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寶貴教案
(2)難點:
世界上各種生命的相互依賴性,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善待和保護野生動物。因為學生只有深刻地認識到各種生命形成和存在的互為條件,才能面對當前不斷惡化的人類生存環境,自覺承擔起保護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課前準備
1、歌曲:能夠反映大自然聲音的錄音、樂曲;胎兒孕育過程及分娩的視頻。
2、指導學生收集有關動植物的圖片或樣本。
3、排練小品
導入新課:
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彩神奇——《大自然之聲》。(4分20秒)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世界里有著豐富的聲音,現在讓我們把眼睛閉上,一起來聆聽這首《大自然之聲》。
學生欣賞歌曲。
師:請大家說說,在剛才的音樂里你都聽到了哪些自然界里的聲音?
學生回答:(略)。
師:同學們的發言都很精彩,能夠從中感悟到這么多的自然界的聲音。現在請大家把剛才所聽到的聲音都連貫起來,用自己的語言勾勒一下你腦海里的大自然的美景。
學生回答:(略)。
師:多么美妙的生命世界,它帶給我們以靜謐、安逸的感受。試想一下,躺在床上聽著夏夜的蛙聲,潺潺的流水,仰望皎潔的明月,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啊!現在讓我們具體地來了解一下多彩的生命世界。
活動目的:以歌曲《大自然之聲》引入新課,讓學生展開聯想,勾畫大自然的圖畫。
講授新課:
一、生命世界美麗神奇
播放錄像:嬰兒形成、發育、成熟到最后分娩出生的整個過程,揭示生命的奧秘。(2分45秒)
設計意圖:在學生內心引起震撼,從錄像中感悟到生命的艱辛和珍貴,從而好好去熱愛生命。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是我們人是怎樣來到世界上的,接下來請同學們拿出你們收集的動植物的圖片或樣本,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收集成果;討論它們有什么樣的特征,自己為什么要收集這些圖片或樣本,你是否喜歡這些動植物,并闡述理由。
學生討論并交流自己的感受。(略)
師:看來同學們對生命世界里的動植物了解還真不少!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教科書第2-3頁的“觀察與感受”中的五張照片。首先請大家仔細觀察每張照片,認真思考照片所反映的是什么自然景象或生命現象?
學生回答: 1、沙漠中的植物。
2、孕育中的嬰孩。
3、顯微鏡下的細胞組織。
4、草原上的雄獅。
5、大海中的魚類。
師:你能從這五張照片中找到生命的跡象嗎?……哦,原來樹、嬰孩、細胞組織、獅子、魚類都是生命的表現。那么他們的生命表現有什么不同?每張照片中的生命都有什么樣的特征呢?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后,回答老師的問題。
學生回答:1、沙漠中植物——代表著頑強的生命。
2、孕育中的嬰孩——代表著需要特別呵護的生命。
3、顯微鏡下的細胞組織——代表著細小而古老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