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承受挫折、開拓進取的品質教案
提問:為什么他們這么年輕就能作出那些貢獻呢?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們正處于人生的黃金時代,年富力強,記憶力和接受能力強外,還有—點,就是理化兩科動手多且思維操作頻繁,從而有力地促進了智力的發展。一些醫學博士指出:“如果想培育視野開闊、頭腦聰明的孩子,那么必須促使他鍛煉手指的活動能力。由手指的活動而刺激腦髓中的手指活動中樞,就能促使全部智力的提高。”
但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中學生總以“腦子笨”為理由,拒絕思考,養成懶惰、放任的習慣。另外還有一些人,腦子并不笨,讀了不少書,看了不少東西,講起來也滔滔不絕,卻手懶,不注意積累,不善于運用,往往也沒有太大的出息。因此,學會手腦并用,才能成為具有開拓進取精神的創造者。
(學生活動:小制作。提前布置學帶一些材料:1支鉛筆,6根橡皮筋,1張周長不超過鉛筆長度的方紙板,10枚大頭針,10枚圖釘制作一件物品,要求制作的物品新穎、合理、巧妙。活動目的:手腦并用激發探索創新熱情)
4.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板書)
培養不畏挫折、開拓進取的品質,需要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
①冷靜對待(板書)
挫折給人帶來痛苦、壓力和打擊,使人的愿望不能得到滿足。但是當挫折來臨時,我們要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找出失敗的原因,找到擺脫困境趨向成功的途徑,就會在失敗中看到其中孕育著勝利的可能。
(讓學生分析諺語“如果你拒絕了失敗,實際上你就拒絕了成功”的含義)
誰能夠冷靜地看待挫折,誰就能順利地經受挫折的考驗得到成功。如果不能冷靜地分析遇到的挫折,去盲目地自責或責怪他人,就會使自己情緒暴躁,即使是可以克服的困難,也會變成你面前的攔路虎,讓你失去勇氣和信心,從而可能導致失敗。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你最近一次挫折、失敗的原因?怎么戰勝它的?)
亞里士多德有一個解決問題的三段式:第一,看清事實;第二,分析事實;第三,達成決定——然后依決定行事。卡耐基據此提出了消除煩惱的四個步驟:第一,我擔憂的是什么?第二,我能怎么辦?第三,我決定怎么做?第四,我什么時候開始做?一個人遇到挫折后能夠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尋找新方法戰勝挫折,這也表現了他具有不畏挫折的良好品質,也說明了他對待挫折采取的是積極的態度,要真正做到積極對待挫折,還需要掌握戰勝挫折的其他方法。
②自我疏導(板書)
當我們遇到挫折、失敗的時候,一味地自責,其實是最要不得的。因為那樣不僅于事無補,而且還會成為我們走向成功的又—塊兒絆腳石。糟糕的情緒,如果長時間得不到調節,就會使我們喪失上進的勇氣和勝利的信心,而且會影響身體健康。所以遇到挫折,我們要善于自我排解,自我疏導。
(請學生談談自己用過的自我疏導的方法)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聽音樂、看電影、欣賞山川美景……都是很好的調節情緒的方法。
此外為了促成積極的心態,你不妨“自言自語”……進行積極的自我談話。下面是一位美國成功學家寫的“自我談話”,提供給大家,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及健康。
我的呼吸放松,不必費力
我的心跳緩慢而有規律,
我已放松,我很安詳,
我相信我是獨—無二的,十分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