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想當升旗手
第3課【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國旗,知道升國旗時的行為規范。
2、行為與習慣:養成“升國旗、奏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員行隊禮”的行為習慣。
3、情感與態度:通過對升國旗場景的感受、升國旗時規范行為的辨析及做國旗的實踐,培養學生對國旗的認知和尊敬、熱愛國旗的情感。
【學情分析】
“尊重國旗、熱愛國旗”的情感,對一年級剛入學的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和陌生的。需要從生活中的升旗情景入手,引發學生對生活中已有經驗的回顧,調動他們的已有情感,走進學生的生活。《課程標準》強調“實踐是本學科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一些活動,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天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把道德認識應用到實際中去消化、理解、提高,成為他們的自覺行為,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活動設計】
一、 導入:
教師和學生談話導入:小朋友,你們已經開始快樂的學習生活了,每當星期一你來到學校,全校都要舉行重大的活動,你知道是什么活動呢?
升國旗的場面怎么樣?
揭示板書課題:我也想當升旗手
二、活動一:觀看錄像,初步感受升國旗的場景
1.觀看天安門廣場升國旗錄像片段。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你還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升國旗儀式?”
三、活動二:討論辨析,明確升國旗時的行為要求
1.觀看學校升國旗儀式的錄像。看后引導學生聯系自己親身參加升國旗儀式的體驗,討論交流:
(1)參加升國旗儀式的老師和學生是什么樣子?大家是什么樣的心情?
(2)你想當升旗手嗎?怎樣才能當上升旗手?
2.出示升國旗時“四周張望”、“遲到”的圖片,讓學生找一找在這次升旗儀式中,哪些同學做得好,你要向他學習什么?哪些同學做得不好,你要請他改正什么?
3.表揚本班在升國旗時表現好的同學,給他們戴上紅花,夸獎他們是尊敬國旗、熱愛祖國的好孩子。
四、活動三:動手操作,了解國旗圖案的含義
1.將做好的小國旗發給學生觀察,認識國旗的形狀、顏色、五角星的大小和位置,說說自己平常在哪些場所見到掛著國旗。
2.給國旗涂顏色,讓學生了解鮮紅的國旗和黃色五角星象征的含義。
3.在教師的指導下,和小組成員合作,動手做國旗。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解、制作了國旗,我們在升旗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老師希望每一個熱愛祖國的同學都來爭做一名光榮的升旗手。
六、課后延伸:
如果教學時間充足,可以讓學生認識國徽。
【板書設計】
3.我也想當升旗手
國旗
五星紅旗
升旗 立正敬禮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