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第一課時 換位思考一、設計依據(一)客觀依據1、課標要求①學會關心、尊重、寬容、理解他人,樂于助人,與人為善。②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與人為善。2、教材內容①特點:由處理好個人與個人的關系切入到團隊精神的形成。②重點: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學會換位思考。③難點:怎樣做到換位思考。3、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二)主觀依據1、教學目標①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會積極面對集體生活,培養學生待人寬容的生活品質,讓學生切身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②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與人和睦相處的能力③知識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做到待人寬容。2、教學方法創設情景、引導學生討論 二、設計理念新課程強調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真實社會,學生在生動的教學情景中更能積極地學習。三、過程設計
【激發興趣】 情景一:不平等的待遇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非洲某個國家內。那個國家的白人政府實施“種族隔離”政策,不允許黑皮膚人進入白人專用的公共場所。白人也不喜歡與黑人來往,認為他們是低賤的種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個長發的白人姑娘在沙灘上日光浴,由于過度疲勞。她睡著了。當她醒來時,太陽已經下山了。此時,她覺得肚子餓,便走進沙灘附近的一家餐館。
她推門而入,選了張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約15分鐘。沒有侍者前來招待她。她看著那些招待員都忙著侍候比她來得還遲的顧客,對她則不屑一顧,她頓時怒氣滿腔,想走上前去責問那些招待員。
當她站起身來,正想向前時,眼前有一面大鏡子。她看著鏡中的自己,眼淚不由奪眶而出。原來,她已經被太陽曬黑了。此時,她才真正體會到黑人被白人歧視的滋味師: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生:舉手回答。教師小結:當我們做著一些別人不愿意承受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應該學會換位思考。自己不愿意受到侮辱和傷害,也就不應該去傷害別人,要用一顆寬容和善良的心去對待別人。議一議:李勇的故事(教材p77)師:看完這個故事,大家認為李勇同學此時此刻的心情怎么樣?生:很生氣。
師:同學們相互討論一下,他的這種情緒會給自己、他人和集體帶來一些怎樣影響?
生:……
師:同學們認為李勇都很沖動,給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了許多不良后果,如果我們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思考問題,就不會有這么多不開心的事情了。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翁,遇到這種事情,用換位思考,你會怎樣想呢?
生:……
【感悟生活】
情景二:同桌之間
a和b是同桌,一次數學測試的試卷發下來了,a考了62分,他急忙問b考了多少,b沒有告訴他。課間時間,a偷偷看了b的試卷,原來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驕傲的對b說:“哈哈,原來你考了個不及格啊!”這時,c對a說:“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驕傲的啊!”師:你認為a聽完c的話以后心情會怎么樣?生:……
師:假如你是a,你會怎樣想?怎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