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新形象
課標內容
課程總目標: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標,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礎。
課程標準內容“成長中的我”中“認識自我”部分第六條:“了解自我評價的重要性,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
教學理念
本課內容指向學生自身,屬于對自我的探索與澄清,這是青少年成長中最緊要的主題。這樣的主題,教師沒有理由不放下架子,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思品課堂上吐露心聲、滿足學生成長需要、澄清學生自我認識中存在的偏差。本課內容是嘗試思品課走“活動—感悟—內化”模式的極佳題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看待“明星”,幫助學生走出偶像崇拜的誤區,全面認識偶像,確立清晰的自我形象;2.了解他人、社會對自我的期待;3.懂得要從個人需要、社會需要出發,確立個人成長目標。
[能力目標] 知道一分為二地、辯證地對待心中的偶像和自己,明確不僅要完善自己的外在形象,更要注重自己的內在修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進一步引導學生發展地看自己,樹立不斷完善自我的信心。2.通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真誠交流,使存在于生命中的事物變得平常化,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點
面對新期待:“我是誰”
教學難點
我心中的理想形象:“我心中的偶像”
教學方法
活動、討論法
教學準備
1.指導學生訪問家長、鄰居、同學、朋友,明確他們對自己的期待
2.教師收集資料:未來XX年中最具潛力的10大職業
3.制作幻燈片
4.準備好學生填寫的表格
教學過程(見下表)
第一課時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思考和交流情景
播放輕音樂,展示幻燈片──《明星風采》
展示的對象有:1.航天員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影星趙薇、林心如、成龍、李連杰、劉曉慶;歌星宋祖英、騰格爾、刀郎;體育明星姚明、劉翔;小品演員趙本山、潘長江等。
導語:認識自己,發掘自身的潛能,以便更好地更新和完善自己。
你心中的理想形象是誰呢?為什么喜歡他(她)?
學生觀看幻燈片后,結合自己談喜歡的明星?為什么喜歡?談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活動一
我心中的偶像
活動:說偶像
全面認識我心中的偶像,最后對偶像作出客觀評價。點出偶像多少承載著自己的夢想,但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迷失自己。
1.指導學生填寫相應內容,了解學生中的偶像。2.教師認真傾聽,作好課堂記錄。3.要尊重每個學生的選擇,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學生的偶像。
1.學生真實寫下自己對偶像的認識;2.在交流中感受各自的偶像。3學生可以互評。
活動二
討論:明星有缺點嗎?
明確:1.人無完人。2.既要注重外在美,更應注重內在美。
這部分內容是“我心中的偶像”與“我是誰”之間的銜接。從中讓學生感受生命因精彩而美麗,對過于注重外表的學生提出忠告,并對所有學生寄予希望:你可以做得更好。
幻燈片: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2.漫畫:明星逃稅。
在確認的過程中進行感悟、交流。
活動三
自我新期待
發放和填寫表格:
父母對我的期待
老師對我的期待
同學對我的期待
朋友對我的期待
社會對我的期待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利用“生命樹”,完成相應的任務,幫助學生直面自己,通過“同伴期待的我”、“老師期待的我”和“家長期待的我”,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存在還應考慮他人的需要,認識到基于多方考慮的自我期待才是真正需要的自我新形象。
1.指導學生根據課前布置的訪問如實填寫,然后鼓勵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大膽地表達。 2.教師作好典型記錄。也許學生認識比較膚淺,但這是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應尊重學生。3.要欣賞學生。收集學生寫的資料。
學生填寫后交流。讓學生感受社會眼中的自己,從而作出新的自我形象設計:“我想成為的我”。
總結
1. 對這節課表現出色的學生給予肯定和贊賞。
2. 教師的心里話:同學們,希望你們放飛自己的理想。
3. 布置下節課活動的準備內容:你打算將來從事什么職業?對未來有什么希望?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設計意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活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