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錄 面積和面積單位
動腦筋爺爺:在座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原因是什么嗎?
生:因為小方塊的大小不一樣。
師:同樣一個長方形,測得的結果卻不一樣,就是因為小方塊的大小不一樣,也就是標準沒有統一。如果我們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那么,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就會造成很多矛盾。比如:國家要在黃山造一個大賓館,需要測量一塊地面的大小,如果上海、北京的工程師以及外國專家他們測量地面用的方塊大小都不一樣,那結果怎樣?(不一樣)結果不一樣,圖紙沒法畫,房子也造不出來,那可就麻煩了。那么,怎樣才能使上海的、北京的、外國的專家測量的結果都一樣呢?
生:必須用同樣大小的方塊去量。
4.引進面積單位。
師:說得很好。必須用同樣大小的方塊作為標準去測量。這樣,結果才能一樣。才能使一個確定的圖形或地面有一個確定的面積。那么,到底用多大的方塊作為標準呢?這個標準,不是上海人,不是北京人定的,也不是哪一個國家定的,而是國際上已經給我們規定好的。這種國際上規定的統一大小的方塊,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面積單位”。[板書:面積單位]
5.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
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幾個?請同學們看教科書第119頁的下面。[板書:平方厘米這平方分米平方米]
(1)認識1平方厘米。
出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請同學們用尺量出它的邊長,然后讓學生齊讀第120頁上: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讓學生拿出學具袋中的6cm2的長方形,讓他們用1cm2的小方塊往上鋪,實際測量指定圖形的大小。
師:長方形的面積有多大?(6cm2)為什么說是6cm2?
生:因為鋪了6個1cm2的小方塊。
師:也就是說:一個圖形中含有幾個1cm2的小方塊,它的面積就是幾平方厘米。
(2)認識1平方分米。
師:如果我們拿1cm2的小方塊去測量課桌的桌面有多大,那你們覺得怎樣?[讓學生說出很麻煩,費時間等]
生甲:太麻煩。
生乙:太浪費時間。
師:怎么辦呢?
學生立即拿出1dm2的正方形,告訴老師,可用這個鋪。
出示1dm2的小方塊,讓學生量一量它的邊長是幾分米。
再讀結語。
接著讓學生用1dm2的正方形實際測量課桌面的大小。[在學生數桌面上擺了多少個1dm2的正方形時,注意引導用每排的個數乘以排數]
(3)認識1平方米。
師:如果想測量我們教室的地面有多大,給你們這三種方塊[指1cm2,1dm2,1m2三個單位的實際大小的方塊]作為標準去量,你選擇哪一種?為什么?
生:用那個最大的去量,因為地面比較大,用那個節省時間。
(三)鞏固練習
做一做:教科書第121頁第2題。
學生回答后,教師拎出其中的3個作為參照,即1cm2與學生的大拇指的指甲面差不多;1dm2與老師的手掌面差不多;1m2與家里的大方桌桌面差不多。
師:下面,我們再聽聽錄音機里的彬彬和小青讓我們干什么。
錄音內容:
彬彬:小青。
小青:哎。
彬彬:咱們出幾道題考考同學們好嗎?
小青:好哇,不過怎么考法呢?
彬彬:是呀,怎么考法呢?哎,有了,每道題你說一遍,我說一遍,說完以后,請同學們選擇一個適當的面積單位。選哪個,就拿出相應的正方形。[如果選擇平方米,就指一指黑板上出示的1m2的正方形]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了。
邊長是1cm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 )。
我家大方桌的桌面約是1( )。
課本的封面約是2( )。
亮亮大拇指的指甲面約是1( )。
我家房間的地面約是14( )。
老師的手掌面約是1( )。
(四)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什么叫面積和常用的三個面積單位的名稱以及它們的實際大小,學會了用面積單位實際測量指定的面積,并且知道了要根據所要測量的面積的大小選擇相應的面積單位。如果我們想測量我們的祖國有多大,用平方米作單位,那又太小了,因為我們的祖國很大,必須用比平方米大的面積單位。那么,比平方米大的面積單位是什么呢?今后我們還要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