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力》復習課的課后反思
生H:老師剛才用抓住黑板擦用力擦黑板,是*摩擦力擦去字跡的,如果你只是用力壓住,但不讓它在黑板上滑動,字就擦不去。所以還要讓物體相對運動。
師:哦,看來,還必須讓物體之間相對運動起來才有摩擦。不運動就沒有摩擦對嗎?
生:不對,拉桌子,沒有拉動,桌子與地面之間也有摩擦,是靜摩擦
師:好,我們可以把產生摩擦的所有條件都列出來了。
板書:……
師:仔細回顧老師剛才出的題,其中還蘊含什么道理呢?
學生討論……
生:老師用攤開的紙去擦黑板,擦不干凈,用粉筆擦卻能擦干凈,這表明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老師開始輕輕地擦,不干凈,后來重重地擦,就干凈了,這表明摩擦力還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師:非常好!像這種一個物理量同時與幾個物理量相關的時候,我們想分別研究它與其中每個量的關系,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
生:控制變量法!
……
在這一節課中,絕大部分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了討論與思考,他們的觀察能力得到了一次考察也得到了加強和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強。尤其重要的是,使他們更加意識到生活中的物理無處不在, 在教育學生觀察和思考生活實踐中所包含的科學知識與道理方面產生了較深的影響。學生和老師都在一種極其愉快和興奮的狀態中經歷了這堂復習課的教與學。這堂課總體來說是很成功的,但仔細思考后覺得也有一些不足,有些學生的觀察能力尚不夠強,他們不善于抓住一些要害和細節,不少環節只是在同學們說出來之后,*一些模糊的印象來支持。不過話說回來,這也不失為一次觀察能力的訓練。
我想,如果老師對一堂課的設計能令老師自己都興奮起來,又何嘗擔心學生不興奮、不興趣呢?那樣的課學生又怎會感到“厭”呢?真希望老師能不厭教,設法優化每一次的課堂教學,從而使學生不厭學,至少能使厭學的學生大大減少!