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新角色(精選2篇)
承擔新角色 篇1
分課時課堂教學設計策劃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課
堂
教
學
宏
觀
設
計
教學內容
第二課 第三框 承擔新角色
教學重點
突出角色的變化
教學難點
突出角色的變化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讓學生適應角色轉變,勇敢承擔新角色能力方面: 轉變角色,培養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情感方面:培養主人翁意識,讓學生適應角色轉變,勇敢承擔新角色
學 情 分 析
按具體情況分析板書設計: 承擔新角色
課堂
教
學
微
觀
設 計
教學環節
所用時間
知 識 要 點
教師活動策劃
學生活動策劃
教師:幼年的我們被呵護,童年的我們盼望快快長大,少年的我們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在我們還沒來得及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學生”時,我們的父母、老師已經對我們有了更高的要求。接下來讓我們靜靜地思考一下,到底“中學生”和“小學生”有什么不同?
課
堂
教
學
微
觀
設
計
教學環節
所用時間
知 識 要 點
教師活動策劃
學生活動策劃
活動一:我們角色的變化 填寫表格(見教科書第16頁), 尤其是認真思考表格的第二部分:我心目中的中學生。 活動二: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 哪些是自己的分內事? 怎樣解決自己的分內事? 什么樣的事可以請教家長和老師? 活動三:做合格的中學生 (1)學生分組討論: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2)小組代表發言,上臺交流。在學生發言時,教師把學生發言的關鍵詞寫到黑板上。 總結:成為中學生,我們有了新的身份、新的角色、新的任務。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爭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讓學生在動靜結合的活動中體驗成長,體驗自己“今天與昨天”的不 同。 教師歸納 將教育目標最終落實到行為養成上。討論后,學生自由發言
承擔新角色 篇2
第二課:昨天與今天•新的規則 承擔新角色學案
【整體感知】
1. 制定校規校紀的目的是什么?
2. 作為一名中學 生,我們要面對各種新規則,該怎樣做?
3. 中學生與小學生的角色變化體現在哪些方面?
4.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學習任務】
1. 設計一個小游戲,并講明游戲的規則。比如:請兩名學生到黑板前畫圓形、方形,一個帶著畫圖工具,一個不帶任何畫圖工具。思考游戲蘊含的道理。
2.介紹“哈佛的校規”案例。(見教科書第15頁)
3. 討論:哈佛學院應不應該開除那位同學?為什么?
4. “哈佛的校規” 案例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5. 學生用大約5分鐘時間填寫表格(見教科書第16頁), 尤其是認真思考表格的第二部分:我心目中的中學生。
【盤點收獲】
1.“不 以規矩,不成方圓”,學校也一樣,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校規校紀,它約束和規范著每一 個師生員工的行為和習慣,指引著學校的發展方向和未來。
2.哈佛的校規給了我們深刻的啟發: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任何組織、任何團體,都必須有其必要的規矩,用以約束其成員 的行為。我們學校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目的就在于實現學校的教育教學目標,規范學校師生的行為,讓我們師生懂規矩、守紀律。
3. 校規校紀是為了維護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而定的,是我們能在和諧、有序的環境里正常地學習和生活的保證。作為中學生,我們應該:
4、中學生 與小學生的角色變化體現在:
【鞏固練習】
1.小學階段,當遇到問題時,我們馬上就想到了老師和家長。現在是中學生了,我們卻覺得不想再讓老師和父母管那么多了,想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 那么,在目前的生活中,哪些事要自己解決,哪些事是可以請教家長和老師的呢?
活動:可以自己解決的問題
請同學們討論下列問題:
• 哪些是自己的分內事?
• 怎樣解決自己的分內事?
• 什么樣的事可以請教家長和老師?
討論結束后,撰寫發言提綱。
2.進入 中學,我們的角色發生了變化,從一個小學生變成了中學生,那么什么樣的中學生才是合格的中學生呢?
制定一個大家都贊同的“合格中學生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