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環境和我們》復習提綱
8.7、每年的5月22日被稱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二、問答:
1.1、調查校園中的動植物要注意些什么?
答:①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動物要帶上小鏟和放大鏡②我們還可以從腳印、糞便、毛等蹤跡推知躲藏起來的動物。經常飛來的鳥也應該記下來。③不要采摘植物和傷害動物。④要注意自身安全。
2.1、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珍稀生物?
答:動物有:楊子鱷、藏羚羊、大熊貓、白鰭豚、植物有:珙桐。
3.1、你知道哪些常見的植物?
答:水果類植物:蘋果、梨、桃、桔子等。干果類植物:核桃、花椒、茴香、豆角等。糧食類作物:小麥、玉米、高梁、水稻、谷子等。藥用類植物:人參、羅漢果、麻黃等。經濟類作物:棉花、綠豆、花生、黃豆、油菜等。蔬菜類植物:白菜、茄子、西紅柿、辣椒、冬瓜等。觀賞類植物:月季、牡丹、風仙花、杜鵑花等。
3.2、我們一共找到多少種分類的方法?
答: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植物分為不同的類別。常用的分類方法如: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開花植物和不開花植物。
3.3、請舉出向種開花植物,說說它們的身體由哪幾部分組成?
答:如風仙花、桃樹等。開花植物的身體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個部分組成。
4.1、我們有多少種方法對動物分類?
答:可以根據在陸地上生活還是在水中生活分為:陸生動物、水生動物和兩棲動物;可以根據有無脊椎分為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根據動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可分為昆蟲類、魚類、鳥類、哺乳動物等。
6.1、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形態結構上有什么不同?
答:水生植物的根系退化細小,而陸生植物的根系發達。
6.2、舉例說明幾種植物的形態結構對本身有什么意義?
答:①梧桐樹寬大的葉子,能充分進行光合作用,滿足快速生長的需要;②松樹的葉為針形,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有利于保持身體水分;③馬齒莧肥厚的莖、葉,便于儲藏水分、防止干旱;這些形態結構與生活環境相適應。
6.3、舉例說明幾種生物的形態結構對本身有什么意義?
答:①金魚的的身體呈紡錘形,游泳時可以減少水對它的阻力;身體上的魚鰭、鰓都是與水生活相適應的;②鴿子身體上長有翅膀、羽毛,骨骼中空都是與空中飛行生活相適應的;③貓的腳有肉墊,在地上跑時發出的聲音較小,不易被捕食對像發現。④鴨子的腳上有蹼,可以用來劃水,適宜在水中生活;⑤蒼耳種子上有刺,容易被動物攜帶傳播種子;⑥蒲公英種子上有毛,容易隨風飄移,傳播種子。
7.1、是什么決定著地球生物的命運?
答: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改變著生物。
7.2、舉例說明適者生存的道理?
答:綠色青蛙因為有好的偽裝而生存下來了,而其他顏色的青蛙因為過于顯眼而被獵食者吃掉了。
8.1、如果缺少了生物的多樣性,人類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的呢?
答:生物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也是維護地球環境的重要資源,如果缺少了生物的多樣性,人類的生活將無法維持。
8.2、植物為人類做出了什么?
答:①提供了人類的食物;②供人類欣賞;③提供給人類做藥材;④人類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和學習用品;⑤可以凈化空氣;⑥提供給動物做食物;
8.3、動物為人類做出了什么?
答:①提供食物;②提供衣服,如兔、蠶、羊等;③提供藥品,如鹿、穿山甲等;④供人類騎乘,如馬、駱駝等;⑤供人類觀賞,如動物園中的動物;⑥人類可以用動物身上的東西做成生活用品,如鯉魚皮包、像牙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