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過年
【教學目的】
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過春節的一些習俗,感受過年的熱鬧氣氛,體會過年人與人之間互相祝福、互相問候的美好感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合作精神。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欣賞《春節序曲》。
導入語:大紅燈籠高高掛,對對春聯門上貼,福到福到財神到,家家戶戶放鞭炮。
同學們,過年了,你們高興嗎?讓我們一起懷著高興的心情來欣賞《春節序曲》吧!
二、 聯系實際,交流過年的趣事感想。
1.小組交流:你家是怎么過年的?過年時有什么讓你高興、讓你難忘、讓你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嗎?
2.師生互動,交流上述問題。
三、 表達創作,布置過新年的歡樂場面。
1.分組合作,布置過新年的歡樂場面。(掛燈籠,貼福字,貼春聯,貼財神等)
2.師生交流有關春節習俗的小常識。如"福"字為什么倒貼,春聯該怎么貼?窗花、財神有什么象征意義。
四、 情境表演,體會過年的快樂氣氛。
1.分組合作,選題討論該怎么表演。
2.分組上臺表演。
(1)一家人一起吃團年飯。
(2)小伙伴們一起去敬老院爺爺奶奶拜年。
(3)小朋友們一起放煙花爆竹。
(4)一家人一起看春節晚會。
五、知識拓展,了解少數民族的春節習俗。
1.看錄象:傣族的潑水節。
2.教師介紹:傣族的春節習俗:傣歷年-----潑水節。
3.學生討論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過年的習俗呢?
4.小結:我們可以通過查閱書報資料、上網查尋、咨詢他人等方式獲得豐富的知識。
六、 激發情感,贈送新年禮物。
1.教師表演:我整備了一份新年禮物(出示中國結),想送給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你知道中國結代表了什么意思嗎?
2.你有什么話想讓我捎給中國臺灣的小伙伴嗎?
3.你整備了是什么新年禮物?想送給誰呢?有什么祝福的話要說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4.互贈新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