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自我
第六課
第三單元 第七課
第八課
第四單元 第九課
團隊互助 一、材料分析題
1、“ ”是什么? 是什么行為,是什么現象,反映什么
2、為什么? (1)如果是好的行為可以回答作用
(2)如果是壞的行為可以回答危害
3、我們怎么辦? 面對材料上的問題我們怎么做
例題;
初中學生小麗學習成績一般,許多能力也不出眾,平時在班級里不被同學關注。為了引起同學注意,她決定買漂亮衣服來裝扮自己,可是媽媽說“學生不需要外在美“。小麗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對自己非常失望,覺得自己永遠都不行。
假如你是小麗的同學,請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開導小麗
例題2;小蘭進入青春期,臉上出現了青春痘,感到非常煩惱;內心非常渴望友誼,可在實際生活中又不愿意與人交往。
小蘭應該如何認識并克服這些煩惱?
例題3:叢飛,XX年《感動中國人物》之一。他10多年來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150多人,金額超過300萬。后因患胃癌入院治病,勇敢與病魔斗爭,在他辭世前還決定死后捐出自己的眼角膜。叢飛走了,但他在人們心中卻樹立了一座永久的豐碑。
有人說“叢飛用行動告訴了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三、辨析題
3、 判斷:
4、 說明理由
(1)對的部分要說明對的理由——多數是作用
(2)錯的部分要說明錯的理由——多數是危害
3、結論
例題1:有的同學說:課上1分鐘,課后10分鐘。我只要抓住“上課”這一關鍵環節,就能提高學校效率。
例題2:全面認識自己就是要求我們能正確分析自己的內在素質中優勢和不足。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