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教學需要情景
新課程標準關于計算教學明確指出:計算應使學生經歷從現實生活中抽象數和簡單的數量關系,在具體的情景中理解,并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應避免繁雜的運算,避免將運算與應用割裂開來。在教學中,我也深刻體會到,只讓學生單純地做計算題,學生不易產生興趣,而且也容易出錯。只有在現實的情景中學生才會感到計算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因此,在教學“一個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二)”時,我并不是只出示計算題讓學生來做,而是根據書上的內容,出示人造地球衛星圍繞地球的圖片,再告訴學生: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周要用114分鐘。你會提出什么問題?有的學生說:繞地球48周需要多少分鐘?有的學生說:繞地球56周需要多少分鐘?……,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讓他們來計算,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計算起來有興趣,認真。小學數學書上有大量的計算教學,如何讓計算教學充滿活力,我想,創設有價值的情景可以彌補以前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