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新形象》教學設計
一、對應的課標要求
“成長中的我“中的”認識自我“部分:客觀地認識、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形成比較清晰的自我整體形象。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明白個人理想或人生目標的確定要從自身實際和國家需要出發,不能太隨意。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理智、客觀分析事物和辨別是非的能力,讓學生知道應該如何向他人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的正確追星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正確認識如何追星,結合自己實際樹立自我理想形象。
2.教學難點:個人理想或人生目標的確定要從自身實際和國家需要出發。
四教學方法
本課內容的教學,主要采取學生活動探究、教師點撥、引導的互動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的活動、體驗、感悟、反思。
五、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能有幸和大家一起合作上這堂課感到很高興,也很激動,為了表達一下我此刻的心情,老師想為大家唱個歌。[清唱幾句《江南》] 老師很欣賞林俊杰的音樂創作才能,但我聲明:他并不是我心中的偶像。老師的偶像是誰?我先不告訴大家。我想先聽聽同學們心中最喜歡的明星人物到底是誰?
2.活動——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師:我們讓幾位同學用一種特殊的方式來向我們道明他們心中的偶像,前提是不可以直接說出自己心中偶像的名字。你可以模仿他(她)的一些動作或表演,也可以用文字表述。然后讓其他同學來猜猜你心中的偶像是誰。
生甲:我喜歡的是一位乒乓球運動員,他的技術很高超。(學生模仿了他的習慣性動作,并說他的擦汗姿勢都很有個性,覺得很酷。)
生乙:我知道了,他說的那位應該是馬琳。
......
師:剛才同學們所說的心中的偶像大多好象都是影視歌星和體育明星。老師在課前也作了一個調查,結果發現咱們班有36同學最喜歡的明星是娛樂和體育明星。有一位姑娘也跟你們一樣,也喜歡影視歌星。讓我們來看看她怎樣追星的?
3.思考感悟:如此追星
(播放有關林娟追星的視頻,讓學生仔細的觀看。)
師:看了剛才的短片后,你有何感想?你對林娟的這種追星行為有什么看法?
生甲:我覺得她這種做法太讓人無法理解了。對于她的這種行為我覺得很氣憤!
師追問:你為何那么氣憤?
生甲:因為她追星也追的太盲目了!父母為她付出了那么多,她竟然還說劉德華比她父母更重要。
師:其他同學有什么看法?
生乙:我覺得追星是很正常的,但我們只能把它當作我們緊張生活的一種調節。而且我們在追星時也不能太盲目。
師問:那你認為怎樣的追星才是不盲目的?
生乙:我認為我們在追星時應該要把握好一定的分寸。至少別讓追星影響我們的學習。另外我們也該去追那些值得追的星。
......
師總結:追星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關鍵在于把握好度。我們應該善于從明星和偶像身上學習優秀的品質。而且,在選擇追星對象時也不僅僅局限于影視歌星和體育明星。
師:出示各行各業明星人物的照片,讓學生猜猜他們分別是誰。(當學生說出“叢飛”這一人物時,可以將《就這樣感動中國》一書獎勵給該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