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正確認識社會 復習資料
成就舉例:三峽工程、申辦XX年世界博覽會成功、申奧成功、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過程或開工或竣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并順利回收、戰勝非典、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首次跨上10萬億元新臺階。
原因:堅持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了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國力不斷增強; 堅持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正確處理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政治安定、社會穩定;堅持了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正確處理好經濟建設和人口,環境,資源的關系; 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改革開放政策英明正確.
第十一課 有序的社會
10、法律的特征是: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都有約束力;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強制性(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我國法律的本質: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是反映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的意志。
11、為什么說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
一是每個人的一生都與法律有不解之緣,既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又必須履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二是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對人們的正當權益有保護作用。三是法律與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12、為什么說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
為了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國家要履行很多職責。國家履行各種職責叫治國。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如果沒有法律,國家承擔的各項職責就難以實施,社會就會陷于混亂。
13、什么是依法治國?為什么說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來治理國家,管理國家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確保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有法可依。
近年來,我們黨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方針。這一治國基本方略和目標的確立,從根本上解決了人民掌握政權以后要依據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這一極其重要的歷史課題。
14.青少年學習法律常識的重要意義
學好法律知識、養成守法習慣,對青少年而言意義重大。因為,一方面,青少年缺乏生活經驗,辨別是非能力還不強。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國家提倡什么、保護什么、反對什么、禁止什么,從而做到依法辦事,依法律己,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學好法律知識,是青少年行使公民權利和履行公民義務的需要。只有學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培養和樹立牢固的法制觀念,當好國家小主人。第三,學好法律知識是依法治國、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目標的需要。
15.法院是我國的審判機關,檢察院是我國的法律監督機關,都無權制定法律。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
16.規和法律的區別:班規和法律都是行為規范,不過班規是班級內部制定的,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班規主要靠同學們的自覺,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班規只在班級內部起作用,法律具有普遍約束力。
17.國家的治理既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它們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法治”的重點是人的外在行為,“德治”的重點是人的內心世界。社會主義法治是建立、維護、實行社會主義道德的法律保障。社會主義德治是以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來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提高整個民族的道德水平。“德治”搞好了,可以推動依法治國。“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和基礎,“法治”是“德治”的法律保障。所以要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治理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