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知識導引
一、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燦爛的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的;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文化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代代傳承的中華美德具有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對今天中國人具有深遠的影響;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精髓,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作用;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精神的繼承與發揚;改革開放以來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能力目標:從文字、風俗習慣、建筑、服飾、科技等方面感受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力量;列舉事例,說明中華文化是我國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從自己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說明中華文化對我們的深遠影響;選取幾條廣為流傳的傳統美德格言,說明中華民族在創造燦爛的中華文化的同時形成了代代傳承的優良傳統美德,這些傳統美德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用事例說明我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用事例說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開放意識、科學精神、民主精神、創新精神大大增強,并豐富和發展了偉大的民族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增強對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美德的認同感,以實際行動弘揚優秀中華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感受中華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自覺做民族精神的建設者、弘揚者和傳播者。
二、知識網絡
三、學法點撥
第一框:燦爛的中華文化。
第一目: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對于我們來說,文化并不陌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文化,時時有文化。中華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老文明,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創造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始終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極大地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華文化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深深地影響我們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可以說,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打上了中華文化的烙印,我們民族的發展道路展現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風采。
第二目:傳統美德薪火相傳。作為中華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中華傳統美德涵蓋為人、做事等各個方面,隨著時代和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在學習這方面內容時,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傳統美德滲透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認識到傳統美德是歷史性與時代性的統一,感受傳統文化對我們的影響。
第二框: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一目: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從民族理想、民族信念、民族品格等方面,我們可以體會到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及其與中華文化的內在關系;感受到中華民族精神在中華民族發展、壯大過程中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對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
第二目:民族精神我傳承。從當今世界形勢和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精神不斷豐富和發展看,在新的時代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自覺弘揚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