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教版一年級品德與生活下冊教案
2.知道這些用品不被愛惜的后果,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和愛護這些用品。
教學準備:
1. 日常生活用品的圖片、公共物品的圖片。
2. 小木板、木條、大白紙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語
1. 天天陪伴我的“好朋友”——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
2. 聽錄音《小主人,請聽我們說》。
小毛巾、牙膏、紙巾、鞋子訴說自己的主人小華不愛惜自己的行為。
3. 討論。
小華做得對嗎?你想怎么幫他呢?
4. 辯一辯
小華媽媽該不該給小華買新鞋呢?
應該買的理由是什么?不該買的理由是什么?
5. 說一說,愛惜物品的好處。
6. 觀察并判斷。
觀察課文中的四幅圖,判斷誰的主人真正愛惜學習用品?說明理由。
7. 比一比,評一評:誰是愛心小主人。
(1) 愛惜物品的表現:小心使用、不浪費、認真保管、不嫌棄舊的物品。
(2) 整理書包比賽。
(3) 比比誰的東西擺放整齊、學習用具保管好、書干凈完好。
對照自己的表現,填寫課本中的星級評比表。
(4) 確定自己的愛心等級,得四顆星者為愛心小主人。
活動二 愛心小伙伴
1.向同學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件物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愛惜它的。
2.小調查。
如果別人借你的物品,你愿意嗎?請做出選擇:
(1) 不愿意,怕別人弄壞、弄丟。
(2) 愿意借,但囑咐別人小心。
(3) 愿意借,弄壞、弄丟了再買。
(4) 畫一畫我的心情。
如果別人弄壞、弄丟自己的物品,自己的心情會怎樣呢?
3.想一想:應怎樣對待別人借給你的物品呢?
4.說一說:自己借別人的物品是怎樣做的。
5.評一評,愛心小伙伴。
自己評、同學評。
活動三 愛護公物行動
1. 圖片展示,認一認。
(1) 展示個人用品、公共用品的部分圖片。
(2) 說一說:哪些物品是大家共用,不屬于個人的。
(3) 教師歸納公共物品的含義。
(4) 想一想:我們生活周圍有哪些公共物品呢?
2. 分組討論,自己上學途中的公共物品損壞情況。
(1) 這些公共物品損壞了,會給我們帶來哪些不便呢?
(2) 怎樣使公共物品用得更長時間呢?
3. 分組調查。
(1) 找一找,校園里、教室里公共物品被損壞的狀況。
(2) 看一看,自己上學土中的公共物品被損壞情況。
(3) 查一查,自己家所在住宅區的公共物品被損壞情況。
4. 愛心行動。
(1) 分組制作“愛護公物”告示牌。
(2) 制止同學中不愛護公物的行為。
5. 評一評愛護公物小明星。
5、我們手牽手
一、教學目標:
體會關愛他人的情感,了解幫助他人的基本方法,愛護方便老人和殘疾人的設施和標志。
二、 教學過程
活動準備
1、 學生準備自己擅長的小制作原材料。
2、 殘疾人專用的設施的圖片資料
活動一 當我遇到困難時
1、 與同桌交流自己遇到的困難,并說自己的心情。
2、 說別人對自己的幫助和當時的心情。
3、 教師小結: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遇到困難時需要別人的幫助。
活動二、你幫我、我幫你
1、 情景表演:需要幫助的人們
2、 愛心行動:誰來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