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依賴走向自立
2. 堅強的意志力3. 非凡的合作精神4. 鮮明的是非觀念5. 選擇有理想和共同情趣的朋友6. 堅持誠實、自信、善良、進取、勤奮等做人原則。閱讀書本p42頁的小故事后思考:1. 這個書生即使滿腹學問,但能自立嗎?為什么?不能。因為他缺乏主見。自主是自立的前提。這個書生做事不經過自己的思考,別人說什么就做什么,沒有自己的是非觀念,被人牽著鼻子走,是沒有一個沒有主見的人。沒有主見的人在生活中人云亦云,是不可能成為自立的人的。2. 什么叫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自主,不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能力。3. 自立與自主有什么關系呢?告別依賴,一個重要的表現是獨立地生活。要獨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事情,只有明確了自己的責任,并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才能成為真正自立的人。而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前提是要學會自主。遇到事情沒有自己的主見,獨立也是徒有虛名。很難設想,一個沒有主見、人云亦云的人、卻怎么能夠承擔自己的責任?怎么能夠在生活中自立?總之,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現。自立就是明確并承擔自己的責任。自主才能明確并承擔責任。4. 你認為自立自理的關鍵是什么?自立自理的關鍵是獨立地生活,明確自己的責任,并勇于承擔自己的責任。1. 假設學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沒有班主 任約束了,你們該怎樣安排自己的學習?2. 如果你的父母外出一周,你怎樣安排這一周的生活?3. 放學后回家,你發現你家的門虛掩著,你 透過門縫一看,有個人正在翻你家的東西。我們要通過努力,使自己不依賴他人,成為學習和生活的主人。(一方面是讓學生明確自立與成功的關系,更主要的是通過兩個“假設”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也就是懂得自主、善于自主。遇事有主見,是自立的前提。并用書生趕考的事例說明沒有主見、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自立的。)1. 自立是不是要拒絕他人的幫助?依靠是不是依賴?為什么?2. 依靠與依賴有什么關系?同學們,依賴別人具有嚴重的危害,這是不是說自立就是要拒絕他人的幫助呢?依靠就是依賴呢?幼小的時候我們對父母、長輩有所“依賴”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立能力的增強,我們就會日益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樣管理自己的生活。這說明我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立意識,我們不再依賴,我們渴望自立于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