) 三省( )吾身
傳( )不習乎 學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則殆( )
誨女( )知之乎 不知為( )不知 是知( )也 弘( )毅
松柏之后凋( )也 其恕( )乎、
2.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處理好停頓和語速、語調。
示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3. 積累通假字:
(1)不亦說(yuè)乎(“說”同“悅”,愉快。)
(2)誨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知”通“智”,聰明。)
4. 解釋加點詞語:
時習 不亦說乎 不慍 吾日三省吾身
不信 傳不習 溫故 學而不思則罔
殆 誨女 是知 弘毅
后凋 其恕乎
5. 查閱資料,了解作品及孔子。
6. 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韻味。結合注釋試著翻譯。思考本文內容
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除此之外,你還有哪些地方沒有弄懂?還有什么問題?也一
并寫在下面。
二.學習•研討
1.簡介作者有關知識。簡介文言文的常識和方法。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⑴自讀、跟讀、齊讀,要求用普通話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韻味。在讀中
領悟文意、在讀中積累詞匯、在讀中質疑思辨、在讀中陶冶性情。
⑵結合注釋理解課文。
⑶讀后討論:
★課文在學習態度上強調什么?學習方法上又強調什么?
★在本文論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認為最有價值的是哪一點?為什么?
3.研讀課文,探究問題。
在了解了作者的思想后,你對這篇文言文的內容、語句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請列出,我們共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