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 8.2《法律“雷池” 不可越》學案
根據上述案例,回答下列問題:
(1)陳某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的行為?
(2)法院對陳某的處罰,分別屬于我 國刑罰中的哪一 種?
2. XX年4月14日,河北邯鄲市農業銀行金庫發生一起特大盜竊案,被盜現金人民幣近5100萬元,任某、馬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案發后,二人駕車潛逃,公安部4月17日向全國發出a級通緝令,馬某于18日在北京被抓獲,在三位市民的舉報下,任某于19日在江蘇連云港被抓獲。
(1)任某、馬某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他們將會受到什么處罰?
(2)三位市民的行為給我們什么啟示?
3.某校七年級(1)班學生吳海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幾個小痞子攔住搜身,并被搶去身上僅有的6元錢。這幾個小痞子要他第二天帶50元 錢來,否則要收拾他。假設吳海設想以下三種對策:①惹不起躲得起。②告訴老師并報警。③糾結朋友去找他們報仇。
(1)請對這三種對策分別進行評析。
(2)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選擇哪一種,為什么?
4.右圖中的小華(15歲)在一次騎自行車郊游中,行至下坡時,因車速過快,將同向行駛的王某撞倒,王某因腦顱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小華要負刑事責任嗎?為什么?
三、探究活動題
5.一份來自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統計資料表明,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數已經占到了全國刑事犯罪總數的70%以上,十二歲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明顯增加,其中十四五歲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總數的70%以上。
為構建和諧校園,切實加強青少年學生對違法與犯罪等法律知識的 認識和理解,某校七年級(1)班準備結合近年來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狀及有關典型案例,組織一次“法制報告會”。現請你結合所學法律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1)請你為報告會設計一個主題。
(2)請你寫出組織報告會的目的。
(3)請你為報告會設計兩條宣傳標語。
(4)請你設計本次報告會活動步驟。(至少三步)
(5)請你寫出本次報告會可能用到的法律觀點。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a 3.c 4.b 5.b 6.c 7.a 8.d 9.b 10.d
二、非選擇題
1.(1)陳某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
(2)法院對陳某判處的死刑屬于我國刑罰中的主刑,判處的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屬于刑罰中的附加刑。
2.(1)①犯罪行為。②刑事處罰。
(2)三位市民的行為是有正義感的表現。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包括未成年人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3.(1)對策一不僅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還會使犯罪分子更加囂張。對策二是用法律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表現,同時也維護了法律的尊嚴,是敢于和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表現。對策三不僅不能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還會給社會帶來一定的危害,是違法行為。
(2)選擇對策二,這是敢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具體體現,有利于弘揚社會正氣,有利于社會的穩定。
4.小華不用負刑事責任。因為案發時小華不到16周歲,按照我國刑法的規定,己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q###j、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八種罪的,才負刑事責任。因此小華不負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