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精選5篇)
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篇1
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教案設計示例(一)
懷集一中 譚勇文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時內容的教學,使學生認識貢獻與索取的關系,懂得只講索取不講貢獻,奉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是人生價值觀問題上的誤區,從而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促使自己健康成長。
教學重點
為什么必須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教學難點
當前為什么必須反對享樂主義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方法:讀、講、議結合
板書提綱
二、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1.只講索取,不講貢獻是十分錯誤的。
2.抵制和反對拜金主義。
(1)拜金主義的含義
。2)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3.反對享樂主義的人生價值觀。
。1)享樂主義的含義
。2)享樂主義的錯誤及危害性的表現
第五課時
導入 新課
1998之夏,長江、嫩江、松花江發生了超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受災省區的廣大干部群眾同前去支援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一起,同洪水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斗,譜寫了一曲奉獻的凱歌。
湖北嘉魚縣牌洲灣江堤崩潰,巨浪呼嘯而來,解放軍400名官兵全部身陷洪流旋渦,但他們浮出旋渦的第一件事就是救助他人。官兵們一個個把自己僅有的救生器材推給群眾,有的靠一件救生衣托帶著一兩個群眾同洪水搏斗,有些官兵被沖出幾百米后,把當時所能抱住的大樹,一次又一次地讓給群眾或戰友。
戰士楊德文水性較好,本來完全可以生還,但他為了救助落水的老人,獻出了年青的生命。統領隊伍的戴應忠少將被沖入激流,抓住樹干后仍堅持指揮周圍的官兵搶救群眾,而自己在洪水中整整浸泡了10個小時才被救出。
英雄壯舉感天動地,受災群眾爭相傳頌。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在殺敵疆場還是抗洪前線,人民子弟兵都是這樣,永遠沖鋒在前,奉獻在前,他們以無畏的氣慨和英雄的本色,履行著神圣的天職和崇高的使命,奉獻出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的真誠摯愛。
在“洪水”這場最嚴格最公平的考試中,他們經受了考驗,交了一份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與上述英雄壯舉相對應的是、有的人在價值觀問題上陷入了種種誤區,如只講索取不講貢獻,奉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人生信條等,
因此,當我們深入學習抗洪官兵奉獻精神的同時,也必須走出價值觀上的種種誤區。
二、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板書)
1.糾正只講索取不講貢獻的傾向(板書)
復習提問
。1)什么是貢獻、索取?二者關系是怎樣的?
。2)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中,哪一方面是居于首位的?
。▽W生回答)
通過同學們剛才的復習,我們對貢獻、索取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一個人,只有為社會做出貢獻,才能受到社會的尊重,也才能從社會那里索取自己應得的東西。同時,個人獲得了應得的東西,得到了社會的尊重,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勞動,做出更大的貢獻。
因此,在二者的關系中,我們不是不要索取只講貢獻;反對的是片面強調索取,不講貢獻的錯誤觀點。
其實,如果離開了勞動、創造、奉獻,作為單純個體的人的價值和意義,真是十分可憐。如果僅就一個人的肉體而言,有人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計算,請同學看下面這張表:
(出示投影片)
脂肪
可制造肥皂7塊
石灰
最多可粉刷一間小屋
石碳
可造20磅焦炭
磷
可制成2200根火柴
鐵
可鑄一枚1英寸的鐵釘
還有一匙的硫磺和一兩重的金屬
請同學計算一下,這種種物質的價值加起來,也就10元左右。然而,當我們把個體的人放到社會中去看,放到他的勞動、創造、奉獻的過程中去看,人則可以以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出遠遠大于自身價值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甚至創造整個人類社會。同時,也正是在勞動、創造和貢獻中,人的價值才得到了真正的實現。
但是,有人卻在奉獻中看到了特殊的一部分。請同學看這雙大手框住的是什么?
(看教材第83頁的插圖)
因此,在人生價值問題上要反對拜金主義。
2.反對拜金主義(板書)
。1)什么是拜金主義?(板書)
(學生看書,回答)
。2)為什么要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板書)
設問: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拜金主義在資本主義以前就存在,但在資本主義社會才成為資產階級普遍奉行的道德準則和人生信條呢?
為什么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拜金主義有盛行的趨勢呢?
除了個人主觀上“拜金”的原因外,有沒有一些客觀的條件呢?
。▽W生思考)
還是和社會發展的客觀條件有關的。首先,從社會生活的現象看,有了錢,才能從市場上買到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其次,從商品交換的發展過程,偶然的物物交換→經常的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貨幣,可以看出,金錢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因此也可以說,商品交換越發達,金錢被用到的場合、次數越多,它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也就越大。資本主義是私有制條件下,商品交換的高度發達時期,因此,對金錢的崇拜也發展到了極致;改革開放后,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金錢仍然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而商品交換比改革開放前要發達,所以金錢在人們的眼中也變得比以前更重要了。
由此,在金錢和人生價值的關系問題上,我們必須進行客觀的分析,認識到:
第一,金錢與人生有著密切關系(板書)
金錢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物質保證。
第二,獲得金錢的手段應該是正當的、合法的(板書)
根據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和有關政策、通過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的報酬、正當的利潤、合法繼承的遺產、銀行存款的利息等,都屬于正當合法的范圍。
貪污盜竊、投機倒把、損公肥私、行賄受賄、走私販私、坑蒙拐騙等所得的金錢,則是不正當的、非法的。
所以,對于金錢的獲得要遵從“取之有道”的原則。
通過前邊的學習,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金錢是商品交換的媒介,因此,它不能買到一切商品,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第三,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板書)
上節課,我們留了一道思考題,同學們還記得嗎?“有人認為金錢能買到一切、你認為呢?金錢能買到什么,買不到什么?”現在,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W生討論、發言、教師歸納)
同學們的發言涉及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說明大家對金錢的“不能”還是有一定認識的,有人把這些內容歸納成了一首歌,叫“買到買不到的歌”,請同學們看投影片:
。ǔ鍪就队捌
金錢能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
金錢能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
金錢能買到美食,但買不到食欲;
金錢能買到床,但買不到睡眠;
金錢能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
金錢能買到娛樂,但買不到愉快;
金錢能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
金錢能買到諂媚,但買不到尊敬;
金錢能買到伙伴,但買不到朋友;
金錢能買到奢侈品,但買不到文化;
金錢能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威望;
金錢能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
金錢能買到軀殼,但買不到靈魂;
金錢能買到虛名,但買不到實學;
金錢能買到小人的心,但買不到君子的志……
對于青年學生來講,物質生活的富足固然重要,但更應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因為物質生活只能賦予人以血肉;而高尚的精神生活則能賦予人崇高的靈魂。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83~84頁的小字資料,他們的選擇,就說明金錢并非是人生的真諦,世上還有比金錢更珍貴的、更值得追求的。
。▽W生看書)
相反,一個人沒有高尚的追求,沒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即使擁有足夠的金錢,吃的、穿的再好,也是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也不會有幸福的體驗。
例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里的女主角娜拉,同學們分析一下,她為什么要出走?
。▽W生發言,教師歸納)
她的出走,并不是追求物質享受,她的物質生活水平可以說是相當高了,她丈夫新升了銀行經理,雖然他們的生活中一度出現了波折,但是,只要娜拉愿意,她還是可以照以前那樣甚至比以前更好地過下去。但是,經過了這次波折,她發現自己充其量不過是丈夫的一個玩偶而已,她發現自己的精神生活是異常空虛的。她要擺脫這種生活,所以她不顧一切地出走了。娜拉的出走,為的是什么?
為的是追求一種合乎理想的精神生活。
再說大家熟悉的《青春之歌》里的女主角林道靜,就更為清楚地說明了這一問題,她如果安于做余永澤的妻子,也是可以過一過“小康之家”的生活的。但是,她不滿足于此,她看不起余永澤那種唯我的、自私的、反動的思想和行為,她痛苦地感到自己精神生活上的空虛,因此,她才迫切地追求一種新的生活,當她找到了黨,黨把她領到一條她來說是嶄新而又艱苦的道路上去的時候,她毫不留戀地拋棄掉她的“小康之家”的物質享受,走上了革命道路。
從以上正反兩方面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金錢并非人生的第一要義,人應該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近些年來,少數青年學生在較為優越的家庭條件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缺乏艱苦樸素精神,滋長了享樂主義傾向,甚至揮霍無度、腐化墮落、觸目驚心。
據某市的調查,77.71%的青年買衣服缺乏計劃性;某校學生在校每天吃水果、喝冷飲、吃零食的占90%;學生過生日十分普遍,相互送禮、吃喝成風。
(教學建議:教師可針對本校學生在此方面現象做一調查,進行例舉)
以上現象說明,在人生價值觀問題上,還存在著另一誤區,享樂主義。
3.反對享樂主義(板書)
請同學閱讀教材第84~85頁,并思考①什么是享樂主義?你能舉一例說明嗎?②從正、反兩方面舉一例來說明物質享樂和人生、享樂與創造、個人幸福和他人幸福的正確關系。
。ㄕf明:本部分內容重點通過學生看書、討論、舉例說明、教師歸納總結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享樂主義的錯誤及危害)
這里需要同學們注意的是,我們反對享樂主義,并不是反對合理消費,連最基本的需求也不要了。我們反對的是大手大腳、鋪張浪費,不講奮斗、不講創造、貢獻、社會責任的思想。
小結:
總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我們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走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誤區。
請同學課下閱讀并思考:
1998之夏,一場百年罕見的特大洪災不期而至。
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英雄的人民子弟兵。
聽一聽某工兵團一營教導員向南京軍區司令員的匯報吧:有56名官兵由于長期站在臟水中作業 ,雙腳都潰爛了,只能靠后腳跟走路,但沒人叫苦;有36名官兵家里遭了水災,但無一人請假要求回家;二連連長諸小昌的岳父病故、妻子生病、孩子發燒,他強忍悲痛,堅持和戰士一起扛沙袋、堵泡泉;新戰士張健身上長了13個癤子,疼痛無比,仍每天上堤搶險;志愿兵史學華,家在安徽農村,來抗洪救災前母親從樓上摔下來當場去世,他是家里的老大,理應回去料理母親的后事,但他卻把痛苦埋在心里……
年輕的戰士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有父母親情。但是當人民召喚的時候,他們便義無返顧地去奮斗、去犧牲,以鋼鐵般的意志去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年輕的戰士們和同學們的年齡相仿,但在這場抗洪救災中,他們追求著、創造著、實現著怎樣的人生價值呢?
隨堂練習
1.在我國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在人生價值觀問題上陷入了種種誤區,這些誤區主要有( )
A.只講索取不講奉獻
B.拜金主義
C.享樂主義
D.從人的社會性出發,考慮個人價值
2.“資產者為了多賺錢不措采取任何手段,認為生活的目的就是裝滿自己的錢袋”。馬克思的這段話是對資產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動寫照( )
A.只講索取
B.不講義務
C.金錢至上
D.享樂主義
參考答案:1、ABC 2、C
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篇2
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教學設計示例(二)
懷集一中 程紅英
教學目標 :
1 、知識方面:
識記:拜金主義的含義,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及危害性的表現。
理解:( 1 )貢獻與索取是相輔相成的兩方面。
。 2 )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
運用:
。 1 )能夠運用具體事例說明只講索取不講貢獻是片面的,錯誤的認識,只有在無私奉獻中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2 )能夠運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比較、認識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錯誤實質及危害性。
2 、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比較和理解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
3 、覺悟方面:
認識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危害性,提高辨別能力。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使自己健康地成長起來。
重點難點:如何理解人生價值觀與金錢的關系。
教學過程 :
(復習提問)我們青年一代應如何實現人生價值呢?
。▽ 新課)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無私奉獻,舍己救人的英雄模范人物。比如 90 年代的孔繁森、吳天祥、徐虎、李國安,高建成等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生機勃勃,推動了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展現了他們閃光的人生價值。
但是,社會生活中有的人在人生價值問題上陷入了種種誤區。那么在人生價值問題上有哪些誤區?怎么樣走出誤區?
二、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板書)
1 、只講索取,不講貢獻是十分錯誤的(板書)
師: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問題上,是先貢獻后索取,還是先索取后貢獻,或者是只索取不貢獻?
生:討論回答。
師:第一、根據個人和社會的辯證關系原理,不可強調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面。
第二、從理論上講清貢獻與索取的關系。由學生回答并朗讀。
第三、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更為重要。這是因為,社會要提供實現個人價值的條件,首先需要把它們創造出來。沒有人的勞動和創造,就不會有人的需要和滿足。
有人這樣比喻:索取>貢獻--負>正即有負于社會--人生毫無價值
索取=貢獻--負=正即和為 0 --人生也沒有價值
索。钾暙I--負<正即和為正--即有益于社會,這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
2 、抵制和反對拜金主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板書)
學生閱讀教材,然后看材料回答問題來掌握人生與金錢的關系。
材料一: 2001 年 9 月 21 日<光明日報>發表文章,介紹了河南省正陽縣雷寨派出所所長劉文功的感人事跡。劉文功同志一心為民愛民,多次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幫助困難群眾,自己的生活卻很清苦。
材料二: 2001 年 10 月 10 日,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因犯受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沈陽市原常務副市長馬向東因犯污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 1 )上述兩則材料分別反映了什么價值觀?
。 2 )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金錢與人生關系的認識。
學生回答,老師分析說明:
( 1 )材料一反映了劉文功同志的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集體主義價值觀;材料二反映了慕綏新、馬向東的拜金主義價值觀。
拜金主義是一種金錢至上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為金錢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為的標準。
( 2 )第一、金錢與人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對資產階級而言,金錢就是幸福,金錢就是人生目的,人生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金錢仍然充當著商品交換的媒介,具有同一切商品進行交換的職能。因此,金錢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物質保證。
第二、劉文功同志用自己辛勤得來的工資幫助困難群眾,實現了人生價值。慕綏新、馬向東受拜金主義的腐蝕,不擇手段地獲取金錢,既損害了國家利益,也使自己身敗名裂。
第三、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 , 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劉文功同志一心為民愛民的精神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因此,我們應該自覺抵制拜金主義的影響,使自己健康成長起來。
投影下列名言警句,指導學生思考這些名言警句包含了什么道理?
“人不能把金錢帶入墳墓,但金錢卻可以把人送入墳墓!
“對于金錢,不能把它當作主人,也不能把它當作仆人,更不能把它當情人,只能把它當友人!
德國作家畢爾格在<勇敢男子的歌>中說:“我不能以金錢出賣我的人生!
教師:這些名言警句教育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正確認識和處理金錢與人生的關系,抵制拜金主義的腐蝕,使自己健康地成長起來。
3 、反對享樂主義的人生價值觀(板書)
。 1 )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于追求物質享樂。
老師:某市的調查: 77 %青年買衣服缺乏計劃性, 67 %青年感到“收入跟不上消費”。某校學生每天吃水果、喝酸奶、吃零食的占 90 %。學生過生日十分普遍,相互送禮,吃喝成風。請同學們舉例說明享樂主義的危害性。
學生舉身邊的例子。
。 2 )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的錯誤和危害性
學生閱讀教材,老師歸納:
第一、它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把吃喝玩樂作為人生的的唯一目的和最大樂趣,把人與動物完全等同起來。
第二、它只講生活享受,不講財富創造,把享受與創造對立起來。
第三、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礎上。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93 頁“小資料”,這段話說明了古人主張勤儉,反對驕奢淫逸的名言古訓。
小結: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是社會主義腐蝕劑,對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青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我們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走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誤區。
課堂練習:
單項選擇題:
1 、 2000 年第 17 期<半月談>載文指出,社會上一些人由于個人主義思想膨脹,熱衷于資產階級腐朽的生活方式,單純追求個人享樂,以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這說明( )
A.人們追求自我利益會破壞社會穩定
B.應尊重和維護正當的個人利益
C.個人主義是一種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D.個人主義對個人、對社會具有極大的危害,必須堅決反對
2 、當前,一部分黨員干部把個人的享樂當成人生的追求,片面強調個人利益的重要性,無視國家和整體的利益。這種做法:( )
A.是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行為
B.體現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的道理
C.沒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
D.肯定了人們應當具有正當的個人利益
參考答案: 1 、 D 2 、 C
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篇3
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教學設計示例(二)
懷集一中 程紅英
教學目標 :
1 、知識方面:
識記:拜金主義的含義,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及危害性的表現。
理解:( 1 )貢獻與索取是相輔相成的兩方面。
( 2 )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
運用:
。 1 )能夠運用具體事例說明只講索取不講貢獻是片面的,錯誤的認識,只有在無私奉獻中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2 )能夠運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比較、認識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錯誤實質及危害性。
2 、能力方面: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分析、比較和理解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判斷是非的能力。
3 、覺悟方面:
認識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危害性,提高辨別能力。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使自己健康地成長起來。
重點難點:如何理解人生價值觀與金錢的關系。
教學過程 :
。◤土曁釂枺┪覀兦嗄暌淮鷳绾螌崿F人生價值呢?
。▽ 新課)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無私奉獻,舍己救人的英雄模范人物。比如 90 年代的孔繁森、吳天祥、徐虎、李國安,高建成等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熱血,使我們的社會更加生機勃勃,推動了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展現了他們閃光的人生價值。
但是,社會生活中有的人在人生價值問題上陷入了種種誤區。那么在人生價值問題上有哪些誤區?怎么樣走出誤區?
二、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板書)
1 、只講索取,不講貢獻是十分錯誤的(板書)
師:在實現人生價值的問題上,是先貢獻后索取,還是先索取后貢獻,或者是只索取不貢獻?
生:討論回答。
師:第一、根據個人和社會的辯證關系原理,不可強調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面。
第二、從理論上講清貢獻與索取的關系。由學生回答并朗讀。
第三、強調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更為重要。這是因為,社會要提供實現個人價值的條件,首先需要把它們創造出來。沒有人的勞動和創造,就不會有人的需要和滿足。
有人這樣比喻:索取>貢獻--負>正即有負于社會--人生毫無價值
索。截暙I--負=正即和為 0 --人生也沒有價值
索。钾暙I--負<正即和為正--即有益于社會,這樣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
2 、抵制和反對拜金主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板書)
學生閱讀教材,然后看材料回答問題來掌握人生與金錢的關系。
材料一: 2001 年 9 月 21 日<光明日報>發表文章,介紹了河南省正陽縣雷寨派出所所長劉文功的感人事跡。劉文功同志一心為民愛民,多次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資幫助困難群眾,自己的生活卻很清苦。
材料二: 2001 年 10 月 10 日,沈陽市原市長慕綏新因犯受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沈陽市原常務副市長馬向東因犯污罪、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 1 )上述兩則材料分別反映了什么價值觀?
。 2 )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金錢與人生關系的認識。
學生回答,老師分析說明:
( 1 )材料一反映了劉文功同志的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集體主義價值觀;材料二反映了慕綏新、馬向東的拜金主義價值觀。
拜金主義是一種金錢至上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為金錢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為的標準。
( 2 )第一、金錢與人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對資產階級而言,金錢就是幸福,金錢就是人生目的,人生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金錢仍然充當著商品交換的媒介,具有同一切商品進行交換的職能。因此,金錢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物質保證。
第二、劉文功同志用自己辛勤得來的工資幫助困難群眾,實現了人生價值。慕綏新、馬向東受拜金主義的腐蝕,不擇手段地獲取金錢,既損害了國家利益,也使自己身敗名裂。
第三、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 , 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劉文功同志一心為民愛民的精神是用金錢買不到的。
因此,我們應該自覺抵制拜金主義的影響,使自己健康成長起來。
投影下列名言警句,指導學生思考這些名言警句包含了什么道理?
“人不能把金錢帶入墳墓,但金錢卻可以把人送入墳墓!
“對于金錢,不能把它當作主人,也不能把它當作仆人,更不能把它當情人,只能把它當友人!
德國作家畢爾格在<勇敢男子的歌>中說:“我不能以金錢出賣我的人生!
教師:這些名言警句教育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正確認識和處理金錢與人生的關系,抵制拜金主義的腐蝕,使自己健康地成長起來。
3 、反對享樂主義的人生價值觀(板書)
。 1 )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于追求物質享樂。
老師:某市的調查: 77 %青年買衣服缺乏計劃性, 67 %青年感到“收入跟不上消費”。某校學生每天吃水果、喝酸奶、吃零食的占 90 %。學生過生日十分普遍,相互送禮,吃喝成風。請同學們舉例說明享樂主義的危害性。
學生舉身邊的例子。
( 2 )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的錯誤和危害性
學生閱讀教材,老師歸納:
第一、它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把吃喝玩樂作為人生的的唯一目的和最大樂趣,把人與動物完全等同起來。
第二、它只講生活享受,不講財富創造,把享受與創造對立起來。
第三、它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礎上。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93 頁“小資料”,這段話說明了古人主張勤儉,反對驕奢淫逸的名言古訓。
小結: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是社會主義腐蝕劑,對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青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我們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走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誤區。
課堂練習:
單項選擇題:
1 、 2000 年第 17 期<半月談>載文指出,社會上一些人由于個人主義思想膨脹,熱衷于資產階級腐朽的生活方式,單純追求個人享樂,以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這說明( )
A.人們追求自我利益會破壞社會穩定
B.應尊重和維護正當的個人利益
C.個人主義是一種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
D.個人主義對個人、對社會具有極大的危害,必須堅決反對
2 、當前,一部分黨員干部把個人的享樂當成人生的追求,片面強調個人利益的重要性,無視國家和整體的利益。這種做法:( )
A.是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行為
B.體現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作用的道理
C.沒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
D.肯定了人們應當具有正當的個人利益
參考答案: 1 、 D 2 、 C
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篇4
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教案設計示例(一)
懷集一中 譚勇文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時內容的教學,使學生認識貢獻與索取的關系,懂得只講索取不講貢獻,奉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是人生價值觀問題上的誤區,從而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促使自己健康成長。
教學重點
為什么必須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教學難點
當前為什么必須反對享樂主義的人生價值觀?
教學方法:讀、講、議結合
板書提綱
二、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1.只講索取,不講貢獻是十分錯誤的。
2.抵制和反對拜金主義。
。1)拜金主義的含義
(2)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3.反對享樂主義的人生價值觀。
。1)享樂主義的含義
(2)享樂主義的錯誤及危害性的表現
第五課時
導入 新課
1998之夏,長江、嫩江、松花江發生了超歷史記錄的特大洪水。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受災省區的廣大干部群眾同前去支援的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一起,同洪水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殊死搏斗,譜寫了一曲奉獻的凱歌。
湖北嘉魚縣牌洲灣江堤崩潰,巨浪呼嘯而來,解放軍400名官兵全部身陷洪流旋渦,但他們浮出旋渦的第一件事就是救助他人。官兵們一個個把自己僅有的救生器材推給群眾,有的靠一件救生衣托帶著一兩個群眾同洪水搏斗,有些官兵被沖出幾百米后,把當時所能抱住的大樹,一次又一次地讓給群眾或戰友。
戰士楊德文水性較好,本來完全可以生還,但他為了救助落水的老人,獻出了年青的生命。統領隊伍的戴應忠少將被沖入激流,抓住樹干后仍堅持指揮周圍的官兵搶救群眾,而自己在洪水中整整浸泡了10個小時才被救出。
英雄壯舉感天動地,受災群眾爭相傳頌。把生的希望讓給群眾、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無論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在殺敵疆場還是抗洪前線,人民子弟兵都是這樣,永遠沖鋒在前,奉獻在前,他們以無畏的氣慨和英雄的本色,履行著神圣的天職和崇高的使命,奉獻出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的真誠摯愛。
在“洪水”這場最嚴格最公平的考試中,他們經受了考驗,交了一份黨和人民滿意的答卷。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與上述英雄壯舉相對應的是、有的人在價值觀問題上陷入了種種誤區,如只講索取不講貢獻,奉行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人生信條等,
因此,當我們深入學習抗洪官兵奉獻精神的同時,也必須走出價值觀上的種種誤區。
二、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板書)
1.糾正只講索取不講貢獻的傾向(板書)
復習提問
(1)什么是貢獻、索?二者關系是怎樣的?
。2)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中,哪一方面是居于首位的?
。▽W生回答)
通過同學們剛才的復習,我們對貢獻、索取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一個人,只有為社會做出貢獻,才能受到社會的尊重,也才能從社會那里索取自己應得的東西。同時,個人獲得了應得的東西,得到了社會的尊重,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勞動,做出更大的貢獻。
因此,在二者的關系中,我們不是不要索取只講貢獻;反對的是片面強調索取,不講貢獻的錯誤觀點。
其實,如果離開了勞動、創造、奉獻,作為單純個體的人的價值和意義,真是十分可憐。如果僅就一個人的肉體而言,有人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計算,請同學看下面這張表:
。ǔ鍪就队捌
脂肪
可制造肥皂7塊
石灰
最多可粉刷一間小屋
石碳
可造20磅焦炭
磷
可制成2200根火柴
鐵
可鑄一枚1英寸的鐵釘
還有一匙的硫磺和一兩重的金屬
請同學計算一下,這種種物質的價值加起來,也就10元左右。然而,當我們把個體的人放到社會中去看,放到他的勞動、創造、奉獻的過程中去看,人則可以以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出遠遠大于自身價值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甚至創造整個人類社會。同時,也正是在勞動、創造和貢獻中,人的價值才得到了真正的實現。
但是,有人卻在奉獻中看到了特殊的一部分。請同學看這雙大手框住的是什么?
(看教材第83頁的插圖)
因此,在人生價值問題上要反對拜金主義。
2.反對拜金主義(板書)
(1)什么是拜金主義?(板書)
。▽W生看書,回答)
。2)為什么要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板書)
設問:請同學們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拜金主義在資本主義以前就存在,但在資本主義社會才成為資產階級普遍奉行的道德準則和人生信條呢?
為什么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拜金主義有盛行的趨勢呢?
除了個人主觀上“拜金”的原因外,有沒有一些客觀的條件呢?
。▽W生思考)
還是和社會發展的客觀條件有關的。首先,從社會生活的現象看,有了錢,才能從市場上買到我們生活的必需品;其次,從商品交換的發展過程,偶然的物物交換→經常的物物交換→一般等價物→貨幣,可以看出,金錢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因此也可以說,商品交換越發達,金錢被用到的場合、次數越多,它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也就越大。資本主義是私有制條件下,商品交換的高度發達時期,因此,對金錢的崇拜也發展到了極致;改革開放后,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金錢仍然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而商品交換比改革開放前要發達,所以金錢在人們的眼中也變得比以前更重要了。
由此,在金錢和人生價值的關系問題上,我們必須進行客觀的分析,認識到:
第一,金錢與人生有著密切關系(板書)
金錢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物質保證。
第二,獲得金錢的手段應該是正當的、合法的(板書)
根據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和有關政策、通過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的報酬、正當的利潤、合法繼承的遺產、銀行存款的利息等,都屬于正當合法的范圍。
貪污盜竊、投機倒把、損公肥私、行賄受賄、走私販私、坑蒙拐騙等所得的金錢,則是不正當的、非法的。
所以,對于金錢的獲得要遵從“取之有道”的原則。
通過前邊的學習,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了,金錢是商品交換的媒介,因此,它不能買到一切商品,從中我們可以看出:
第三,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板書)
上節課,我們留了一道思考題,同學們還記得嗎?“有人認為金錢能買到一切、你認為呢?金錢能買到什么,買不到什么?”現在,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問題。
。▽W生討論、發言、教師歸納)
同學們的發言涉及到了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說明大家對金錢的“不能”還是有一定認識的,有人把這些內容歸納成了一首歌,叫“買到買不到的歌”,請同學們看投影片:
(出示投影片)
金錢能買到房屋,但買不到家;
金錢能買到藥物,但買不到健康;
金錢能買到美食,但買不到食欲;
金錢能買到床,但買不到睡眠;
金錢能買到珠寶,但買不到美;
金錢能買到娛樂,但買不到愉快;
金錢能買到書籍,但買不到智慧;
金錢能買到諂媚,但買不到尊敬;
金錢能買到伙伴,但買不到朋友;
金錢能買到奢侈品,但買不到文化;
金錢能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威望;
金錢能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
金錢能買到軀殼,但買不到靈魂;
金錢能買到虛名,但買不到實學;
金錢能買到小人的心,但買不到君子的志……
對于青年學生來講,物質生活的富足固然重要,但更應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因為物質生活只能賦予人以血肉;而高尚的精神生活則能賦予人崇高的靈魂。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83~84頁的小字資料,他們的選擇,就說明金錢并非是人生的真諦,世上還有比金錢更珍貴的、更值得追求的。
。▽W生看書)
相反,一個人沒有高尚的追求,沒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即使擁有足夠的金錢,吃的、穿的再好,也是沒有靈魂的行尸走肉,也不會有幸福的體驗。
例如,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里的女主角娜拉,同學們分析一下,她為什么要出走?
。▽W生發言,教師歸納)
她的出走,并不是追求物質享受,她的物質生活水平可以說是相當高了,她丈夫新升了銀行經理,雖然他們的生活中一度出現了波折,但是,只要娜拉愿意,她還是可以照以前那樣甚至比以前更好地過下去。但是,經過了這次波折,她發現自己充其量不過是丈夫的一個玩偶而已,她發現自己的精神生活是異常空虛的。她要擺脫這種生活,所以她不顧一切地出走了。娜拉的出走,為的是什么?
為的是追求一種合乎理想的精神生活。
再說大家熟悉的《青春之歌》里的女主角林道靜,就更為清楚地說明了這一問題,她如果安于做余永澤的妻子,也是可以過一過“小康之家”的生活的。但是,她不滿足于此,她看不起余永澤那種唯我的、自私的、反動的思想和行為,她痛苦地感到自己精神生活上的空虛,因此,她才迫切地追求一種新的生活,當她找到了黨,黨把她領到一條她來說是嶄新而又艱苦的道路上去的時候,她毫不留戀地拋棄掉她的“小康之家”的物質享受,走上了革命道路。
從以上正反兩方面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金錢并非人生的第一要義,人應該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
近些年來,少數青年學生在較為優越的家庭條件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缺乏艱苦樸素精神,滋長了享樂主義傾向,甚至揮霍無度、腐化墮落、觸目驚心。
據某市的調查,77.71%的青年買衣服缺乏計劃性;某校學生在校每天吃水果、喝冷飲、吃零食的占90%;學生過生日十分普遍,相互送禮、吃喝成風。
。ń虒W建議:教師可針對本校學生在此方面現象做一調查,進行例舉)
以上現象說明,在人生價值觀問題上,還存在著另一誤區,享樂主義。
3.反對享樂主義(板書)
請同學閱讀教材第84~85頁,并思考①什么是享樂主義?你能舉一例說明嗎?②從正、反兩方面舉一例來說明物質享樂和人生、享樂與創造、個人幸福和他人幸福的正確關系。
(說明:本部分內容重點通過學生看書、討論、舉例說明、教師歸納總結的方法,讓學生認識到享樂主義的錯誤及危害)
這里需要同學們注意的是,我們反對享樂主義,并不是反對合理消費,連最基本的需求也不要了。我們反對的是大手大腳、鋪張浪費,不講奮斗、不講創造、貢獻、社會責任的思想。
小結:
總之,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我們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走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誤區。
請同學課下閱讀并思考:
1998之夏,一場百年罕見的特大洪災不期而至。
哪里最危險,哪里就有英雄的人民子弟兵。
聽一聽某工兵團一營教導員向南京軍區司令員的匯報吧:有56名官兵由于長期站在臟水中作業 ,雙腳都潰爛了,只能靠后腳跟走路,但沒人叫苦;有36名官兵家里遭了水災,但無一人請假要求回家;二連連長諸小昌的岳父病故、妻子生病、孩子發燒,他強忍悲痛,堅持和戰士一起扛沙袋、堵泡泉;新戰士張健身上長了13個癤子,疼痛無比,仍每天上堤搶險;志愿兵史學華,家在安徽農村,來抗洪救災前母親從樓上摔下來當場去世,他是家里的老大,理應回去料理母親的后事,但他卻把痛苦埋在心里……
年輕的戰士們,也是血肉之軀,也有父母親情。但是當人民召喚的時候,他們便義無返顧地去奮斗、去犧牲,以鋼鐵般的意志去筑起一道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
年輕的戰士們和同學們的年齡相仿,但在這場抗洪救災中,他們追求著、創造著、實現著怎樣的人生價值呢?
隨堂練習
1.在我國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在人生價值觀問題上陷入了種種誤區,這些誤區主要有( )
A.只講索取不講奉獻
B.拜金主義
C.享樂主義
D.從人的社會性出發,考慮個人價值
2.“資產者為了多賺錢不措采取任何手段,認為生活的目的就是裝滿自己的錢袋”。馬克思的這段話是對資產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動寫照( )
A.只講索取
B.不講義務
C.金錢至上
D.享樂主義
參考答案:1、ABC 2、C
走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誤區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貢獻與索取的辯證關系,懂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的危害性。
2.過程與方法:通過結合學生的自身實際并借助典型案例,積極引導學生思維,進行啟發探究學習;通過設計問題情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提高學生對人生價值問題的分析判斷能力、是非理解能力、辯證思維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聯系社會生活中和自身實際的例子,認識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危害性,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反對和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侵蝕,使自己健康成長。
【教學重點】
人生價值與金錢的關系
【教學難點】
享樂主義的錯誤和危害性;正當享受與享樂主義的區別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事例導入:
誰最誠實
法國一個小鎮每年在收成的時候,都會舉行一個豐收慶典,時間長達一個星期。在慶典期間,大家慶賀豐收也表達感恩。
儀式由大家共同努力舉辦,每家都要供應佳肴與美酒。他們要帶五公升自家釀的酒來,灌進慶典場地中的公共大酒桶,好讓大家共飲。
在豐收慶典的最后一天,鎮長來主持開桶儀式,然后大家傳杯,互相祝頌。鎮長啟開桶塞,飲了一口。但那不是酒,而是白開水。
設問:為什么鎮長喝的是白開水?
學生回答:原來每個人帶來的都是白開水,每個人都把好酒藏在自己家里,因為大家都以為一大桶酒里,有那么一點水是不會被人發現的。
設問:這個故事在人生價值方面給我們什么啟示?
講授新課:
人生價值包括貢獻和索取兩方面的內容,個人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推動了社會發展,就為個人索取打下了基礎;個人從社會那里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東西,又會激發起更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1、正確處理貢獻和索取的關系
(1)貢獻和索取的關系(板書)
教師歸納:貢獻是索取的前提和基礎(義務);索取是貢獻的保障(權利),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貢獻。
通過同學們剛才的復習,我們對貢獻、索取的關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中,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居首位。因此,只講索取,不講貢獻,是片面的,割裂了兩者的的辯證關系,毫無價值和意義,因而是錯誤的。我們就堅決反對。
(2)糾正只講索取不講貢獻的傾向(板書)
教師:從另一方面看,我們不是不要索取只講貢獻;索取是貢獻的保障,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需要金錢。那么現在我就請同學們說一下自己對金錢的看法。
學生:各抒己見(略)
教師:社會上流傳著哪些看法?
學生:摘要如下: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睕]有金錢,生活就無光彩。
“有錢能使鬼推磨。”
“市場經濟就是鈔票經濟!
“世上只有鈔票好,有錢的孩子像塊寶。”
“腳板朝前長,鈔票人人想!
“有什么不能有病,沒什么不能沒錢”
“我不喜歡人民,但喜歡人民幣”……
思考:①上述這些觀點說明了什么?
教師歸納:上述這些觀點說明了金錢對人們的作用,金錢對人們非常重要,所以,有的人一生拼命追求金錢,認為金錢萬能,金錢至上,同學們,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是拜金主義的思想。
前面我們講了,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貢獻。那么人生價值又如何實現呢?人生價值的實現需要社會提供一定的客觀條件,尤其需要發揮的人的主觀能動性,全面提高個人素質,要實現人生價值,就要求我們必須走出只講索取不講貢獻、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誤區。
2、反對拜金主義(板書)
思考: ② 拜金主義在現實生活各個領域中有哪些表現?
政治領域:權錢交易、行賄受賄、買官賣官
經濟領域:走私販私、制假販假、偷稅漏稅
文化體育領域:盜版刊物、有償新聞、演員假唱、足球黑哨、運動員服興奮劑等
社會生活領域;為錢偷盜、敲詐勒索、殺人越貨
思考:③下面請同學們發揮主觀能動性,透過現象看看拜金主義的本質是什么?
。1)拜金主義的含義(板書)
拜金主義是一種金錢至上的思想道德觀念,認為金錢不僅萬能,而且是衡量一切行為的標準。
拜金主義是資產階級普遍奉行的道德準則和人生信條。
思考: ④拜金主義這種思想有什么危害?
人與人之間出現損人利己、勾心斗角、爾虞我詐,沒有國家、集體、他人的利益,最終導致全社會道德淪喪、物欲橫流、危害國家。
教師介紹:下面我給同學介紹一段出自《錢本草》的關于金錢的描述,希望對你有所啟迪。
(多媒體顯示)“錢,味甘,大熱,有毒,偏能駐顏采澤流潤,善療饑寒,解困餓之患,能利邦國,污賢達,罷清廉。貪婪者服之,以均貧為良;如不均平,則冷熱相激,令人霍亂。其藥,采無時,才至非禮則傷神。此既流行,能役神靈,通鬼氣。如積而不散,則有饑寒困厄之患至。若服之非理,則弱智傷神,切需忌之。”(收自《錢本草》)
由此,在金錢和人生價值的關系問題上,我們必須進行客觀的分析。那么,我們究竟應該樹立什么樣的金錢觀?
(2)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板書)
第一,應該承認金錢與人生有著密切關系(板書)
應該承認金錢與人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合法取得金錢,成為人生幸福的重要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物質保證,正如作家王朔講道:“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金錢也是萬萬不能的!
第二,還要看到獲得金錢的手段應該是正當的、合法的(板書)
獲取金錢的手段應該是正當的,合法的,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第三,更應看到金錢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不是人生價值的決定因素(板書)
人生的追求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少內容雖與金錢有關,但并非金錢的同義語。
。ǘ嗝襟w顯示)
感動中國XX年度人物獲獎者──叢飛
我叫叢飛,來自深圳,義工編碼是2478。能對社會有所奉獻,能對他人有所幫助,我感到很快樂。”無論走到哪里,無論站在哪個舞臺上,叢飛都是這樣亮出自己的“名片”。
36歲的叢飛,唯一的職務是深圳市義工聯藝術團團長,沒有薪水、只有愛心。作為一名職業歌手,叢飛以唱歌為生,但他又是一名五星級義工,XX年來他為社會進行公益演出3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達到3600多小時。作為一名著名歌手,叢飛的商演頻繁,本可以過上富裕生活,但他XX年來傾其所有,累計捐款捐物300多萬元,為貴州等地的貧困孩子提供學費和生活資助,他只有一個女兒,卻是178名貧困孩子的“代理爸爸”。
身患晚期胃癌的他曾經獲得深圳市團市委和市青少年事業發展基金會頒發的深圳市“鵬城青年愛心榮譽勛章”及“關心支持深圳市青少年事業發展突出貢獻獎”,優秀外地來深建設者、“五星級義工”。
教師小結: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了追求遠大的理想、實現壯麗的事業,放棄功名利祿,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實現了崇高的人生價值。
教師過渡:近些年來,少數青年學生在較為優越的家庭條件和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缺乏艱苦樸素精神,滋長了享樂主義傾向,甚至揮霍無度、腐化墮落、觸目驚心。
(多媒體顯示)
材料一:這些輪滑鞋中, 最貴的3000元一雙;周末逛專賣店是部分中學生的喜好。
材料二:某縣公安局成功摧毀了一個入室搶劫團伙。令人驚訝的是,被抓獲的搶劫團伙成員均是在校中學生,而他們侵害的對象也是在校的學生,其作案目的竟是為了還在飯店吃喝、網吧上網的欠債。
材料三:穿要穿名牌,喝要喝飲料,零食當飯吃,隨身帶手機……時下,這種中小學生比家里的老子還敢花錢的現象,在我們身邊并不稀罕。
思考:上述材料體現了什么樣的人生哲學?其實質是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歸納:以上現象說明,在人生價值觀問題上,還存在著另一誤區,享樂主義。
3、反對享樂主義(板書)
。1)享樂主義的含義(板書)
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于追求物質享樂。
。ǘ嗝襟w顯示)走近都市“傍老族”
到5月,小毛失業已經超過整整一年了。XX年高中畢業后,小毛打過幾個散工,卻因種種理由都放棄了。如今父母每天出門前會給他留下20元,他就靠這20元生活費,日日與麻將為伍。生活不寬裕,但他覺得過得很輕松,并樂此不疲。 “小毛們”已經形成一個不小的群體。 他們年輕,有一定學歷,卻處于失業或間歇性失業狀態,經濟上依賴父母,成為“傍老族”。
在國外,類似的一個群體被稱作“neet”──“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ning”,即既沒有正式工作,也沒有在學校里上學,更沒有去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必須依靠家人為生的青年人,他們的年齡一般在15歲到34歲。
思考并分析:請你談談對上述材料的看法?
學生討論(略)
。2)享樂主義的錯誤表現(板書)
享樂主義人生價值觀表現為過分看重人生的物質享樂,認為人生的目的和意義在于追求物質享樂。這種人生價值常常表現為無遠大理想,否認個人對社會的責任,主張及時享樂,講眼前“實惠”,甚至把追求個人快樂看作人生第一要義。
第一,它從人的自然本性出發,把吃喝玩樂作為人生的唯一目的和最大樂趣,把人與動物完全等同起來。
第二,它只講生活享受,不講財富創造,把享受與創造對立起來。
第三,它把一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礎上。
。3)享樂主義的危害性(板書)
享樂主義給人的危害,小到個人,它會導致一個人貪圖安逸,意志消沉,缺乏進取精神,一事無成。大到國家,它會導致社會停滯不前、腐敗沒落。“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最好的概括和總結。
(4)反對享樂主義并不是反對合理消費(板書)
我們批判享樂主義人生觀,并不等于反對人們追求適度的物質享受、要過苦行僧式的生活,相反,我們主張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加的條件下,努力提高城鄉居民的實際收入、消費水平和生活質量。
思考:當前我國提倡擴大消費,鼓勵大家旅游、買房、買車,這是不是享樂主義?
不是,這是國家擴大內需,開發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是正當的享受。
注意:享受與享樂主義有著本質的區別,我們反對享樂主義,但我們不反對正當的享受,人的合理消費是人成長過程所必需的條件,我們反對的是大手大腳、鋪張浪費,不顧條件的高消費現象。對青年學生來說。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斗、勇于創造的思想和作風,對個人健康成長以及實現人生價值都是十分有利的。
小結: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極大的腐蝕作用。我們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走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誤區。
所以,我們對待金錢的態度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課后作業:
結合金錢與人生價值的關系,建議學生針對本校學生在對待金錢方面的現象做一調查,來評價中學生金錢觀和價值觀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