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詩四首》教學設計2
一 教學目的:
1. 了解冰心詩歌的特點
2. 體會詩中蘊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3. 通過欣賞優美詩文,激發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詩中抒發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
2. 朗讀并背誦四首詩.
3. 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妙的構思,凝練的語言的把握則是難點
三 教具和教學手段
以讀開路,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究
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母 親
一導入 新課
1999年2月28日21時,中國“文壇祖母”冰心老人在北京逝世,時年99歲,冰心老人自“五四”運動步入文壇,在近一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里,她一直堅持寫作,為世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學作品,為中國的文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今天我們來學習她的四首小詩,藉此來紀念這位文壇世紀老人。
請學生介紹冰心老人:
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閩侯縣人,現代著名作家,兒童文學家,作品有〈〈春水〉〉〈〈繁星〉〉〈〈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等。
提問:母親的懷抱有什么特點?
明確:溫暖 寬廣 安全等
請誦讀冰心的小詩《母親》
要求:要悟親情,注意節奏和重音,把握親切,舒緩的語調,請學生提出疑問,把握以下兩個問題
1.“心中的風雨”指什么?
明確:內心的苦悶,煩惱,精神上的挫折。
2.詩中的“躲”字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是對母親的依戀之情,同時也歌頌了母愛的溫暖,偉大。
請學生再次朗讀并背誦。
紙 船
母愛是永恒的,母愛又是博大的,作為兒女,我們又該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愛呢?請大聲朗讀〈〈紙船〉〉
補充背景:
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學,海浪滔滔,天風卷吹,詩人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油輪上,遠離親人,駛入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回到親人的懷抱?詩人因強烈思念故國,親人,越發孤獨,惆悵。
指導朗讀:
感情基調是思念母親,孤獨憂傷;語調是深情,低沉,緩慢。
引導學生質疑,合作探究:
1 “從不肯”“總是”有什么深意?
明確:對母親思念很深,由來已久。
2 紙船不會漂向母親身邊,“我”為什么還是不灰心“疊著疊著”?
明確:愿望能否實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是詩人寄托思念,排除孤獨,憂傷的惟一方式。
3 第三節是詩人的想象,在詩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想象奇特,想象母親夢見紙船。強烈表達了詩人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是全詩的高潮所在。
遷移訓練:你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愛呢?
交流回答:送賀卡,干家務,捶背,逗笑等。
再次朗讀并背誦
第二課時
成功的花
引導學生反復朗讀〈〈成功的花〉〉
引導學生品位語言,找出你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并分析作用:
1 “明艷”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2 “驚羨”含有驚訝,羨慕,更突出了花的“成功”
3 “浸透”突出了眼淚之多。
4 “灑遍”突出了血雨灑的范圍之廣。
引導學生感悟人生哲理:
一個成功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很羨慕他嗎?花的成功歷程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明確:成功來自奮斗和犧牲。
請同學找出蘊含此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語:
1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2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
3 成功的桂冠是用荊棘編織成的
背誦詩歌。
嫩綠的芽兒
我們總想活得瀟灑,不辜負青春韶麗的年華,但在社會的汪洋中,應如何把握正確的方向呢?冰心這首〈〈嫩綠的芽兒〉〉為我們指明了方向。
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嫩綠的芽兒〉〉。
品位語言:芽兒,花兒,果兒說的話能互換嗎?
明確:1 不能。因為他們說的話與各自特征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2 不能。芽兒,花兒,果兒的順序排列暗指果樹從抽芽,開花到結果的生長的過程。
讓學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詞,并分析體現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
明確:“嫩綠”顯示了“芽兒”健壯,旺盛和朝氣。
“淡白”蘊涵“花兒”樸素,簡潔,不追求華麗的外表。
“深紅”象征“果兒”豐碩,甜蜜,美麗。
引導學生感悟人生哲理:
詩人以植物的生長喻青年的成長,勸勉青年人奮發努力,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背誦詩歌
歸納冰心詩歌的特征:
短小隨意,情麗,深沉;寓有詩意,格調柔和。
板書設計 :
(一)
母愛: 溫暖 寬廣
紙船 : 思念 母親
(二)
成功的花: 奮 斗 精 神
嫩綠的芽兒:充 實 自 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