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敬人者人恒敬之教案
二、為什么要尊重他人(板書)
過渡:之所以要尊重他人,因為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
活動內容:朗讀短詩,漫畫賞析(教材p45)
討論:1.大象和螞蟻在質量上不平等,但在什么樣的天平上是平等的?
2.利用教材p51“平等和不平等”讓學生列舉:
人與人之間在 不平等,但在 是平等的。
設計意圖:從大象和螞蟻在質量上不平等,但在生命上是平等的問題出發,引導學生討論人與人之間不平等和平等的現象。從討論中,使學生明確人與人在很多客觀方面是存在差異的,如年齡、生活水平、社會分工、管理制度、接受適合自己的教育、民族習慣、風俗習慣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這是正常的,但在人格上和法律上是平等的。特別要使學生認識到平等不等于沒有差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始終存在的。
信息點擊:教材p46
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補充: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一切國家機關、組織和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準則。
(一)人與人平等的含義(板書)
教師小結: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是指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板書)
1.人格上的平等
活動內容:閱讀教材p46“蕭伯納和佩斯萊婭”的故事
討論: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
提示:人與人之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人應該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教師小結:任何人的人格尊嚴都不容侵犯。誰都不能侵犯別人的人格尊嚴,同時也不允許別人侵犯自己的人格尊嚴。(板書)
活動內容:案例分析
見資料包“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討論1.聯系所學知識,說說這一案例告訴我們什么?
提示: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觸犯了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
討論2.當你的人格尊嚴受到不法侵害時,應該怎么辦?
設計意圖:這一案例的設計一是為了說明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侵害公民的人格尊嚴要受到法律制裁;二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維權意識,當自己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時,能通過合法的手段維護自己的權益。
教師小結: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觸犯了法律,要受到法律制裁。當自己的人格尊嚴受到不法侵害時,自己有權制止,也可以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2.法律上的平等的含義(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板書)
活動內容:案例分析
見資料包“中國反腐敗情況”
討論:上述案例說明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一個個高官由于貪污受賄走上違法道路,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懲治腐敗的決心,同時也深切感受到在我國沒有任何特殊的公民,也沒有任何特殊的權力。
教師小結:在我國,公民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都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沒有特殊的公民,也沒有特殊的權力。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違反法律,就要負法律責任。(板書)
(二)尊重他人的前提
活動內容:請你幫助
某單位職工大強沒事整天圍著領導轉,為領導倒茶送水,對領導好言奉承。同事們說他拍馬屁,大強對同事們說了這樣兩句話,第一:尊重別人很重要,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第二:我是普通職工,與單位領導本來就不平等,當然要尊重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