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 > 七年級語文教案 > 錄音新聞(精選12篇)

錄音新聞

發布時間:2023-02-02

錄音新聞(精選12篇)

錄音新聞 篇1

  錄音新聞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教學過程:

  自主積累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2、(同學自學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含義。

  (1)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

  (2)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據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

  (4)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朗讀課文

  1、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 ,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要求: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3、同學評析。

  探究練習

  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火箭發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

  4、如果你在發射現場,發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

  體會本文語言的特色

  1、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

  例:它(潛艇)像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

  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2. 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并說明其好處嗎?

  說話練習: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談學習體會。進行說話練習。

  作業:

  1、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在課余時間播給同學聽,并請對方評論。

  2、完成本課相關的書面作業

錄音新聞 篇2

  十九錄音新聞

  教學目標 .

  1.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以及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異同。

  2.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3.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教學重難點

  1.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2.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收聽廣播新聞,了解錄音新聞的形式;結合課文,比較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異同,學習形象準確的語言特點;通過模擬播音,鍛煉具有播音員那樣富有感情地朗讀。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

  1.通過收音機聽2—3則有意義的廣播,并做詳細筆錄。   

  2.朗讀課文,準備模擬播音。   

  二、導入  新課

  師導入  :1982年10月,正當黨的十二大召開之際,我國向預定海域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了這一重大事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廣播稿。(板書課題_o)

  三、自主學習

  師:本文是一篇錄音廣播稿,和一般廣播稿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由文字和現場

  錄音結合起來報道有關事件的,比一般的廣播稿更全面、更具體,生動報道事件的具體情況,使人猶如身臨其境。

  檢查課前學習情況:

  1.組織學生讀一讀新聞廣播的筆錄。

  2.組織交流、評價,學生發表見解。

  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1。)

  1.認真讀課文。朗讀或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奏和重音,熟悉課文內容,初步體會錄音新聞的特點。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再讀課文,了解火箭發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 ,從文中畫出表示時間的詞句。討論分析:本文是如何條理清楚地報道運載火箭水下發射的?

  4.三讀課文,體會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的語言特點。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四、合作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2.在班上研究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五、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2。)

  拋錨歡呼雀躍瞬間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其他同學進行糾正。

  2.再讀課文,了解火箭發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 ,從文中畫出表示時間的詞句,討論分析:本文是如何條理清楚地報道運載火箭水下發射的?

  明確:(標題:《喜看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壯觀景象》。導語 :課文第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個引子,交代通訊員和新聞標題,是錄音新聞的特有形式。這則新聞,以時間為順序報道事件的發生過程。先報道運載火箭發射情況,再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報道運載火箭的發射,從一小時準備開始寫起,再寫到“還有兩分鐘”,“離發射時間還有一分鐘”,然后報道運載火箭的發射。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先報道測量船的情況,后報道直升機的情況,也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報道的。這樣安排,使事件的發展十分清楚,便于聽眾的收聽。)   

  j3.三讀課文,體會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的語言特點。

  明確:(口語和書面語的自然結合是這篇報道的語言特點。作為廣播稿,對語言要有特殊的要求,錄音廣播稿由于有許多現場報道和采訪,這一要求更加明顯。這則新聞,在這方面非常成功。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一些例子并加以說明。)

  4.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把喜歡的原因與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5.重點研討播音指導。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3。)   

  ①結合課文,談談如何根據所播送的內容,選擇正確的語氣語調?

  ②師生討論“探究·練習”第三題。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①語氣語調應根據所報道的內容來確定。如報道運載火箭發射海域的情況。朗讀時應有欣喜之情,但不是很強烈,語調可平緩些,語速不應過快。又如報道火箭出水升空的過程,語調重些,有一種激動興奮的情感。再如為引起聽眾注意,強調所要報道的內容,語調應平緩,語速慢一點,語音重一點。)

  (②第l句是描寫運載火箭發射的海域。朗讀時,應有欣喜之情,但不是很強烈,語調可以平緩一些。語速也不宜快。第2句描寫運載火箭出水升空的過程。看到這個場面,一定會令人激動興奮,朗讀時應充滿激動之情,但語速也不宜很快,以表現其“過程”,但末兩個分句應加快,以體現其速度。第3句是為了引起聽眾的注意,向聽眾說明要報道的內容,是說明性的表達,語調應該平穩,“實況”的定語部分應該說得慢一點,重一點,讓聽眾聽得清楚明白。第4句是向聽眾敘述直升機進行照相測量的情況,帶有欣喜之情,語調應該平穩,語速不宜快,“已經”“精度”播音時應讀重一點。第5句敘述測量船上人們的反應,表明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欣喜的感情比上一句強烈,語速應稍快,有節奏,語調高亢。)

  (3)模擬播音。

  ①學生以課文為基礎進行模擬播音。

  ②小組推薦交流并互評。

  六、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不必只局限一個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即可。)七、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

  《新課標作業 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八、布置作業    

  《新課標作業 設計》中的“閱讀理解”部分。☆板書設計    

  錄音新聞   

  1.本文報道的順序安排:時間順序。

  2.口語與書面語自然結合。

  3.錄音新聞的特點。

錄音新聞 篇3

  錄音新聞

  教學目標 .

  1.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以及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異同。

  2.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3.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教學重難點

  1.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2.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

  教學準備

  小黑板或課件。

  設計思路

  收聽廣播新聞,了解錄音新聞的形式;結合課文,比較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異同,學習形象準確的語言特點;通過模擬播音,鍛煉具有播音員那樣富有感情地朗讀。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

  1.通過收音機聽2—3則有意義的廣播,并做詳細筆錄。

  2.朗讀課文,準備模擬播音。

  二、導入  新課

  師導入  :1982年10月,正當黨的十二大召開之際,我國向預定海域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報道了這一重大事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一廣播稿。(板書課題_o)

  三、自主學習

  師:本文是一篇錄音廣播稿,和一般廣播稿的不同之處在于,它是由文字和現場

  錄音結合起來報道有關事件的,比一般的廣播稿更全面、更具體,生動報道事件的具體情況,使人猶如身臨其境。

  檢查課前學習情況:

  1.組織學生讀一讀新聞廣播的筆錄。

  2.組織交流、評價,學生發表見解。

  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出示幻燈片1。)

  1.認真讀課文。朗讀或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奏和重音,熟悉課文內容,初步體會錄音新聞的特點。

  2.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3.再讀課文,了解火箭發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 ,從文中畫出表示時間的詞句。討論分析:本文是如何條理清楚地報道運載火箭水下發射的?

  4.三讀課文,體會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的語言特點。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四、合作學習

  1.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2.在班上研究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五、反饋交流

  1.給加點字注音。(出示幻燈片2。)

  拋錨歡呼雀躍瞬間

  要求:讓一名學生起來讀,如果有讀得不正確的,請其他同學進行糾正。

  2.再讀課文,了解火箭發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 ,從文中畫出表示時間的詞句,討論分析:本文是如何條理清楚地報道運載火箭水下發射的?

  明確:(標題:《喜看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壯觀景象》。導語 :課文第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是個引子,交代通訊員和新聞標題,是錄音新聞的特有形式。這則新聞,以時間為順序報道事件的發生過程。先報道運載火箭發射情況,再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報道運載火箭的發射,從一小時準備開始寫起,再寫到“還有兩分鐘”,“離發射時間還有一分鐘”,然后報道運載火箭的發射。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先報道測量船的情況,后報道直升機的情況,也是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報道的。這樣安排,使事件的發展十分清楚,便于聽眾的收聽。)

  j3.三讀課文,體會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的語言特點。

  明確:(口語和書面語的自然結合是這篇報道的語言特點。作為廣播稿,對語言要有特殊的要求,錄音廣播稿由于有許多現場報道和采訪,這一要求更加明顯。這則新聞,在這方面非常成功。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一些例子并加以說明。)

  4.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把喜歡的原因與同桌交流。(同桌交流后再找部分學生在全班交流。)

  5.重點研討播音指導。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幻燈片3。)

  ①結合課文,談談如何根據所播送的內容,選擇正確的語氣語調?

  ②師生討論“探究·練習”第三題。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①語氣語調應根據所報道的內容來確定。如報道運載火箭發射海域的情況。朗讀時應有欣喜之情,但不是很強烈,語調可平緩些,語速不應過快。又如報道火箭出水升空的過程,語調重些,有一種激動興奮的情感。再如為引起聽眾注意,強調所要報道的內容,語調應平緩,語速慢一點,語音重一點。)

  (②第l句是描寫運載火箭發射的海域。朗讀時,應有欣喜之情,但不是很強烈,語調可以平緩一些。語速也不宜快。第2句描寫運載火箭出水升空的過程。看到這個場面,一定會令人激動興奮,朗讀時應充滿激動之情,但語速也不宜很快,以表現其“過程”,但末兩個分句應加快,以體現其速度。第3句是為了引起聽眾的注意,向聽眾說明要報道的內容,是說明性的表達,語調應該平穩,“實況”的定語部分應該說得慢一點,重一點,讓聽眾聽得清楚明白。第4句是向聽眾敘述直升機進行照相測量的情況,帶有欣喜之情,語調應該平穩,語速不宜快,“已經”“精度”播音時應讀重一點。第5句敘述測量船上人們的反應,表明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欣喜的感情比上一句強烈,語速應稍快,有節奏,語調高亢。)

  (3)模擬播音。

  ①學生以課文為基礎進行模擬播音。

  ②小組推薦交流并互評。

  六、梳理鞏固

  學生談本節課的收獲。(不必只局限一個方面,也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即可。)七、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的話,可在課堂上進行,如無時間可不進行。) ,

  《新課標作業 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八、布置作業 

  《新課標作業 設計》中的“閱讀理解”部分。☆板書設計 

  錄音新聞

  1.本文報道的順序安排:時間順序。

  2.口語與書面語自然結合。

  3.錄音新聞的特點。

錄音新聞 篇4

  seraphzzy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自主積累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2、(同學自學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含義。

  (1)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

  (2)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據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

  (4)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朗讀課文

  1、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 ,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要求: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3、同學評析。

  探究練習

  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火箭發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

  4、如果你在發射現場,發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

  體會本文語言的特色

  1、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

  例:它(潛艇)像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

  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2. 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并說明其好處嗎?

  說話練習: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談學習體會。進行說話練習。

  作業 :1、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在課余時間播給同學聽,并請對方評論。

  2、完成本課相關的書面作業 。

  作者郵箱:

錄音新聞 篇5

  一、教材分析

  《錄音新聞》這則錄音廣播稿比較全面地報道了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贊揚了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解放軍指戰員大力協作、團結奮戰,為祖國科學事業無私奉獻的精神,歌頌了黨的領導。教學中感知課文內容,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真切地體會參試人員為祖國做貢獻的戰斗精神。

  本文是一篇錄音新聞,學生對此比較陌生。因為錄音新聞既不同于一般廣播稿,又不同于學生常見的電視新聞。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把握錄音新聞的特點,可采用聽錄音新聞或模擬播音的方法。

  二、學習目標 :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三、教學重點:

  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四、教學難點:

  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隨著科技的發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火箭發射成功的盛況,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電視還沒有走進千家萬戶,火箭發射還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盛況嗎?今天我們借助“錄音新聞”來回味一下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吧。

  二、出示目標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三、檢查預習

  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給下列字注音):

  翱   碩大    愨   頃刻   停泊

  四、朗讀課文

  1.教師點撥: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一是黑體字,另一種是括號內的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明確: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組織方法:一學生讀黑體字,一學生讀劉長樂,一學生讀麻振,一學生讀王惠愨。其他同學表演括號內的內容。要求:要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3.學生評析。

  五、探究練習(投影)

  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下列句子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處理方法:

  1.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朗讀句子,注意語速、語調,讀出感情。

  六、合作討論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在火箭發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

  4.如果你在發射現場,發射成功后,你的心情這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

  七、語言特色

  1.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

  例:它(潛艇)象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

  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準確、形象。

  2.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來說明嗎?想一想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八、課堂總結學生談學習體會,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進行說話練習。

  九、布置作業

  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再回家播給家長聽,請家長評論。

錄音新聞 篇6

  seraphzzy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自主積累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2、(同學自學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含義。

  (1)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

  (2)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據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

  (4)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朗讀課文

  1、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 ,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要求: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3、同學評析。

  探究練習

  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火箭發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

  4、如果你在發射現場,發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

  體會本文語言的特色

  1、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

  例:它(潛艇)像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

  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2. 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并說明其好處嗎?

  說話練習: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談學習體會。進行說話練習。

  作業 :1、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在課余時間播給同學聽,并請對方評論。

  2、完成本課相關的書面作業 。

  作者郵箱:

錄音新聞 篇7

  《錄音新聞》教案

  教學目標 :

  一、體會參試人員為祖國做貢獻的戰斗精神。

  二、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理解本文口語和書面語相結合的特點及其效果。

  三、學習本文安排順序的合理性,鍛煉提高學生研究分層次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表現、創造的意識和能力------模擬播音,體會播音時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教學重點:

  一、體會參試人員為祖國做貢獻的戰斗精神。

  二、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理解本文口語和書面語相結合的特點及其效果。

  三、學習本文安排順序的合理性。

  教學難點 :

  一、培養學生表現、創造的意識和能力------模擬播音,體會播音時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二、鍛煉提高學生研究分層次的能力。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研討探究。

  教學過程 :

  一. 模擬播音,導入  新課:

  1、播放學生朗讀課文的錄音

  (展示學生勞動的成果,激發學生興趣,總體感知課文,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

  2、“錄音新聞”的特點: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更全面地報道事件。

  二. 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1、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

  2、學習本文安排順序的合理性;

  3、培養學生表現、創造的意識和能力------模擬播音;

  4、體會參試人員為祖國做貢獻的戰斗精神。

  三、速讀課文,正音正字:

  1、注音:參( )數 經緯( ) 停泊( )運載( ) 氣氛( )

  2、填字:Shùn 間沉 jì

  3、改錯別字:重容不迫 歡呼鵲躍 自立更生

  四、理清脈絡(檢查預習)

  1、這則新聞報道了什么?以什么為順序報道的?

  [提示: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過程。\時間為序。 ]

  2、找出文中表明時間的詞語。

  3、小組討論、理清課文的總體結構,并概括大意。

  歸納:本文是一則事件通訊。按內容、時間順序,可分三個部分:

  ㈠1—7段,報道火箭發射的情況。

  ㈡8—15段,報道火箭落水的情況。

  ㈢16段,報道對發射海區指揮部負責人的采訪。

  五、賞析課文第一部:

  ㈠、選拔一小組,模擬播音第一部分。大家賞評。

  ㈡、試給第一部分層次。小組討論,分出層次:

  第一層(§1)總體介紹,吸引聽眾。

  第二層(§2-4)寫火箭發射的準備。

  第三層(§5-7)寫火箭的發射。

  ㈢、討論探究題

  1、第二段用12個字寫發射區的景色有什么作用?播音時應用怎樣的情感、語調、語速?

  2、第三段寫“一小時準備”,用了哪些表時間先后的詞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第三段中哪一句運用比喻手法?有何作用?

  4、第五、六段描寫操作手沉著冷靜、果斷,表現出他什么樣的氣質?

  討論探究題答案提示:

  [“首先、接著、最后、不一會”等詞語][使條理清楚。] [“像一條大鯨魚”;具體、準確、形象。 ] [熟練而有信心。]

  ㈣、重點分析第7段

  小組閱讀、討論:

  1、本段三句話是按什么順序組織的?

  2、本段中的比喻句分別寫出了什么景象?效果好不好?為什么?

  [提示:1、時空順序。

  火箭剛出海面→升高了,騰空而去→越飛越高,直至消失 。

  2、前一句寫出了火箭尾部火焰使海水翻騰的壯觀景象。后一句寫火箭騰空直上的壯觀景象。比喻恰當、形象。]

  3、如果你是播音員,看到如此景象,會以怎樣的感情、語速和語調來播音呢?

  [提示:充滿激動之情,語速漸快,語調趨興奮]

  4、各自有感情地朗讀,后全班齊讀。

  六、布置課外活動

  1、今晚收看央視7:35《焦點訪談》,注意揣摩主持人播音的情感、語速、語調。

  2、各人把課文再模擬播給家長聽,請家長評論。

  第二課時

  一、復習過渡:

  理清脈絡:

  本文是一則事件通訊。按內容、時間順序,可分三個部分:

  ㈠1—7段,報道火箭發射的情況。

  ㈡8—15段,報道火箭落水的情況。

  ㈢16段,報道對發射海區指揮部負責人的采訪。

  二、出示本課時學習目標:

  1、理解本文口語和書面語相結合的特點及其效果。

  2、鍛煉提高學生研究分層次的能力。

  3、進一步體會播音時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三、分析課文第二部:

  1、試給第二部分層次:

  第一層(8、9)過渡段,總介下文。

  第二層(10-11)寫測量船上的測量情況。

  第三層(13)寫直升機的測量情況。

  第四層(14、15)寫現場人們的激動和歡呼。

  2、探究:這部分中哪些文字表示是現場直播?有什么作用?

  [提示:“實況”、“混播”部分。在報道的同時播放錄音,更增添了新聞的真實感。]

  3、播放“汽笛聲”、“國歌聲”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烘托嚴肅的氣氛。]

  四、討論第三部講話的含義:

  講話共有哪三層意思?

  [提示三句話的關鍵詞:“很成功”, “獨立自主、團結奮戰”, “更大的貢獻” ]

  五、總結本文的特點:

  (一)、寫作特點:

  1、錄音新聞的特點。

  2、合理安排順序,使條理清楚。

  (二)、語言特點—— 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

  第8-15段兩位記者不同的播音尤其體現了這一點。

  劉長樂多口語,麻振鐸多說術語,這由報道的側重點不同決定的。

  六、語言訓練:

  1、運用恰當的感情、語速、語調來模擬播誦8—10段和14、15段。注意找準感覺。

  2、結合運用口語和書面語,模擬現場報道——星期一早晨本校升國旗儀式的場面。

  七、布置課后活動(供選擇)

  1、模擬記者現場報道的口吻,采寫一則短新聞。

  2、全班分成若干小組,以課文為主要材料,舉行模擬現場報道競賽。

錄音新聞 篇8

  課題:錄音新聞

  【學習目標】

  1.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以及它與其他新聞形式的異同。

  2.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3.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

  【學習重、難點】

  1.體會口語與書面語的自然結合。

  2.理解本文報道的安排順序。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學習本文。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字音互填,并將你認為重要的字詞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停泊(    )        áo(     )翔     錨(    ) 自力gēng(    )生

  shuò(    )大      參數(    )    瞬間(    ) 歡呼què(     )躍

  潛艇(    )        瞄(     )     頃刻(    )

  2.選詞填空。

  (1)它是全船所有測量設備的控制中心,帶動著各種電子、光學測量設備,嚴密________(尋找、搜尋、搜索)著目標。

  (2)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________(情況、情景、場景)的實況。

  (3)這一個個興奮的報告,打破了機房內的________(沉寂、沉默、寂靜)。

  3.通過收音機聽1—2則有意義的廣播,并做詳細筆錄。            

  4.收集有關錄音新聞的知識。

  5.讀完文章,你有疑問嗎?請將你的疑問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二、課堂助學

  1.導入。

  2. 檢查課前學習情況:

  ①組織學生讀一讀新聞廣播的筆錄。

  ②組織交流、評價,學生發表見解。

  3. 下面自學課文,注意以下問題:

  ①認真讀課文。朗讀或輪讀,選用你最喜歡的方式閱讀全文,注意朗讀的節奏和重音,熟悉課文內容,初步體會錄音新聞的特點。

  ②畫出并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你認為好的詞、句、段。

  ③再讀課文,了解火箭發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從文中畫出表示時間的詞句。討論分析:本文是如何條理清楚地報道運載火箭水下發射的?

  ④三讀課文,體會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的語言特點。

  ⑤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

  4. 合作學習

  ①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自學中存在的疑難問題。

  ②在班上研究討論小組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

  5.交流反饋

  ①再讀課文,了解火箭發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從文中畫出表示時間的詞句,討論分析:本文是如何條理清楚地報道運載火箭水下發射的?

  ②三讀課文,體會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的語言特點。

  ③播音指導,模擬播音。

  6.請用一句話總結本節課你的所得。

  三、鞏固練習

  當指揮所下達“一小時準備”命令的時候,在一陣陣輪機聲中,一支威武的船隊來到了試驗海區。________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艘艘執行警戒任務的艦艇,它們所過之處,留下了一道道泛著浪花的航跡;________氣象船、防護救生船駛來了,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________是一艘裝有運載火箭的發射潛艇,它像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________,一架直升機來到了海區上空,不停地在那里盤旋,運載火箭的發射時間已經臨近。

  突然,一個標志著火箭出水點的紅色亮點,在海面上出現,這說明離發射時間還有兩分鐘。這時候,分布在陸地、艦船和直升機上的許許多多跟蹤測量設備,都一齊開機了,準備接收火箭出水以后,在飛向預定濺落點的過程中,每一瞬間所發來的各種信息。

  離發射時間還有一分鐘,潛艇的發射艙里充滿著一片戰斗氣氛。操作手陸躍忠沉著冷靜地站在操作臺前,等待著發射命令。

  一聲令下,陸躍忠果斷地按下了發射按鈕,隨著悶雷般的響聲,運載火箭射出了水面。

  這時候,人們看到火箭尾部噴出的橘紅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劇烈地翻騰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火箭越飛越高,越飛越小,直到變成一個小亮點,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

  1.選文第一段中應填的表示時間的連接詞依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扶搖直上”,《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形容地位、名聲、價值等迅速往上升”,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選文多處運用比喻,看下面兩句,完成有關填空。

  a.一艘裝有運載火箭的發射潛艇,它像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

  b.火箭尾部噴出的橘紅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劇烈地翻騰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

  a句將________比作“慢慢潛入水下”的________。

  b句將________比作________。

  4.認真閱讀下面三個句子,完成后面問題。

  a.氣象船、防護救生船駛來了,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

  b.操作手陸躍忠沉著冷靜地站在操作臺前,等待著發射命令。

  c.陸躍忠果斷地按下了發射按鈕,隨著悶雷船的響聲,運載火箭射出了水面。

  請將上述三句中的“從容不迫”、“沉著冷靜”、“果斷”聯系起來考慮,談談你對科學工作者的科學素質和科學精神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我國考古發掘獲重大突破

  又一南猿頭骨化石重見天日

  賈蘭坡建議命名為“鄖縣人”。認為其價值不亞于“北京人”。

  本報十堰專訊:去年5月抵達湖北省鄖縣彌陀寺村的國寶“南猿”原生層考古發掘隊,經過一段時間工作,又發掘出一具古人類頭骨化石。前不久經著名古人類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賈蘭坡教授等專家鑒定,認為它與在同一地帶出土的填補中國乃至亞洲人類起源缺環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屬同一類型。賈蘭坡并建議命名為“鄖縣人”。同時出土的還有豐富的犀、豬、鹿、熊等伴生動物化石,共裝94箱。(1)

  1989年5月18日,湖北鄖縣出土了一具轟動世界的被列入“十大科技新聞”的“南方古猿”頭骨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藍田人”和“三峽人”的發現者黃萬波,中國地質大學教授李鳳麟等專家接踵來到出土地踏勘,從拾到的文物認定,出土“南猿”頭骨化石的原生層就是彌陀寺村學堂梁子。去年5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組織國寶“南猿”原生層考古隊發掘。發掘中,在745號探方壁中發現一具人類頭骨化石。經過專家較長時間的室內標本修整、研究,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宣布了這項重大突破性發現。(2)

  這具頭骨化石與1989年發現的第一具頭骨化石距離為3.3米,垂直高差僅0.35米。兩具頭骨化石特征相同,類似“南方古猿”精壯種。(3)

  同時出土的一具古熊骨化石重量達二百多公斤。這為研究早期直立人的生活與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珍貴的佐證資料。有關專家認為,“南猿”原生層的化石藏量遠遠超出北京周口店。賈蘭坡認為,“鄖縣人”的發現的科學價值不亞于周口店的“北京人”。

  1.本文標題分為三部分,上面為________,中間為________,下面為________。

  2.加粗的“又”是針對什么而講的?

  3. “古人類頭骨化石”文中又稱________         。

  4.給“接踵”、“踏勘”兩詞注音并解釋。

  5.第三段列舉了兩個數據,其目的是                                      。

錄音新聞 篇9

  二十  《錄音新聞》教案

  晉煤集團古礦中學段婷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掌握錄音新聞的形式與其他新聞的異同。

  2、了解我國運載火箭發射試驗成功的盛況。

  二、能力培養:

  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三、情感體驗點:

  培養祖國的榮譽感,學習參試人員大力協作,團結奮斗為祖國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弄清新聞的基本特點和結構。

  2、學習語言,訓練朗讀。體會新聞語言的簡潔、生動,準確以及在播音時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教具準備:收音機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情境導入  :

  隨著科技的發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火箭發射成功的盛況,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電視還沒有走進千家萬戶,火箭發射還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盛況嗎?今天我們借助“錄音新聞”來回味一下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吧!

  二、課前熱身:

  1、給下列字注音:

  翱      碩大       愨      頃刻     停泊

  2、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分析文章的結構。

  3、深入賞析課文,從描寫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口語與書面語結合入手。

  三、合作探究:

  互動一:朗讀課文,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一是黑體字,另一種是括號內的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教師明確: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互動二: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

  組織方法:一學生讀黑體字,一學生讀劉長樂,一學生讀麻振,一學生讀王惠愨。其他同學表演括號內的內容。(要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學生自我評析。)

  互動三:再次讀課文,了解火箭發射過程。找出新聞的標題和導語 。

  教師明確:標題:喜看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壯觀景象。

  導語 :在第二小節,第一小節是引子,交代通迅員和新聞標題,是錄音新聞的特有形式。

  互動四:通過比較,了解錄音新聞特點的知識。在這則新聞中,括號里的文字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這些文字去掉與保留有沒有不同?

  教師明確:這些文字豐富了新聞報道的內容,增強了所報道的材料的真實性,縮短了聽眾和事件發生現場的距離。

  互動五:從這里我們能看出“錄音新聞”具有怎樣的一個特點?

  教師明確:材料真實,報道全面。

  互動六:精讀課文內容,請同學們畫出表示時間的句詞,并分析作用。

  教師明確:這則新聞以時間為順序,報道事件的發生過程。先報道運載火箭發射情況,再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報道運載火箭情況,從一小時準備開始寫起再寫到“還有兩分鐘“,“離發射時間還有一分鐘”,然后報道運載火箭的發射。報道運載火箭落水情況,先報道測量船的情況,后報道直升機的情況,也是按時間順序,這樣使事件發展十分清楚,便于聽眾收聽。

  互動七:課文除時間語言準確外,還有許多形象的語言,把它們找出來,看看它們對錄音新聞有什么作用?

  教師明確:從景物描寫的作用,比喻手法的表達作用等方面談,言之有理即可。

  互動八:設置活動,模擬播音,以課文播音稿為基礎指定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進行模擬播音。朗讀時根據課文內容,確定感情基調,選擇適當的語調速度。

  四、達標反饋:

  1、現場采訪一同學,并根據錄音寫成錄音新聞的稿件。

  2、改正錯字:波光鱗鱗     喜型于色    撥地而起    螢光屏   運栽

  五、小結:

  這則錄音新聞比較全面地報道了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贊揚了全體工程技術人員、工人和軍指戰員大力協作、團結奮斗為祖國做貢獻的精神,歌頌了黨的領導。

  方法小結:1、作為錄音新聞,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事件是它的主要特點。2、合理安排順序,使事件報道條理清楚。3、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這篇報道的語言特色。

  六、資料補充:

  新聞,又稱消息,通常分為動態新聞、綜合新聞、典型報道和新聞評述四類。

  其中動態新聞是報紙、廣播最常用的一種。它報道的是國內外最新發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氣象、新成就。

  新聞結構:標題、導語 、主體、結語、背景。

  標題:可以分為引題、正題、副題。

  導語 :“電頭”后的第一句,第一段文字,用來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實。

  主體:消息的主干,是集中敘述事件,闡發問題和表明觀點的中心部分。

  結語: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話,是消息的結尾,它可有可無。

  背景:是事物的歷史狀況或存在的環境、條件,是消息的從屬部分。

  新聞特點:立場、觀點鮮明,內容真實、具體,反應迅速,語言簡明準確。

  新聞寫法:以敘述為主,有時兼議論、描寫。

錄音新聞 篇10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自主積累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2、(同學自學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含義。

  (1)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

  (2)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據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

  (4)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朗讀課文

  1、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 ,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要求: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3、同學評析。

  探究練習

  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火箭發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

  4、如果你在發射現場,發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

  體會本文語言的特色

  1、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

  例:它(潛艇)像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

  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2. 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并說明其好處嗎?

  說話練習: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談學習體會。進行說話練習。

  作業 :1、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在課余時間播給同學聽,并請對方評論。

  2、完成本課相關的書面作業 。

錄音新聞 篇11

  《錄音新聞》教案

  教學設想

  1、本文是一篇錄音新聞,學生對此比較陌生。因為錄音新聞既不同于一般廣播稿,又不同于學生常見的電視新聞。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把握錄音新聞的特點,可采用聽錄音新聞或模擬播音的方法。

  2、本文報道的是重大歷史事件——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了解這一內容,可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根據學生和教材的實際,特制定如下內容: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學習本文。學習時間:

  2課時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新課

  隨著科技的發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們經常在電視中看到火箭發射成功的盛況,而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電視還沒有走進千家萬戶,火箭發射還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盛況嗎?今天我們借助“錄音新聞”來回味一下那激動人心的一刻吧。二、展示目標三、展示預習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2、學生自學效果交流(出示投影)。要求理解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2)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3)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據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4)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四、朗讀課文

  1、教師點撥: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一是黑體字,另一種是括號內的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

  ,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組織方法:一學生讀黑體字,一學生讀劉長樂,一學生讀麻振,一學生讀王惠愨。其他同學表演括號內的內容。要求:要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3、學生評析。五、探究練習(投影)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下列句子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處理方法:1、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朗讀句子,注意語速、語調,讀出感情。六、理清思路,把握內容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投影)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在火箭發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

  4、如果你在發射現場,發射成功后,你的心情這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七、體會本文語言的特色 1、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例:它(潛艇)象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2.

  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來說明嗎?想一想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八、課堂總結學生談學習體會,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進行說話練習。九、布置作業 

  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再回家播給家長聽,請家長評論。

錄音新聞 篇12

  錄音新聞

  學習目標:

  1、了解我國運載火箭水下發射成功的情況,學習參試人員團結協助、為國作貢獻的精神。

  2、了解錄音新聞的特點,模擬播音,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3、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口語和書面語自然結合。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方式

  教學過程:

  自主積累

  1、同學交流積累的詞語。

  2、(同學自學效果交流)理解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含義。

  (1)它們從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點下錨停泊。

  (2)活像一朵碩大的蓮花,怒放在蔚藍色的海面上。

  (3)并且把測得的軌道數據源源不斷地輸送進中心計算機。

  (4)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朗讀課文

  1、本文很明顯有兩種文字,你能說出這兩種文字的不同作用嗎?

  黑體字報道的是事件 ,括號內的字是現場錄音,是對錄音內容的說明。文字報道和現場錄音結合運用,更真實、全面地報道了事件,這是錄音新聞的主要特點。

  2、分角色朗讀(模擬播音)要求:注意語速、語調,把握感情。

  3、同學評析。

  探究練習

  結合課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內容,體會在播音時所應有的感情、語速、語調。

  1、這里藍天碧海,風平浪靜,陽光燦爛,運載火箭的水下發射試驗就要在這里進行。

  2、頃刻間,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來越長,如同一條出水巨龍,扶搖直上,騰空而去。

  3、各位聽眾,你們好,現在向你們報道我國由潛艇水下發射的運載火箭落水的實況。

  4、各位聽眾,這時候我們看到直升機已經飛抵落點上方,對火箭落水瞬間施放的熒光染色劑進行精度照相測量。

  5、指戰員們拉響了汽笛,擴大器中奏起了國歌,參試人員一齊擁向甲板,歡呼雀躍。

  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合作討論解決下列問題: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內容。

  2、本文寫了哪幾方面內容?是按照什么順序組織的?說說這樣組織材料的好處。

  3、火箭發射成功后,記者采訪了發射海區指揮所負責人,聽了他的話,你有什么啟發?

  4、如果你在發射現場,發射成功后,你的心情怎樣?你能用具體而生動的語言描述嗎?

  體會本文語言的特色

  1、 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并作賞析。

  例:它(潛艇)像一條大鯨魚從水面行駛到海區以后,慢慢潛入水下。

  賞析:用比喻的手法,把潛艇下沉的動作寫得十分具體、十分準確、十分形象。

  2. 口語和書面語言的自然結合是本文的語言特色,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并說明其好處嗎?

  說話練習:以“我學了這篇課文,了解了……”的形式,談學習體會。進行說話練習。

  作業:

  1、從最近的報紙上找一則新聞,進行模擬播音,在課余時間播給同學聽,并請對方評論。

  2、完成本課相關的書面作業

錄音新聞(精選12篇) 相關內容:
  • 《新聞兩則》(精選12篇)

    一、設計思路:看電視是孩子們平時在家少不了的一件事,特別是寒假結束,許多孩子都在議論電視節目。其實在今天的信息時代里,孩子看電視,不僅必要,而且必須。...

  • 《作文》(精選2篇)

    習作要求1.指導學生讀懂例文《我市第九屆小學生男子籃球比賽結東城小學男籃獲得冠軍),學會新聞報道的寫法。2.在學習例文的基礎上遷移運用,寫一則跳繩比賽的新聞報道。...

  • 《新聞兩則》教學設計(精選14篇)

    學習重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l、了解消息的一般特點,把握新聞的諸種要素。2、探究本文是如何謀篇布局,一氣呵成的。3、理解消息的語言特點,體會本文準確精練、鏗鏘有力的語言。...

  • 《新聞兩則》教案(通用12篇)

    課文說明《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是大家熟悉的傳統課文。1949年4月20日夜,中路軍首先發起渡江作戰,21日下午五時,西路軍、東路軍又同時發起渡江作戰,至22日22時,或全部渡過,或三分之二渡過,或大部渡過,整個戰役取得基本勝...

  • 《新聞兩則》(精選14篇)

    一、設計思路:看電視是孩子們平時在家少不了的一件事,特別是寒假結束,許多孩子都在議論電視節目。其實在今天的信息時代里,孩子看電視,不僅必要,而且必須。...

  • 《新聞兩則》教學雜談(精選12篇)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橫崗中學何寧】〖細和實〗課程標準強調,語文學習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課外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

  • 新聞兩則教學(精選4篇)

    1、新聞兩則教學(總第1-2課時)●學習目標: 1、了解新聞的有關知識,培養學生閱讀新聞的能力。 2、閱讀課文,把握新聞的特點、結構。 3、能根據新聞的結構理清內容、層次并體會語言的準確、簡潔。...

  • 1新聞兩則(通用16篇)

    1 新聞兩則毛澤東【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積累詞語;了解新聞的歷史背景;掌握新聞常識;把握新聞的內容及結構特點,能分析并寫作簡單的新聞。...

  • 《新聞兩則》自讀理解卷(精選13篇)

    【自讀目標】1、知識目標:有關新聞的基本常識。2、理解目標:新聞主體內容及其安排(包括背景、結語)與新聞中心的關系。【試卷內容】一、整體把握1、新聞就是及時快速、簡要明了、真實準確地報道社會上最新發生的事件的實用文體。...

  • 《新聞報道一則》(精選8篇)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認識本文的文體特征,通過具體的范例分析,大致了解新聞報道的幾大特點。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3、體會海峽兩岸炎黃子孫血濃于水的主題教學重點:大致了解新聞報道的極大特點。教學方法:自主閱讀。...

  • 《新聞兩則》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了解新聞特點。2、復習記敘文六要素知識。3、識記新聞結構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聞的結構。4、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并從中獲得有益啟示。【教學重點】1、主體部分層次的劃分和層意概括。...

  • 《小小新聞發布會》

    湖南常德市東升小學漆圓圓設計理念:1.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學習的情境性。《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進行。...

  • 看新聞 畫新聞

    課時:二課時目標:1、培養學生看新聞,看新聞 畫新聞關注新聞的習慣。2、根據所看新聞,用畫面學會表達畫新聞。3、抓住新聞關鍵,看新聞 畫新聞表現精彩瞬間。4、畫面表現別具一格。重點:用畫面表現所看新聞看新聞 畫新聞。...

  • 《新聞兩則》教學設計13

    1.新聞兩則【知識目標】1.了解新聞的六要素: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新聞結構的五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 《新聞兩則》18

    1 新聞兩則 毛澤東【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積累詞語;了解新聞的歷史背景;掌握新聞常識;把握新聞的內容及結構特點,能分析并寫作簡單的新聞。...

  • 七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个色资源 | 美日韩三级 | 国产精品久久AV免费观看软件 | 欧美性猛 | 大学生不戴套毛片视频 | 日本少妇人妻XXXXX18免费 |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丝袜 |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AV在线观看 | 久草免费网站 | 日本免费不卡一区二区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高清二区 | 九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观看网站 |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 欧美一级欧美一级 | 亚洲图片日本V视频免费 | 九色视频官网 | 少妇嘿咻做爰吃奶摸视频网站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 |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 亚洲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播放 | 二区免费| 亚州综合| 国产精品全国免费观看高清 | 97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动漫日韩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天堂网www天堂网最新版 | 久久久久成| 成人7777 |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视频 |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看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 好大好硬好深好爽想要AV | 黄色av网站在线看 | 丁香花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a人 | 天堂а在线最新版在线 | 爆乳在线无码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