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上冊全冊教案 《我的一家》
活動二家人稱呼牢記心
1.課件先出示一棵樹從小樹苗到成長為大樹的視頻,接著在黑板上出示一組家族分支圖,讓學生觀察并進行類比。
師:同學們,從這兩組視頻里,你看到了什么?聯想到了什么?
師:我們每個人除了父母以外,還有許多的親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家子。注意看看里面都有誰?(課件播放學生錄像)
師:的確,我們每一個人除了有何爸爸媽媽組成的小家外,還有一個非常龐大的家族,在這個家族里,每一個成員都是我們的親人,這些愛我們的親人們組成了一個大家庭。那么,你的大家庭里有哪些成員呢?你了解多少?能給大家說說嗎?
2.請學生自由介紹(有爸爸媽媽、姥爺、小姨、叔叔...)
3.講解家人之間關系名稱。
師:喲,同學們知道的稱呼課真不少,那這些親人到底和我們是什么關系呢?
(生在回答的時候,教師將家族表貼于黑板上,將學生的答案一一對應貼在空
3.鞏固練習:
師:看來大家對你的家人非常了解,讓我們看看誰能回答這些問題。(課件播放兒歌《家族歌》),生齊答
4.游戲:對號入座
師介紹游戲規則:請幾位同學手里分別拿著“爸爸的爸爸”、“媽媽的妹妹”“媽媽的媽媽”等牌子,再將印有稱呼的牌子發給另外的同學,播放《可愛的家》后,游戲開始,看看學生們是否能將稱呼與對應的關系找到。
(此游戲也可將稱呼與關系的兩組牌子進行對換,可反復多次,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游戲中來。)
小結:看來,這家人之間的稱呼也是一門學問。通過同學們的介紹,我們了解到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家,家里都有愛我們和我們愛的家人,并且我們還了解到每位家人都有著不同的稱呼。那么,在每個大家庭中肯定有著不同的故事,有歡樂,可能也會有煩惱,這個啊,咱們留著下節課再來接著聊。
【設計意圖:如今的孩子們都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里,由于一些客觀原因,孩子們和親人之間的交流甚少,所以,他們對于親人之間的稱呼是模糊的。中國的傳統是非常講究禮儀的,親人之間的交流肯定少不了相互的稱呼,因此,這方面的教學是很必要的。但是,如果只是按單純的論資排輩的方式來學習,必定是枯燥的,收效必然甚小。在這里我利用兩段視頻來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再配合《家族歌》和“對號入座”的游戲讓學生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進一步鞏固,這樣的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學習起來自然是主動并積極的。】
板書設計
我的一家
(課本p3頁的家族關系圖)
第二課時我家的故事
活動一 聊聊咱們的家里事
1. 講述家人小時候的故事。
師: 家里的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性格、喜好,生活在一起就會發生許多故事。
你們了解家里人嗎?了解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故事嗎?請拿出你們的家庭調查表,匯報一下你在調查中印象最深刻、最感興趣的事。
學生匯報交流。
師:通過調查,我們對爸爸媽媽有了更多的了解,相信你們會更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更愛自己的家。
師:學生說一說通過這幾組照片的對比,你有什么發現?
(請幾名搜集了父母小時候的照片和自己小時候的照片的同學將其照片貼在黑板上。)
師:父母小時候的生活和我們現在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學生可以從衣、食、住、行幾個方面來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