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珍愛生命
(三)觀察與思考 認識生命世界的獨特性和各種生命價值的平等性。
1.認識生命世界的獨特性. 活動目的:通過觀察生命世界里的動植物標本或圖片,描述自己的想法,感受生命的獨特性與多彩、神奇,逐步樹立起生態德育觀。 活動準備:1、教科書探究園——精彩的生命。(五幅圖) 2、學生課前收集的有關動植物的圖片或樣本。 3、學生以4-6人為興趣活動小組。
師:同學們請拿出你們收集的動植物的圖片或樣本,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收集成果;討論它們有什么樣的特征,自己為什么要收集這些圖片或樣本,你是否喜歡這些動植物,并闡述理由。 學生討論并交流自己的感受。(略) 師:看來同學們對生命世界里的動植物了解還真不少!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教科書第2-3頁的“觀察與感受”中的五張照片。首先請大家仔細觀察每張照片,認真思考照片所反映的是什么自然景象或生命現象?學生回答:1、沙漠中的植物。 2、孕育中的嬰孩。
3、顯微鏡下的細胞組織。 4、草原上的雄獅。 5、大海中的魚類。
師:你能從這五張照片中找到生命的跡象嗎?……哦,原來樹、嬰孩、細胞組織、獅子、魚類都是生命的表現。那么他們的生命表現有什么不同?每張照片中的生命都有什么樣的特征呢?請大家在小組內討論后,回答老師的問題。 學生回答:1、沙漠中植物——代表著頑強的生命。 2、孕育中的嬰孩——代表著需要特別呵護的生命。 3、顯微鏡下的細胞組織——代表著細小而古老的生命。 4、草原上的雄師——代表著兇猛、強悍的生命。5、大海中的魚類——代表著水下多彩、美麗的生命。……
師:自然界里生命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從幾億年前開始發源,從細小的單細胞動物發展到龐大的肉食動物,從低等動物到高等動物,從爬行類動物到哺乳類動物,從單一的為數不多的物種發展到今天的成千上萬種多姿多彩的神奇的生命世界。那么這個世界上,是否人類生命的價值高于其他生命呢?
2.認識世界中各種生命價值的平等性\\小小辯論會。
辯題:“人類生命的價值是否高于其他生命?” 活動目的:加深對生命獨特性的理解,懂得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要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懂得各種生命都有平等的生存權利,各種生命息息相關,相互聯系;引入對人和其他生命價值的思考,懂得善待其他生命,為下一節課《生命需要彼此尊重》做好鋪墊。
活動準備:全班同學分為2個大組,一組為正方:人類生命的價值高于其他生命;另一組為反方:人類生命的價值與其他生命是平等的。(教學提示:學生的觀點總的來說可能會出現這樣幾類:1、人類生命的價值肯定高于其他生命;2、人類生命的價值不一定高于其他生命;3、人類生命的價值與其他生命是平等的;4、人類生命的價值與其他生命的價值一樣等幾種結論。對學生的回答老師不要急于引導得出“生命都有平等的生存權利”的結論,而讓他們自己去思考為什么“高于”,或 “不一定”,或 “不平等”,或“一樣”, 從而得出“生命的存在是大自然的奇跡,人類只是其中的一種”,“人類無權剝奪其他生命的生存權利”,“生命間是息息相關的,需要彼此尊重”的結論,為下一節課的教學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